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性质和高度的抽象性、涵盖性,区别于音乐学中的其他学科。它侧重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音乐美学不仅要对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复杂性构成要素,区域在艺术世界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迄今有关这一论题的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甚为鲜见。本文拟从区域的多义性与基本构成、区域与艺术家的关系、区域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及艺术消费的关系等方面,讨论区域在艺术活动领域中的功能定位,指出区域不仅是外源性的限定要素,更是内源性的构成要素,它从内部对艺术世界进行建构,在诸种艺术活动中发挥着既定的作用,是艺术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批评阳明学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直接攻击阳明及其后学:阳明不堪小誉,阳明学附会圣说,阳儒阴释,是明亡祸根;二是批评阳明对经典的诠释:阳明假借经书,对于格物等妄加诠释,歪曲了儒学正统;三是批判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无善无恶整个体系。船山以阳明学为对立面,以易知简能、至善无恶、以行兼知构建船山学体系。三个层次是相互交裹的,尽管批评中表现出明亡之恨向阳明学的宣泄,但亦是阳明学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是船山学与阳明学健康协同发展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艺术人类学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人类学是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尤其它涉及文化功能的解释,或者叫文化深层解释。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和艺术民族志、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分类,这四个问题涉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及其理论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志榕 《科技信息》2009,(22):204-204
艺术管理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较新的学科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升温,该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结合很强的交叉学科,艺术学是其基础,管理学是其依托,艺术鉴赏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诸学科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6.
粤西傩舞历史悠久,具有宗教性、民俗性、民族性、审美性.它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也属于民俗,凝聚了历代创造.本文从艺术形态学的视阈下研究粤西傩舞,分析粤西傩舞这一民间艺术活动的内部功能结构,并揭示这些功能之间的坐标联系和隶属联系,以便更深层次的探索粤西傩舞的艺术价值,并挖掘其在舞蹈艺术领域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明清时期的贵州戏剧批评学史料进行首次发掘、梳理、辨析和评说,描绘这一时期贵州戏剧批评学萌生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贵州戏剧活动的历史面貌,指出明代已出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戏曲有益风化”的理论主张。清代的戏剧批评学在继承明代“剧评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戏剧美学等诸多理论问题也有所涉及。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贵州戏剧批评学是颇有实绩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生成艺术的起源,以及它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生成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发展的前途和意义,并结合目前学科间相互交融渗透的趋势对生成艺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时代,随着科学思维的进入艺术领域,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向,它们合力解构着传统的艺术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的精神与表现形态。一种趋向是,当代艺术活动已经由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活动嬗变为哲学上的解析活动,即对精神气韵的传递、人格理念的寄托,转而为对“观念”的追求,哲理性成分日趋增强;另一种趋向是,以电视艺术为代表,艺术领域内出现的消费主义倾向,它所张扬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及它那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生产方式、经营网络,同样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0.
苏冉 《科技信息》2008,(3):194-194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这与辅导员的批评艺术是很有关系的。本文从批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批评的时效性、批评的表达方式、批评的效果和批评的目的五个方面谈一谈批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艺术发生学致力于建立普世性艺术理论,艺术人类学追求艺术现象或艺术感受的人类学基础,二者殊途同归。艺术发生学乃艺术人类学之基点,其实质是从仪式到艺术的观念发生。艺术人类学将艺术学与人类学结合,使艺术发生学从仪式到艺术的理论建构具有学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类学在面对民间艺术或乡土艺术时所持有的"大"、"小"的文化视野,认为艺术人类学在中国大有作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则应扎根于艺术的田野。  相似文献   

13.
张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30-132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艺术语言是歌唱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艺术语言的语音基础运用艺术语言的训练方法,是达到歌唱中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一种需要人的灵魂和精神深度参与的创造过程及这个创造过程的必然成果,即实现艺术的真实。技巧和技法只是实现这种真实,再现思想、灵魂和精神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艺术的根本,更不是艺术的全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艺术实践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艺术的技术和技巧因素的现象,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过分工具化,即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技术化倾向。这种倾向对我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5.
艺术思维方式,就是体现一定艺术思想内容和与之相符合的思考方法、适用于艺术领域的思维模式。艺术思维方式问题,说穿了其实就是有别于其他非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问题。艺术思维方式说穿了就是与非艺术思维的区别问题。艺术中的情感是通过艺术思维过程、艺术化手段得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6.
文艺创作中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机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艺术思维离不开形成人类民俗心理结构的民俗思考原型;它的三个层次(类化思维、自觉思维、艺术思维)都与民俗心理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心理中的野性思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发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结构的思考原型在创作中体现为两重作用:一是制导作者构思的整个过程;二是定位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之艺术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潜意识是一定社会中受到压抑或抑制的社会心理。按照形成机制和深浅程度的不同,社会潜意识可区分为社会前意识、社会自觉潜意识与社会自发无意识三个层次;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潜意识又区分为个体潜意识与群体潜意识。在诸种群体潜意识当中,民族潜意识是一种最具普遍意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对文艺创作主体、人物主体和欣赏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和把握这种影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131-134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的生成,受《乐记》和《周易》等儒家经学元典的思想影响。《乐记》提出的感物→心动→乐成的音乐创作原理,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论的基本框架。《周易》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哲学命题,完全适用于艺术创作,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因而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乐记》、《周易》的这些理论不但对古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电脑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的控制,这必将给人们带来的新的观念、思维和设计思想。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满足人们的艺术设计需要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