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陶渊明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虽然都以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为对象,但两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从作品审美旨趣来讲,陶诗以真正的农家生活为艺术旨归,而王诗则以农家生活的闲情逸致为旨归.从作品物象来讲,陶诗的物象负载着审美主体的感情和灵魂,王诗的物象则负载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从作品意境来讲,陶诗质朴、自然,王诗幽静、清淡.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摒除对陶渊明诗的传统分类法,不从内容题材上划分,而从作品的情感、意绪角度划分陶诗为亲情、友情、怀古之情、人生感慨、生命与自然体验等类。从对种类情感体验的诗作的统计看,陶诗在总体意绪上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基调。这一基调的成因主要是魏晋时代人生哲学上人的觉醒主题的高涨,及陶公为卫护安全生存和人格独立完整而选择的孤独寂寞的人生之旅的影响。人的渺小,卫护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艰难,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无法超越,使陶公深刻地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悲慨。对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追求,对自然法则超越的欲求,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在陶公时代均无法实现。因而陶诗的孤寂情调是一种悲剧意义上的人生体验,这也正是其诗深刻的审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视陶渊明为人生楷模,采取陶公那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一生追求乐天知命的生活模式,创作了六十余首咏陶诗。生在多事之秋的白居易在"精神偶像"陶渊明的指引下,切实过上了闲适悠然的生活。同时白诗的风格也深受陶诗影响,风格自然质朴。白居易的咏陶诗也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和陶诗,并没有那么多与陶渊明的隔空对话,多是把其作为典故,镶嵌于诗歌当中。  相似文献   

4.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5.
出于对陶渊明的倾慕,李纲应其意、和其韵,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李诗与陶诗的内容与艺术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李纲"和陶诗"并非被动的模拟蹈袭,而是审美主体的再创造,因此较之于陶诗存有许多新变之处:虽言"隐逸之志",但"出世"为虚,"入世"为实;不同于渊明反佛,而是以佛入诗,宣传佛家思想;艺术审美上少了渊明的自然,多了宋代诗歌时代特性与个人艺术追求自觉性影响下的人为,因此诗歌风格平淡自然与雄浑沉郁并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7.
在马致远的隐逸散曲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是以村居为背景的,其主题大都体现为对隐逸生活的描摹和歌颂,这与陶渊明田园诗在题材内容和思想主旨上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是陶诗在马致远笔下的另一种表现。而且,马致远自号“东篱”,并将此号反复写入其曲文,充分表现了他对陶渊明的推崇,以及他效法陶诗,向往“采菊东篱”回归田园的审美追求。但是否马致远的散曲仅是陶诗的散曲化,在审美趣味上并未出现新的内容呢?将陶诗和马致远的田园散曲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虽然同是经历了从对现实社会、特别是政治官场的厌弃和疏离,到倾心于自然田园的…  相似文献   

8.
在对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审美经验架构中审美直觉、审美感知、审美素质三个维度和审美趣味普遍性、多样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的四个基本特征的深入分析,阐释了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9.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建立代表工农大众趣味的新文学,建国后这一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可以说文学趣味的转向体现了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建立代表工农大众趣味的新文学,建国后这一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可以说文学趣味的转向体现了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论陶渊明对理想人格的探求及独特的美学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是中国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名诗人,他困贫而出仕,目睹了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采取了与统治不合作的态度。他的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表现了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本遵循陶渊明对理想人格探求的轨迹,对其超然事外的审美理想及平淡自然的美学风格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充分肯定他超越流俗的精神和陶诗在中国美学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陶渊明接受史中的重要发展时期,陶渊明的思想和诗艺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唐代许多诗人对陶渊明都有过接受。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因与陶渊明有相同的生活情趣和相似的人生经历,杜甫接受了陶渊明,并在诗歌创作中刻意学陶,形成了自己柔美的风格。在陶诗的传承过程中,杜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光中诗歌散文中“雨”这个词引人注目,站在文化符号学和文学言语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洞察该词语后面隐藏着作者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厚重而典雅的审美趣味。从具体文本语言入手,结合作家经历,联系文化背景,探讨了余光中作品深蕴着的“雨”词情感因素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饮酒》实际上包含了“忘世”、“忘我”、“忘言”三个层次,指向的是一种审美化人生哲学的建立和体验。  相似文献   

15.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文学的一生是在孤独中探寻着美,在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中不断挣扎和抗争的一生。其散文集《断肠亭记》中所呈现的三个意象群体:自然景物意象、文化情怀意象和人物风情意象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品位,也表达了他淡泊、雅致的美学情趣。  相似文献   

16.
周静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7M):31-33,38
晚唐诗人曹邺在诗歌意象、体载选择和思想情趣等方面效仿陶渊明,其诗形成了“高古奥逸”的风格。在历代效陶诗中颇引人注目。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曹邺个人对陶诗的主观选择;其次,他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第三,他与陶渊明的思想皆杂糅儒、道,能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7.
陈廷焯的《向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涛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在中西文化强烈碰触、冲撞下产生的一位现代作家。他是以表现个人孤冷感伤情绪的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与他张扬个性、表露自我情感不断冲撞、时刻纠结。他笔下的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感伤情绪的烙印。他的“回归自然”带着一种士人逃避现实的矛盾。这种喜好自然而又不能从中愉悦自我的情绪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文章旨在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理论以及同陶渊明的自然主义相比较等角度出发,对郁达夫作品中这种自然的移情特征进行一番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将诗、酒与人生三者广泛结缘的第一位文化巨匠。他以归鸟、白云、孤松、秋菊等诸多自然物象入诗,象征自己的人格及人生追求,构成了朴厚传神的艺术境界。同时又以酒将诗与人生密切关联起来,在创造艺术人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现实人生与社会的诸多超越。因此,陶渊明这位文学家的作品与人生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创作并发表评论,到三四十年代日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与社会现实的变化,使他的欣赏心态发生了变换,从而带来了审美趣味的转变,直接导致其批评方式随之发生相应的流变。而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情感内容的敏锐艺术直觉以及他自身创作心境的变更更是导致他批评方式发生明显转变的根本性的深层原因。当现实社会与时代特征作为不可逆转的外界因素给以沈从文无法摆脱的巨大压力、在不可承受生命之重时,晚年的沈从文在无奈之中放弃了他所挚爱的创作与批评,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