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坑塘湿地对生源要素氮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坑塘湿地对氮的净化效果,依据降雨状况,对太湖入湖小流域河网区一小型坑塘进行了3次降雨径流后生源要素氮的净化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试验期内塘中TN的净化效率分别为54.0%,51.4%和23.8%,NH4 -N的净化效率分别为85.8%,67.0%和52.6%,说明坑塘湿地系统能显著降低流域进入临近地表水体中的氮源负荷.该塘在3次降雨过程中对径流进入的总氮截留量分别达到788.9 g,2 432.7 g,416.2 g,表明试验塘对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缓解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低技术系统——人工湿地应用于中国上海崇明岛处理农村高浊度富营养化水体。该系统由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复合而成。氧化塘内利用生态纤维填料强化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底部基质采用比表面积大的陶粒,易于微生物挂膜和吸附悬浮颗粒物。结果表明:COD,TN,TP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60%,38.30%,65.38%和95.48%;处理效果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适合改善我国北方地区重污染河道的一种实用技术,提出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达到改善其水质的目的.方法分析辽宁省白塔堡河流受污染状况,采用水解酸化预处理,经预曝气装置进行充氧,然后污水经人工潜流湿地进行深度处理的"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水体水质进行改善.结果白塔堡河污水采用水解酸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后,出水CODCr、BOD5、TP、TN、NH3-N和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 mg/L、5.5~14 mg/L、0.11~0.47 mg/L、14~24 mg/L、2.3~7.6 mg/L和8~16 mg/L.系统对CODCr、BOD5、TP、TN、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75%~90%、90%~95%、90%~97%、50%~67%、76%~91%和79%~90%.结论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白塔堡河污水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出水水质中除ρ(TN)和ρ(NH3-N)较高外,CODCr、BOD5和TP的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非点源污染的本质是农村生态系统严重失调,为控制和削减进入受纳水体径流的污染负荷,各种治理技术措施得到相应发展,滞留塘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都拉乡河道滞留塘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处理前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和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8.75mg.L-1,2.97mg.L-1,0.54mg.L-1,24.0mg.L-1;处理后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和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6.04mg.L-1,1.66mg.L-1,0.18mg.L-1,12.0mg.L-1。各项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0%,44.1%,66.7%,51.9%,滞留塘系统对氮、磷及悬浮颗粒物的截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稻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流入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常规施肥时间和在此基础上提前一个半月施肥)以及在不同耕作模式(垄作、平作)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效果.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无机态氮、全磷的含量.与灌水第1d相比,灌水14d后,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H4+-N浓度平均下降84.3%,灌水21d后,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O3--N浓度平均下降64.6%,TP浓度下降58.0%;提前施肥条件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具有更好的吸附、消纳效果,灌水后的第1d,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H4+-N浓度均出现最高值,其中,常规时间施肥和提前施肥NH4+-N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2.52和1.28mg/L,灌水后的第3d,常规时间施肥稻田田面水中NO3--N质量体积浓度上升至最大值5.92mg/L,而此时提前施肥稻田约为3.65mg/L;不同耕作模式对无机态氮消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人工瀑布-湿地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景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人工瀑布与湿地联合运行工程对景观水进行修复.采用局部循环净化方式,考察该工程对景观水水质的净化与维护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区域灯心草对氮的吸收及大量微生物的转化作用,使NH4+-N浓度始终不高于0.5 mg/L,TP浓度亦低于瀑布角水和水面落点两样点.各样点C/N值由初始时的6~7升高到12~16,湿地样点C/N值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湿地生态系统好氧与厌氧环境的交替可有效去除系统中的氮素.N/P值由初始的30~31下降到3左右.人工瀑布充氧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调节作用可抑制水体过酸或过碱.进入湿地区后,NH4+-N去除率由3.4%~10.4%增加到24.6%~44.2%,TP去除率由0.5%~25.0%增加到71.0%.植物与微生物的联合净化是去除污染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矿山湿地(MW-1和MW-2)为对象,对水体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5)及营养盐(总氮TN,氨氮AN和总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1年的监测分析发现:不同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差异明显,其中MW-1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8.91 mg/L和5.81 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0.57mg/L,0.30mg/L和0.06mg/L;MW-2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16.80mg/L和10.21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1.19mg/L,0.58mg/L和0.25mg/L;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季节性变化显著(p<0.01);富营养化评价分析发现,矿山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季节性变化显著,MW-1富营养化程度低于MW-2,总体富营养化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8.
采用垂直流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构成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水产养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该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TP、TN、NH_4~+-N和NO_2~--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P的去除率为82.45%至99.79%,平均去除率为92.75%;TN的去除率为74.09%至84.63%,平均去除率为79.33%;NH_4~+-N的去除率为35.27%至99.13%,平均去除率为67.84%;NO_2~--N的去除率为53.62%至75.98%,平均去除率为63.38%。该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TP去除率优于TN,并对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优于异常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9.
枫杨幼苗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枫杨1年生幼苗9—11月在4组总氮(TN,质量浓度分别为 20、300、400和800 mg/L)和总磷(TP,质量浓度分别为04、80、150和250 mg/L)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中的生长状况、形态变化及其对各浓度富营养化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杨对富营养化水适应性较强,在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中形态生长状况良好,株高、基径、叶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中的TN和TP净化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1 %与2379 %,其中对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中的TN、TP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1706 %和 4086%。由此可知,枫杨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净化富营养化水中TN与TP的湿生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0.
