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颜老师:最近,我知道班里一位同学经常在背后说我坏话。我没有得罪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十分生气,真想找他理论一番。这两天,我总忍不住想这件事,还想报复一下。您说行吗?兴华兴华同学:得知有人在背后说你坏话,你很生气,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认为在背后说别人坏话非常不好。可是,中国有一句俗话:"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背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要求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习作指导老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你可能都记得一清二楚。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熟悉的一个人,让大家也认识认识他吧!小丫:好啊!我熟悉的人可多了,坚强乐观的邻居,拾金不昧  相似文献   

3.
再怎么力求客观,历史的记录者们也很难摆脱价值取向的影子,尤其是在面向未来的时候。 “你说将来中国最牛的公司,会不会就是IBM中国这样的公司?”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刘韧终于忍不住问自己身边的同事。 “你说呢?” “也许……是吧。”他的回答有些迟疑,不知道是不肯定还是不情愿。 在这迟疑的背后,潜藏着大多数中国人一个共同的疑惑:我们会不会让、该不该让  相似文献   

4.
开场白三年前的一天,偶然与一位老同志谈论杂志的选题。他说:“谈到知识,有个题目值得一写。现在有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英语的来龙去脉。如能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读者是会欢迎的。”我说:“题目虽好,可惜没有人写。”他向我瞥了一眼说:“你写。”“我毫无把握。”“可以试试嘛。”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5.
哥迷fans聊吧     
1 张震环:我的字写的不好,因此每次做作业,老师都会说:“你写的字都不如狗爬得好!”这让我对写好字一点信心都没有。 2 赵秋婷:我做错了事,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我,一点面子都不给,只要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何必让人这样难堪。  相似文献   

6.
《少儿科技》2008,(6):41-41
我想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会那么差吧!为什么别人总是误以为我的话是讽刺人的呢?一次,本班才子李××写了一篇作文,想让我帮他修改一下。我一看,他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张口就说:"天才写出的文章就是不一般啊,佩服佩服!"  相似文献   

7.
正徐清华把作文草稿本拿出来,拍了又拍,问同桌盛小林:"你知道不知道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作文?"盛小林把语文书打开,指着上面的习作要求,说:"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徐清华敲他的脑袋:"这篇作文上个星期已经写过了,难道你忘啦?"盛小林摸摸下巴,想了想,说:"写过了吗?好像是吧。"  相似文献   

8.
赵萌 《世界博览》2013,(14):30-31
图片里穿着随意、神情悠闲的人叫戴强,是我们这次策划香港封面故事1个月来,走访的众多普通香港人中的一位。采访他的那天,我们特意趁午饭前赶到他的茶餐厅,想在闲暇中和他聊聊他的“香港故事”。即使采访过去几天后,我的脑海里还萦绕着他问我的那句话:你知道日昌吗,老板也是香港人,我跟他很熟!  相似文献   

9.
偶然听说,在今年南亚学会年会上当选的一名老顾问竟是50年前诗翁泰戈尔的学生。我很惊讶,倒不是因为我崇拜泰戈尔的诗,而是觉得为什么过去从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难得的人物。出于记者好奇的职业特性,我找到了他,第一个发现是: 他是个“内参人物”人们称中国那些受到种种不平待遇、后经记者写了“内参”呈到中国领导人手中、经领导人干预才受到公正处理的人为“内参人物”。魏风江便是这样的人物。说魏老在“文革”中受到了多少非难,倒并不令人吃惊,但若说他在30年代为中印人民交流而奔波的经历以及他所了解的印度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情况50年后才被人着重提起,却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记者手记:一听说要采访广东省农科院的莫棣华副院长,我们就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莫院长这个人有几“多”,成绩多、奖励多、荣誉多、接受的采访也多。要写好一个有着如许多光环的人,颇具难度。怎么办?——苦思之后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干脆,我们先偷偷“暗访”一些熟悉莫院长的人,然后再去采访莫院长本人,看看莫院长对自己的认识与他的同事们对他的认识是否相符。于是,我们出发了……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一位哲学家,经常有人找他解疑释惑。一天,三名年轻人结伴来找这位哲学家,疑惑地说:"我们三人有同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没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我们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能描述同伴的缺点吗?"哲学家问。年轻人甲指着年轻人乙,对哲学家说:"他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在他持有错误的观点或打  相似文献   

