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分组码为子码构成的分组Turbo码(BTC),相比传统卷积Turbo码具有收敛速度快等优点。研究了分组Turbo码的译码算法及其简化修正算法,并对它们在802.16a多载波OFDM系统中做了性能仿真和分析。验证了分组Turbo码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达到较好的性能,简化修正算法可以大大降低算法复杂度,且性能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分组码为子码构成的分组Turbo码(BTC),相比传统卷积Turbo码具有收敛速度快等优点。研究了分NTurbo码的译码算法及其简化修正算法,并对它们在802.16a多载波OFDM系统中做了性能仿真和分析。验证了分组Turbo码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达到较好的性能,简化修正算法可以大大降低算法复杂度,且性能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3.
1993年提出的Turbo码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引起编码界的关注.最近所提出的TPC(Turbo ProductCode)是Turbo码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分组纠错码,具有良好的性能.分析和讨论了TPC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的性能,并对Pyndiah提出的基于契斯算法的TPC译码算法作了分析和改进;详细讨论了多个参数对TPC性能的影响,比如,迭代次数、量化比特数、最不可信码元位置数等;提出了一种试探序列生成方法.这种生成方法可以使译码计算量减少近一半,而不影响硬判决能力,译码系统的整体性能也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分别介绍了二进制Turbo码和非二进制Turbo码的编码器原理和译码器原理,重点研究了影响编码器性能的因素和MAP迭代译码算法,并对非二进制Turbo码的MAP算法做了相应的修改.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下,非二进制Turbo码的误比特率性能比二进制Turbo码的误比特率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基于分组码的面向分组的Turbo码的编译码技术,包括编码结构、交织方式和MAP译码算法,并对基于分组的Turbo码性能进行了模拟比较,探讨了不同交织方式、不同交织长度和不同子码对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urbo码和LDPC码都可以实现接近Shannon理论极限的性能,Turbo码由于成员RSC码所固有的移位寄存器特性使得其编码较为容易实现,而对于接近Shannon容量的LDPC码,则需要大量的矩阵乘法运算才能完成信息的编码,电路实现较为复杂,另一方面,采用和积算法的LDPC码的译码过程则比采用BCJR算法(及其简化形式)的Turbo译码更加容易实现,且计算复杂度更低,将Turbo编码与LDPC码的译码相结合,对Turbo采用基于其因子图表示的和积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Turbo码的译码复杂度,并对交织器的设计及成员码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Turbo码译码中的BCJR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CJR算法是在Turbo码的译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算法.对BCJR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简要讨论了其在Turbo码译码中的一些实现问题.实践及理论研究证明,BCJR算法对于Turbo码译码性能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Turbo码在瑞利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信道模型,给出与这些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方法.然后针对充分交织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对Turbo码的译码算法Log—MAP进行修正,并进一步对影响Turbo码性能的主要参数:迭代次数、交织器长度、编码效率、分量编码器结构进行仿真与分析,得出的仿真结果可以指导实际无线信道中设计合理的通信Turbo码。  相似文献   

9.
本书介绍了Turbo码在不同应用(并行卷积Turbo码、分组Turbo码)中的基础知识。作者通过一些将数据传输和存储作为主要优化因素的系统设计方法,展示了如何用Turbo码实现提升吞吐量、延迟和能量消耗方面的性能。这些方法和结果可以使Turbo码成为传统卷积码和代数码的替代者。书的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并行卷积Turbo码的ASIC数据流实现。  相似文献   

10.
Turbo码译码中的BCJR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CJR算法是在Turbo码的译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算法。对BCJR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简要讨论了其在Turbo码译码中的一些实现问题。实践及理论研究证明,BCJR算法对于Turbo码译码性能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