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南山是西安旅游区亟待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后备基地,针对开发终南山旅游区在中西部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系统分析了该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及外部开发条件,并提出了今后的开发原则及方向.论述了终南山旅游区可建设成为西安市郊的休闲度假中心、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提出了终南山旅游开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终南山是西安旅游区亟待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后备基地,针对开发终南山旅游区在中西部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系统分析了该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及外部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3.
湟中县是青海省河湟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县.但旅游业发展只形成点,而没有形成线和面,其中重要原因是交通线路等级规模不够,横向连接及区域穿插连接度不高,没能带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和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旅游企业规模小、旅游景点串联度低、缺乏竞争力.要把湟中县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做到湟中县交通运输线路与旅游开发规划互动发展,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和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4.
从类型结构、资源价值及外围旅游资源等方面对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通过目前百丈岩旅游区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认为百丈岩旅游区的开发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据此提出了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及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最后提出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金城山旅游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极具旅游、科考开发价值。对金城山旅游区客源市场面临的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其价值的解决措施:抓住重点,细分开发市场;积极宣传促销,提高区域知名度;构建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作为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重庆有着优厚的滨水旅游资源,但是在旅游的快速发展中滨水空间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文章在综合分析重庆主城滨水区自然与入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区滨水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滨水空间旅游区划与开发的6个原则,结合滨水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滨水区旅游空间布局。根据滨水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滨水区分成了7个旅游功能区,即北碚峡谷温泉滨水旅游区、水土—悦来观光农业滨水旅游区、磁器口—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西彭—鱼洞岛屿滩涂生态滨水旅游区、鱼洞—李家沱厂矿码头滨水旅游区、李家沱—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和朝天门—五宝岛屿峡谷生态滨水旅游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这有利于发挥重庆主城区滨水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贺榴  姜俊 《河南科学》1996,14(4):476-482
根据各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组合类型、旅游环境条件及旅游资源开发前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照顾到行政区的完整性,本着由高级到低级,由综合到单项,由大到小逐级划分的系统原则,将河南省旅游区划分成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三个等级,并分别对旅游区,旅游景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和阐述了红三角地区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指出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不足;缺乏区域间的协作和区域旅游的主题及品牌;游客的数量及客源构成有待于提高和优化.提出建立红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体育旅游品牌策略、建设体育旅游核心地带和线路及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市场,完善客源组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区域旅游开发战略,对发展区域旅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镇扬具有构建旅游区的地缘、人缘、交通、资源和经济等方面优势,润扬大桥的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了优越条件。实施区域旅游开发战略应该以区域旅游整体开发为指导思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相应的旅游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实施整体开发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0.
曾懿 《科技信息》2008,(8):186-186
本文对雪峰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旅游开发构想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旅游资源富集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必须贯彻生态旅游理念,这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如何让生态旅游的理念从思想层面进一步落实到行动层面,真正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互利共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规划及景观管理等概念借鉴到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实践中,把斑块、廊道、基质这三类景观要素及其三元网络结构引入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能在保证旅游区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和不断构建其空间异质性的同时维持旅游资源的风景美学价值,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在脆弱生态区域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旅游区是云南省的大型旅游规划区之一。目前 ,该区域的规划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三大资源特点及开发中应注意的文化性、自然性、立体性和功能性四大因素的论述 ,阐述了对该区域规划建设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江西旅游分区及其开发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区是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依据地域完整性并突出特色的原则,采用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及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将江西旅游资源划分为10个旅游区、72个旅游景区;并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万盛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万盛风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方法及其在天水旅游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天水旅游区为例,对评价结果出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皖西大别山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融民俗风情、生态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特色,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研究于深层次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皖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和交通线路,运用GIS技术对皖西旅游景点重要值定量分析,并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系统构建,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交通网络、增强县市旅游中心地的服务功能、建设4大旅游区、打造4条精品线路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古格土林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在我国国土的最西端,深居内陆,四面环山,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古格土林旅游区是阿里地区五大旅游区之一,其地理空间包括阿里地区札达县全部和噶尔县门士乡的一部分,这里拥有我国最大的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又是象雄部落和古格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阿里三围之一的"由板岩山环绕"之地。境内的自然景观独特,而且文化遗址琳琅满目,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加上独特的民风和诸多不解之谜,是阿里独具魅力的旅游区之一。文章在阐述古格土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开发该旅游区应创造条件,积极实现双遗产申报战略,充分认识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地位,深度开发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从而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其培育成独具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旅游最根本的是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实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也就是使旅游资源管理达到完善。而影响生态旅游区资源问题,即在生态旅游区资源管理体系中占主体的无非就是政府、开发商或经营商、生态旅游者和当地社区。本文对在构建生态旅游区资源管理模式时,从这四个主体方面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更有效地对生态旅游区资源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