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储层分类评价是油藏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储层分类更准确、合理,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研究.综合优选砂岩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碳酸盐含量及泥质含量等各种储层参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这些参数集合起来,采用Q型聚类分析的算法对储层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贝叶斯判别算法,建立这些储层参数与储层分类评价的定量判别关系,即建立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判别函数,依据此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的目的层进行了定量分类评价.实例证明,应用Q型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算法相结合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是有效的,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临南洼陷北部沙三中亚段发育一套砂质碎屑流扇体,取得了较好油气勘探成果,但该区取心井及实验分析资料较少,困扰着该区储层的定量分类评价。首先利用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和压汞测试,确定该套砂质碎屑流储层物性特征并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Ⅱ、Ⅲ三类;再以岩心物性数据作为储层分类标准,建立使用测井数据作为参数的储层贝叶斯判别函数;最后采用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各井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判别分析,所得储层平面分布特征与沉积相展布特征相符。因此,采用贝叶斯判别函数进行储层判别分析与勘探实践吻合,可用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研究对象,在关键井研究与合理选择分类参数的基础上,尝试综合应用Q型聚类与判别函数的数理方法,对该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定量的分类评价,并研究了其储层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又显示出较高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深水油藏分类评价研究现状的不足,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贝叶斯判别函数,建立了深水油藏指标选择标准和分类评价体系。优选世界三大深水油气区19例油田的特征属性参数作为典型样品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深水油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贝叶斯判别决策理论,建立了深水油藏分类评价的定量判别关系,对未知类型的深水油藏进行了定量分类评价。实例结果表明,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贝叶斯判别函数相结合进行深水油藏分类评价是有效的,该分类评价体系考虑的油藏参数更为全面,分类结果更为明显,对于深水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统计研究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物性测试的分析结果以及测井解释成果对研究区长2储层特征做了微观细致地研究,并结合多个影响储层好坏的因素对储层进行定量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空间主要被原生粒间孔(约占总空间的92%)所占据,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所占的孔隙空间体积较少;孔隙大小的分布较为均匀,中孔的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大孔和小孔所占的比例较小;长2储层连通孔隙的喉道非常细微,所需的排驱压力较高,且喉道大小的分布极为不均;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强烈,成岩作用强度对储层储渗性能的好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主要为中等储层,发育少量好储层。  相似文献   

6.
白豹油田长4+5成岩作用与储层分类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薄片、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 5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早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溶作用、晚成岩期的铁方解石胶结作用等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长4 5储层低孔低渗的特征.同时,根据18个压汞分析样品11个孔隙结构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对研究区长4 5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白豹油田长4 5储层以低孔低渗的Ⅱ类储层为主,其次为特低孔特低渗的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确定合理致密油开发技术政策,按照全面和简洁的储层分类原则,筛选了有效孔隙度、有效吼道半径、可动油饱和度和启动压力梯度4项关键参数表征长7致密油的储渗特征;通过恒速压汞、启动压力梯度和可动油饱和度测试实验,建立有效孔隙度、有效吼道半径、可动油饱和度和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渗透率的定量关系。依据将含油性评价和渗流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致密油四元分类系数新方法。依据该方法,将四元分类系数值在1. 6~2. 3的分类为致密油Ⅰ类,在0~1. 6的分类为致密油Ⅱ类,在-3. 0~0的分类为致密油Ⅲ类。结合致密油不同类型水驱极限流动距离,初步形成了致密油Ⅰ类采用五点井网注水开发,致密油Ⅱ类初期采用自然能量开发,后期注水吞吐;致密油Ⅲ类初期采用自然能量开发,后期注气吞吐的3种开发方式。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主要动用Ⅰ+Ⅱ类,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的因素较多,进行定量评价时,如何应用这些因素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征显得尤其重要。研究发现,评价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特征,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因素对于储层定量分类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可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对川中磨溪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各小层储层评价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行储层定量评价的结果和实际储层产能基本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中下部组合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超低渗储层分类与评价是制约该组合层系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选取可动流体百分数、主流孔喉半径均值、启动压力梯度、黏土矿物含量以及原油黏度作为低渗储层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长9储层进行定量评价,进而建立储层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富黄地区长9储层主要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不含Ⅳ类储层。通过对富黄地区长9储层和沉积相平面图对比分析,储层分级结果与有利沉积相储层展布有较高的契合度,以期为延长组超低渗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长庆油田镇北开发区块长8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该区块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试油资料,探寻影响储层分类的主要因素.研究各类级别储层中这些因素值的分布特点,制定模糊综合矩阵,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多因素交会图法对储层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储集性能对于后期的开采有重要影响。利用实测岩心物性数据和测井解释模型所得的物性数据,采用概率统计分级原则,确定适合研究区实际的低孔渗储层物性参数三级相对评价分级标准,根据标准可以将长6储层分成Ⅰ、Ⅱ、Ⅲ三类,并可知长61属于Ⅰ类储层,长62属于Ⅱ类储层,长63属于Ⅲ类储层,研究区长6储层的储集性能从上而下逐渐变差。研究区初月日产量与物性成正相关关系,Ⅰ类储层初月日产能大于1.5 t/d;Ⅱ类储层初月日产能大于0.56 t/d,小于1.5 t/d;Ⅲ类储层初月日产能小于0.56 t/d。通过对长61和长62试采产能平面分布的研究,说明采用的分类标准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2.
