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自卸车车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为自卸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重型自卸汽车在施工卸载过程中突然发生料斗侧向倾翻事故原因分析,断定该重型自卸汽车料斗和副车架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质量问题,副车架和举升机构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该自卸车料斗突然侧向倾翻。并针对该事故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多目标优化的效率,将代理模型应用到副车架轻量化设计中,首先在副车架有限元分析和参数化副车架11个设计变量的基础上,再利用径向基函数构造典型工况(制动、跳动和转弯)的副车架质量、第一阶频率和最大应力的代理模型,并且验证代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以副车架零部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副车架质量和第一阶频率为目标,以典型工况中应力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快速多目标优化并求解,最后验证优化后模型。结果显示该副车架总质量减轻了8.8%,同时满足强度要求,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混凝土搅拌车副车架为研究对象,介绍一种合理可靠的轻量化设计研究方法,实现了副车架轻量化设计的预期目标。首先,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主副车架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弯扭极限工况下副车架的静载强度进行仿真分析;通过静强度实车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根据体积最小化理论,应用Optistruct软件,优化副车架的结构厚度,并提出斜支撑加强板设计的新方案。最后,通过刚度特性的数值仿真,探究了轻量化后主副车架的刚度匹配性;并通过道路动态实车试验,测得副车架轻量化前后的载荷谱;利用Ncode 8.0软件处理,分析了道路载荷谱,结合高周疲劳寿命理论,对比研究了副车架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轻量化方案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继承性;静强度仿真与试验、刚度匹配性分析、动态疲劳试验相联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副车架轻量化过程的科学性;最终使副车架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改善,并实现减重120kg。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自卸车车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条件下达到轻量化的要求,将拓扑优化方法引入车架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以车架多工况权重刚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设计区域的体积分数为约束,以设计区域的材料密度为设计变量, 建立了自卸车车架结构多刚度拓扑优化模型;在采用动态加权方法将多刚度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一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基于决策论中满意度理论提出了多工况权重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使权重比的设定随每个单目标函数在每次迭代后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可避免传统方法中由于设计者主观因素造成的权重比偏差。仿真分析表明,车架性能满足工作要求,验证了车架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以制动工况为例,对副车架初始设计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和模态分析,然后利用ANSYS对副车架进行尺寸优化,在强度允许范围内,减小副车架零件厚度,达到减轻副车架质量的目的,最后对优化后的副车架强度和模态频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副车架总质量减轻9.5%,说明该轻量化方法是可行的,为今后的副车架设计及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UG软件建立6×4重型自卸车的三维数模,并通过Nastran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加载50 t时的应力分布情况,找出该自卸车车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从强度、工艺可行性和轻量化各方面综合考虑,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重型矿用自卸车车架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solidworks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了矿用220 t自卸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在全局加载下车架的应力分布;针对车架应力分布很不均匀的问题,对车架结构、布筋提出了改进;采用电测法测定了满载静止工况下车架特定点的应力,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QQ561双向自卸车车架受力状态及采用光弹贴片方法,对其进行现场应力实测,以确定关键部位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为此种汽车车架的合理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某大型矿车车架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以某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基于车架实体几何模型,给出了车架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两种车架焊缝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案,在正常匀速行驶边界条件下,分别对各方案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通过对应力分布的对比,分析了焊缝模型因素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验证了车架精细化模型的准确性.该车架有限元建模方法适用于各种大型结构件的建模研究,它能定量分析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性能,并进行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工程自卸车车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国梁 《科技信息》2010,(19):I0067-I0067,I0086
采用UG及ANSYS软件建立工程自卸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兰索士法对该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发动机和车架的共振,为整车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程实际,在保证模态频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为达到副车架轻量化的目的,建立了前副车架有限元模型,并对前副车架模态频率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相当,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以副车架质量最小为目标,对副车架料厚进行了优化,并最终成功将副车架减重了13.4%。  相似文献   

13.
基于Hyper Mesh的副车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某引进车型前副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解决了在CAE软件中修改和重建几何模型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副车架结构的几何模型和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副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副车架进行结构静力分析,计算该副车架在垂直受力工况下的刚度、强度,并对比台架试验结果,可为副车架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SX360型自卸车疲劳裂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板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静态、模态及随机振动分析,根据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找出了车架过早出现疲劳裂纹的原因,并针对已发生疲劳裂纹和尚未产生裂纹的自卸车提出了改进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副车架有限元模型,经过静强度和模态分析,其静强度远小于材料屈服极限σ_s。第一阶频率过低,影响乘坐舒适性。基于Isight优化平台,以质量最小化和第一阶频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1.2倍最大应力小于σ_s为约束条件,以副车架各零部件厚度为设计变量,并结合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副车架在满足强度要求时,质量减轻了12.1%,前六阶频率均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ProCast软件对真空压铸铝合金副车架进行铸造工艺仿真,得到副车架的残余应力场.通过中间文件把残余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加载到副车架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上,利用HyperMesh、ABAQUS、Fe-Safe等软件对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残余应力使纵向工况、侧向工况、垂向工况中的疲劳寿命分别降低了48%、71.3%、32.5%.对副车架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考虑了残余应力的疲劳仿真结果更接近台架试验结果,并且该铝合金副车架的性能指标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因此考虑了残余应力的疲劳仿真对真空压铸铝合金副车架的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副车架弹性模量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对某一款轿车的副车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柔性文件,并组装得到了刚柔耦合整车模型。通过patran软件赋予了副车架几组不同的弹性模量,在ADAMS/Car软件中建立了具有不同弹性模量副车架的整车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的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弹性副车架对整车行驶平顺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度提高或者减小副车架弹性模量均会导致驾驶员座椅地板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上升,使得整车平顺性能下降,且对操纵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副车架弹性模量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使得整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某重型矿用自卸车车架动静态特性不良的问题,文章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模态和数值计算结果较吻合,且均显示车架的固有频率与电机激励频率重叠。为了改善车架的动静态特性,以静应变能和模态应变能的加权和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质量及电机激励频率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对各组件板厚特征对加权能和质量的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变量,对在凸凹路面减速转弯的整车满载车架进行尺寸优化和形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车架在质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加权能从8 500J减小到5 600J,车架不再与电机发生共振,且第1阶弹性固有频率由4.93 Hz提高到了6.50 Hz,最大应力从385.9 MPa减小到211.2 MPa,表明车架的动静态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首先在uG建模模块中建立副车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应用其有限元分析模块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副车架在危险状态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强度与刚度要求,为该零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瑾  纪金亮 《创新科技》2014,(14):68-70
本文以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中的副车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因底盘结构布置的影响,设计的两种不同加强管梁结构的副车架总成的强度和模态对比分析。包括在两种制动工况和两种侧向力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对比,以及分别在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下的频率分析与振型分布对比,为副车架的后续结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