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介绍目前通信技术中几种先进的宽带接入技术基础上,这些技术包括基于现有铜缆的接入技术XDSL、光接入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光纤铜轴混合网HFC等,对这几种技术进行了比较。文中重点讨论了光纤铜轴混合网HFC及其实现数据通信的关键技术和HFC作为高速数据接入的应用,并利用HFC实现数据通信的重要方式,逐渐形成一个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网。  相似文献   

2.
接入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用户与业务提供者之间的如何搭建现代化通信桥梁的问题,研究了国际电信联盟关于接入网框架建议的相关内容和接入网的主要特征业务、信令的透明传送,接入类型及业务的特性,网络管理的独立性.利用分析推演法探讨了V5接口的使用给网络营运商和用户带来了安全性好、成本低和综合业务的便利.形成了DLC光纤接入、PON光纤接入以及无线接入等系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QOS、宽带特性和网络管理的安全.接入网技术,更适合应用到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中去.  相似文献   

3.
张曜 《科技资讯》2011,(26):20-20
无线局域网络以其接入便利、使用高效得到迅速普及,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途径。随着接入点数量的剧增及接入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一种全新的基于光纤的无线分布系统WFDS接入模式应运而生,该组网方式的灵活、可靠、便捷、高效与长距离传输等内涵优势令其开创了无线网络的全新发展格局。本文依据WFDS技术展开了对WLAN光纤接入模式的探讨,并提出了系统组成及布置方案,对完善建立统一的接入模式及管理平台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素钰  刘春玫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35-135,140
长期以来接入网始终是电信网领域中技术变化最慢、耗资最大、成本最敏感、运行环境最恶劣的老大难领域。制约接入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接入的经济性,这与用户的业务需求用户密度、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接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相关。针对不同情况出现了多种接入技术,诸如基于双绞线的xDSL技术,基于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CableModem技术基于5类线LAN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全光接入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蒋熹 《科技资讯》2008,(31):39-39
在宽带网建设中,除了增加骨干网传输通路的带宽、网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及路由器速度以外,主要是缓解用户接入网瓶颈。目前,宽带用户接入技术主要有高速数字环路(xDSL)、光纤接入方式、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和宽带无线接入网(如MMDS和LMDS)等手段。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接入手段。本文将重点探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该文首先介绍了xDSL、FITL、HFC和无线接入等宽带接入网技术,然后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接入方式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7.
邹议光纤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曜 《科技资讯》2011,(27):14-14
本文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内涵特点与基本构成方式,展开了对光纤接入技术特征与环路结构等的探讨,对发展行业主流,完善光纤接入网络建设,构建真正的全光网时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线接入和光纤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目前无线-光混合接入技术和光纤无线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每种研究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同时,提出了基于用户端上变频技术的无线-光混合接入方案,从而为无线-光混合接入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伟 《科技信息》2009,(33):I0071-I0071,I0065
混合光纤同轴网(Hybrid Fiber Coax简称HFC)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技术和同轴电缆技术、射频技术的宽带用户接入网络。HFC网是以现有的CATV网为基础开发的一种同轴电缆/光纤混合网,可以提供图像、语音、数据和其它交互性业务,被称之为全业务网。文章对HFC混合光纤同轴网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PON技术的FTTB网络接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明 《科技资讯》2011,(34):27-28
PON网络的含义是无源光纤网络,指的是在不含有任何电子元器件的环境中完成数据的光纤传输,网络间所有的配线全部由光分路器等无源设备组成,FTTB即光纤到楼接入方式,这种接入方式可以实现与PON网络的无缝连接,FTTB主要利用数字宽带技术,将光纤的接入点定在小区或大楼的某一信息点中,用户使用时可以通过双绞线完成连接,获得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