对研究区块现行压裂液配方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评价,主要存在着压裂液破胶不彻底、返排困难,岩心伤害大等缺点。本文结合储层地质情况,分别优化出了适应于研究区块的长2、长6储层的压裂液配方,并对优化后的体系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性能评价。优化后的体系,冻胶破胶粘度小于5 mPa·s,表面张力小于28 mN/m,界面张力1 mN/m,岩心伤害率小于30%,属于低伤害压裂液,可以更好的为实际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胡尖山油田长6、长4+5油藏为例,综合应用地质资料、岩芯分析资料、测井资料以及试油资料,开展了长6和长4+5油藏小层划分和对比、单井相分析,建立测井相识别模式,编制小层沉积相平面展布图,进而分析沉积相演化规律;探讨储层砂体展布以及物性分布规律,从而深入认识研究区的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然后结合试油资料对胡尖山油田长6、长4+5油藏的储层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为油田待开发区域的合理建产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综合铸体薄片、物性特征、岩心相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利成岩相,以优势成岩相为主要依据,对区内有利储层成岩相带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受成岩作用影响,研究区长8段储层可划分出4类成岩相,分别为杂基充填相(致密非储层)、碳酸盐胶结相(致密非储层)、绿泥石膜相(优质储层)和溶蚀相(相对优质储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优选出绿泥石膜相为研究区最有利成岩相。此外,平面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有利成岩相带在平面上连续性好,分布区域较广,整体呈条带状分布于西北部环县地区和东南部合水地区,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5.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6段砂岩储层特征,探讨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通过钻井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资料,对长8、长6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展孔隙演化定量计算,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孔隙的改造。结果表明:长8、长6段属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少见溶(裂)缝;压实(压溶)、溶蚀、胶结作用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定量计算表明,砂岩原始孔隙度平均为35.96%,砂岩储层主要经历了早期强压实减孔阶段(-17.38%)、中晚期胶结作用减孔阶段(-16%)和晚期溶蚀作用增孔阶段(+6.82%)。早期强压实作用是长8、长6段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则进一步强化了低孔低渗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毛管压力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研究区长6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以溶蚀孔最为发育,粒间孔次之;孔隙结构主要为小孔-微喉型,具备典型低孔、特低渗储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对储层物性特征有重要影响作用。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大大减少了储层的原生孔隙,使储层物性逐渐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用石油地质综合方法,结合现代测试技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资料与单井资料相结合,综合评价长4+5储层。研究可知,长4+51在白豹、南梁、元城地区发育I~II类储层;长4+52在白豹、元城、南梁地区发育Ⅱ~Ⅲ类储层。长4+52油层不是研究区内的主力油层,长4+51油层物性较好,是白豹地区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与长8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储层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了长6、长8储层的伤害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长8砂岩主要为低孔、低渗的中细粒长石砂岩,其孔喉类型为细孔—小喉型。砂岩填隙物中的黏土矿物是造成储层敏感性伤害的主要因素。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孔隙喉道细小以及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都是降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因素,也是储层伤害的因素,因此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储层性能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成岩作用、尤其是成岩相的控制.综合利用储层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碎屑组成、胶结物组分和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成岩相及储层类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相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泥质胶结相、石英及长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储层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泥质胶结相及石英、长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Ⅲ类储层;泥质胶结相及碳酸盐胶结相区储层物性最差,为Ⅳ类储层,即非储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