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其特点是把海外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同一民族论”、“华人同化论”等,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  相似文献   

2.
西南古"陆上丝绸之路"经滇西出境,至近代形成了与缅甸、印度的密切商贸关系,形成云南特色的近代商帮文化,也使滇西的诸城镇成为云南的主要侨乡。众侨乡重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华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塑造出众多的海内外杰出人士。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侨乡人民相互支持,也促成了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受到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与政治瓜分,主权逐步沦丧,除了归结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落后生产力几方面外,其背后尚有特定的国情因素。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受侵略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从而更客观地评价历史、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4.
安康康  魏超然 《科技信息》2011,(28):126-126,124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为了摆脱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先进的中国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地主阶级的开明人士,林则徐是一位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主张和实践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科技工作,主要是在西方影响下发展的,这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反观我国,虽是具有灿烂文化的古国,但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竟然落在西方的后面,因而引致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就使我国近代鸟类学的发展带着明显的文化侵略的烙印。重温这段历史,不能不令我们痛心,不能不感到祖国的兴旺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必须要有的靠山,更不能不使我们满怀热情地迎接新文化运动及新中国的诞生,而且要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祖国的四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的贫穷与落后 ,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造成这种局面的总根源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盘剥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5~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暨第10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和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承办。会议收到海内外专家的32封贺词贺信。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董传杰司长、国务院侨办侨务干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理论前提,特定内容,历史走向的分析,说明儒家民本主义与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历史接合点.从而显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决不仅仅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舶来品,它具有自己的理论的源头,文化基因,民族特色和特定内容.其特定内容就是群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中国近代民主主义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胡铂  吴芹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3):68-69,63
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当"哲人王"、"中国佬约翰"、"付满楚"等出于西方人自身需要描述中国形象的套话充斥于西方文学当中时,什么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由海外华人、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中国人群体创造出来的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中,"中国形象"又是以何种面目示人?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经做过海外华人调查,主要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去日本和美国的年轻一代侨民,本文称之为“新华侨华人”。调查内容之一是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文化认知。本文就旅日华人的春节情结以及传统节日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知的关系做简要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全国的主要侨区。鸦片战争以来,广东沿海大量农民和其他手工业劳动者出国谋生。他们长期旅居国外,从事体力劳动,收入有限,无法举家外迁,被迫将妻儿父母留在家乡,形成一家两国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使华侨与家庭和祖国保持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他们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带入欧美及东南亚诸国,另一方面华侨华人也将所在国接受的先进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带回中国,从而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传播者,甚至领导者的作用。广东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表现为:形成独特的华侨文化,既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又将不同国家的文化带回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传播近代先进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率先创办近代工矿业、交通业等;将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引入中国,从而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侨华人对我国"和谐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外华侨的参政议政权利应该得到充分保障;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维护我国在海外的政治权利、政治形象,促进我国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与海外华侨华人政党和社团组织的积极交流,则有助于我国营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助于我国党和政府建构民主文明的现代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3.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视景,更为文学史的写作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是新世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重要收获。该书赋予"发展"以切实丰厚的内涵,展示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倡导多元共生的"合力型"的文学生态格局,写作中彰显"文学性",把文学还给文学史。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培训内容要求,结合西藏实际,对如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该课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使该课程真正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的小说有着重要的地位,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同时,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虽然《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不是中国家族小说的典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所反映的鲁迅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弊端的批判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学术界提倡中国文学研究应打通古今的呼声颇高,其宗旨主要在于突破学科区隔的壁垒,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贯通性的研究。因而在越来越多的同仁把它作为一种视角和方法运用于个案研究的同时,有必要结合学科建设的需要就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学理思考,包括古今内涵的界定、与传统文论中通变说的联系、文学史的分期、开展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史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才能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担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对此,他们的思考,筹划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次第达到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每一步思考都被负着肉体的创伤和心灵的巨痛,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折磨。如何对待西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情怀中贯穿始终的倾注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