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品先 《科技潮》2005,(1):24-27
深海大洋到底有何奥秘?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为何要走向深海大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2004科协年会上做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的报告,初步揭开了深海大洋的神秘面纱。汪品先院士从地球演变历史及海洋板块说切入,探究深海大洋神奇海底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30年前,同济大学成立了海洋地质系,其前身是1970年创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海洋地质专业,1972年2月迁入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1975年正式成立海洋地质系。1982年首批获得海洋地质学专业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建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汪品先、马在田两位教授同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海洋地质系更名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98年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0年和2001年,相继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更名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科技部批准在原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几年中,我经常与导师龚一鸣教授讨论自己的科研体会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文章发表得少,写好的论文又常被导师加很多批注,提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7,(2)
有的所谓科技成果,得到某一领域内头面人物的“权威鉴定”,就被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重要里程碑”。像这样的“成果”为何能通过“权威”、“专家”的层层把关呢?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指出,这类专家鉴定评审流于形式,全说好话。他举例说:“上海一家单位要我去评审他们的项目。我是评审委员会组长,他们要我定他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我想我不能签字,对方乞求说,如果这个项目不签国际先进,别的项目都按照‘惯例’来评为国际先进,这个项目就不可能有发展了。我后来真的非常狼狈地签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汪品先,男,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生。1953年上海格致中学毕业后入“留苏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等校进行研究。1984年破格提升为教授并担任海洋地质专业博士生导师,1986年起多次应邀赴澳洲国立大学等任访问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  相似文献   

6.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本院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有3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6个博士培养方向以及10个硕士培养方向。本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211”工程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有“长江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2003年获得…  相似文献   

7.
学部委员李国豪教授李国豪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桥梁力学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于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县,1936年毕业干同济大学,后留校任教,1938年赴德国,在达城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  相似文献   

8.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6):F0002-F0002
<正>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欧阳世翕,1943年生,江西萍乡人。1964年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获武汉建材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获武汉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材料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9.
胡晓钧     
胡晓钧,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9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99-2004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十学位,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札幌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青木教授是我校客座教授,也是我的导师宋刚教授的博士导师。经宋刚老师联系,2003年9月3日,应青木教授邀请,到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博士生导师顾国维教授简介顾国维,1937年12月生,浙江上虞人。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院长。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校长、国家环保局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轨国家环保环境工程科技协调委...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荣获哈比尔博士学位第一人──同济大学曾德顺获德国最高学位同济大学教授曾德顺赴德留学,1993年获德国最高学位──哈比尔博士(特许任教博士)学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这一德国最高学位的第一位学者.而同济大学前任校长李国豪教授,于1942年也曾获得...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科技界声音     
<正>全球性的气温升高是源于自然因素的周期性变化,还是与人娄活动的碳排放有着因果关系,科学界的争议至今还在继续。而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早已超越了科学范畴,变成了政治和文化的新命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中国科学报》[2017-06-27]在墨子号发射之后,加拿大也为量子卫星立项,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项目也部开始启动。这次,中国真正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毕业典礼上,导师对我说“在我的实验室,你不算聪明,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个,也是最靠谱的一个”。听到这样的评价,回想起4 年“悲催”、“辛酸”的博士研究生光景,我泪如泉涌。对于我这样一个外校生,而立之年进入北大攻读博士,期间的种种辛劳付出,遭受的失败与嘲笑,郁结于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伴随着导师给予的肯定,那一刻所有情绪全部释放。4 年博士学习生活,最大的收获是:做科研如同做人,要靠谱。  相似文献   

16.
承蒙你们对来自欧洲的我发出邀请并让我作主旨演讲,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荣幸的机会。因为我将你们这次会议看作为亚洲海洋地质学家和来自其它四个大陆的科学家们聚会的一次机会。因此,借此机会我代表个人和所有其它外国与会者向会议组织者,特别是汪品先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表示感谢。按照中国的一句成语:“学海无涯”。我们大家都应该通过这座桥梁来相互学习。然而作为一个海洋地质学家,在看过你们会议的议程后,我愿反其意说:“海学无边”。我还要给海洋地质学定义为:“从海洋到陆地的地质学”,这也是今天我的主旨演讲的题目。  相似文献   

17.
视觉     
<正>《我和院士有个约》系列活动邀请到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在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与大家共同开启了一场深海探索之约。活动不仅带给参观者全新的多感互动体验,更试着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国际介形虫学术会议,于1985年7月29~8月2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共有二十几个国家一百余名学者参加。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我校海洋地质系主任汪品先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9.
成都理工学院博士导师简介曾允孚教授,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重庆市铜梁县人,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同年进入该系工作。1981年亚升教授,1984年1月增列为博士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5年创建成都理工学院(原成都地质学院)“沉积...  相似文献   

20.
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套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著名海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领衔的“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的试验与初步应用”2006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6月23日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的研究旨在初步突破构建包括海底观测网在内的海洋综合立体观测例系统关键技术,在上海附近海域进行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的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由海洋登陆平台及控制和传输模块、1.1千米海底光电复合缆、基站包括特种接驳盒、外接ADCP、C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