12.
3(上接6期)“长大,就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梦的破灭吧!”游小吉老气横秋地对我和蔚说。我们三人背着书包,东摇西荡地走在放学路上。“哎!”飞猪骑车追上我们,他停在我们面前,左脚支在地上。“我看见你们三个人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地走啊走……”飞猪嬉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骑车赶路。我看见他身上的运动校服被风吹得鼓鼓的。蔚嘿嘿地笑,我不明白她在笑什么。“飞猪说他这几天在看两本书,一本叫《晃晃悠悠》,还有一本叫《支离破碎》。”蔚抿嘴告诉我们。“什么书啊?好看吗?”我对好看的书一贯有点好奇。“不知道,大概是小说吧。飞猪说写大…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问题,我们谈别人似已很多,而谈我们自己,却每每有所顾虑。我想,我们应该听听有过出洋留学经历的人的体会。于是我来到他面前。应该先说说他——陈老板在他周围工作的人,无论年龄长幼、资历深浅,都叫他“老板”。对于我,他是个新鲜人物——刚刚从大西洋彼岸回来,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个生物实验中心的头儿。单是“老板”称呼,就令人联想很多。他,急匆匆地,无论是说还是走。这开始很令我不安。最后,我庆幸自己还是和他坐到了一间稍稍离开他实验室的屋子里。“你先别说,先听我说。”他频频用手势制止我的提  相似文献   

14.
“听说中国缺电?我们这儿电多,国家鼓励大家用电,”这是采访中一位西德朋友对我们讲的一句话(我是随《经济日报》代表团应赛德尔基金会和联邦科学技术研究部的邀请,对西德进行为期10天访问的)。确实,西德作为发达国家1984年发电量3949亿度,和我国差不多,但人均用电为我国的15倍,达6500度。充裕的电力供应,不仅使经济发展,而且丰富了生活的内容和色彩。西德人提起这些来颇有些骄傲。但是,说起来西德的电来之不易,因为西德有自己的弱点:水力资源有限,石油短缺,70年代国际市场上油价又暴涨。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中学的文章阅读指导,有些人似乎要提出一个"文无至解"的观点了. 有人说: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再去读,只是去揣摩作者罢了,你这样揣摩好像有理,我那样揣摩难道就没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6.
游乐园     
曹雪芹不仅是文学巨匠,相传他还是个烹调好手。一天,他邀请好友郭敏和叔度到他家做客,笑呵呵地问两人:“你们二位喜欢吃什么菜?” 曹雪芹请客 郭敏张口就说:“你就来个‘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均可尝’吧!” 曹雪芹点了点头,转身又问叔度:“你想吃什么呢?”叔度慢条斯理地说:“听说你做的‘有根没有颈,有气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没脚千里行’拿手得很,就把这道菜做一盘让我们尝尝吧。” 曹雪芹连忙说道:“好好好!我照你们说的去做就是了!” 工夫不大,两盘佳肴端上了桌,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于是三人围坐桌边,畅饮起…  相似文献   

17.
秘密投票     
电话铃响了,屏幕上是佐藤先生,世界政府未来部部长: “世界政府想请您去采访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会议,在海南岛的三亚市。世界政府不派任何人参加,只有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莎迪娜陪您采访。”他补充道:“令郎司马林是与会的21名代表之一,还有一位您的熟人:科学界元老奥德林先生。” 这句话足以使我了解会议的重要。奥德林生前是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很多弟子(包括我儿子)已是当今的科学泰斗。他10年前去世,但宝贵的头颅作了“永生”处理,这是他第一次复活。 七岁的孙子小勇笑嘻嘻地说:“佐藤伯伯,让我也去吧。” 我喝道:“不许胡闹!” …  相似文献   

18.
第一堂课: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在护理学校学习时,一天,老师忽然在课堂上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我很轻松地答完了大部分考题,但看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想老师可能是在和我们开玩笑,那道题是这样写的:“我们学校清洁女工的名字是什么?”我曾多次看见过那位女工,也能描述出她的模样,但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呢?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后来老师对我们说:“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人。每个人对你们都很重要,他们值得你们去关心,哪怕只是向他们微笑一下或问声好。这就是我出这道题要告诉你们的。  相似文献   

19.
顿悟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询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顿悟’。”樵夫心想:我现在就缺少‘顿悟’呀!把它捉回去算了!这时,“顿悟”说:“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大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趁它不在意的时候捉住它!结果“顿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的时候将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顿悟”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顿悟”发…  相似文献   

20.
走近霍金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一种老朋友,你对他非常熟悉,但他可能不认识你。霍金就是我的这种老朋友。在1995年我到英国工作之前,我最想写的两个英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另一个就是“活着的爱因斯坦”霍金。幸运的是,这两位大师都成了我笔下的主人公。我第一次见霍金是在1995年的英国剑桥,后来在英国多种场合见过他,也很近距离地接触过。因为在英国,我这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比较显眼,因而从他的表情中,似乎看得出他对我这个外国人很感兴趣。但他无法表达,我也无法验证。今年8月,霍金再次访华,我们又做了近距离接触,当我在北京向他提起这些往事时,他用微笑和眨眼表示问候,并抽出时间让我到他的休息室见他并合影留念。当我告诉他中国读者很喜欢读我写的有关他的一些文章时,他用微笑表示感谢。7年了,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我都挂念着霍金这位“老朋友”,为他的健康担心,为他的新成就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