陈清  白龙 《科技资讯》2013,(24):140-141
本文利用人工复合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水开展了水质净化处理实验,通过2011年6~9月连续4个月水质监测,分析了人工湿地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总磷(TP)、氨(NH3-N)和总氮(TN)的去除效率,发现人工湿地能大大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能有效的去除水体中氮和磷营养物,对水体净化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暴雨条件下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运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排模式( CK)相比,控制灌排模式节水18.7%,排水总量减少50.6%,水稻产量减少3.6%;控制灌排模式由于增加了稻田蓄水深度,减少了雨后排水量,延迟了雨后排水时间,稻田排水中NH+4-N、NO3--N、TN和TP流失总量分别比CK减少48.15%、49.09%、45.54%和49.10%,节水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1989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得到鸭绿江口湿地类型的转化数据,运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情况,定量分析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989-2000年研究区内湿地中的芦苇和水田分别减少2 241.54 hm2和1 136.07 hm2,而水库坑塘和虾田分别增加225.99 hm2和1 425.15 hm2。此外,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了2 806.38 hm2。受城市扩张影响和经济利益驱动,芦苇和水田被大量开发成了建设用地和虾田。预测结果显示,湿地类型中的浅海、河流、芦苇、水田面积逐年减少,而滩涂、虾田、水库坑塘面积逐年增加;非湿地中除了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外,其它类型的面积都在逐年减少。到2050年浅海将达到2.49%,滩涂15.06%,河流1.39%,芦苇1.21%,水库坑塘1.15%,虾田11.68%,水田36.44%,林地2.57%,建设用地15.59%,其它非湿地12.42%。这预示着人为干扰是鸭绿江口湿地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淹水稻田抽穗开花期氮磷变化及最佳排水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蒸渗仪试验,研究了淹水稻田在水稻抽穗开花期不同渗漏水平下稻田水氮磷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基于减污的多目标模型.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开花期淹水条件下,整个淹水期间地表水和地下水TP和NH3-N质量浓度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NO3--N质量浓度则相反;渗漏强度的大小对抽穗开花期稻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TP,NH3-N以及NO3--N的质量浓度影响不显著;在淹水条件下,水稻抽穗开花期在低渗漏水平时,宜在控水第4天进行地表排水.  相似文献   

14.
在防城港市企沙镇建设潮上带虾场,虾场面积80hm^2,虾场由虾池,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其它配套设施组成。其中,虾池分为圆形池和方形圆角池,每口圆形池按0.667hm^2设计,池底半径44.58m,池上面半径48.26m;每口方形圆角池按0.833hm^2设计。池底每条边长89.16m,池上面每条边长96.52m,池中心设计排水系统,利于排污,还能增大排水流量,显著缩短排水时间,工作井按四口虾池建一个,遇到旁边不足四口虾池,则按三口,两口或一口虾池建一个的方案设计与四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六形(面积23.4m^3),与两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长方形(16.0m^2),这种设计既节省投资,又利于排水,排污和收虾,虾场已经过几年大规模对虾高产轮养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正常,能满足集约化对虾高产养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校园内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为期五周的时间里,对上饶师范学院校园内三口池塘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分别测定了水体的全氮(TN)、全磷(TP)、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时校因内三口池塘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池塘1和池塘2已达富营养化,池塘3处于中营养状态。对三口池塘周围污染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分析了富营养化成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富营养化的池塘实行修复的可行性措施。以达到恢复和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m)和日本对虾(Peraeus japonicus)轮换养殖试验。虾池为砂质土池,圆形或椭圆形,虾池深2.45m,每口池面积0.40~0.82hm^2,每池中心有一个排水和排污系统,池堤内斜坡用水泥预制板衬砌。斑节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4~5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73.97尾/米^2和60.14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分别为128d和124d;日本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8~9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31.00尾/米^2和34.13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为112d和110d,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成活率为55.02%和56.00%,单位产量624.30g/m^2和601.55g/m^2,日本对虾的成活率为44.56%和44.93%,单位产量113.07g/m^2和127.09g/m^2。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稻草、木屑为填充料,分别添加EM原露、腐秆灵、金宝贝生物发酵剂、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和纤维素分解菌5种微生物菌剂,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城市污泥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及NH_4~+-N、NO_3~--N和总氮含量,研究了5种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进程及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达到高温期和最高温度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1~2 d,降温阶段的降温速率提高了0.54~0.74℃/d,达到室温时间提前了5~6 d;各堆体50℃以上均保持了7 d以上,满足堆肥卫生学指标.添加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有机氮的分解,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NH_4~+-N向NO_3~--N的转化和堆肥的腐熟进程.由于添加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堆体升温速率、延长了高温期的维持时间和增加了堆体的pH值,导致更多的氮素损失.堆肥结束时,堆体氮含量降低39.8%~44.8%,较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堆体降低量多9.8%~14.8%.综合各项指标,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和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微型饱和太阳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微型饱和太阳池的建造和运行观测,对饱和池进行了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池与NaCl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蓄热能力和运行热效率,并且有良好的稳定性;明矾池两次再现了饱和池浓度梯度的自生成结构。最后本文初次提出了冬季饱和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稻田退水污染处理方法初探——WRSIS技术引进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灌溉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WRSIS系统进行了改造,以"暗管控制排水"为主转为以"明沟排水"为主,并在吉林省莫莫格地区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系统对稻田退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能达到25%以上,改进的WRSIS系统治理水稻区非点源污染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