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兆清  许艳 《科技信息》2009,(26):328-329
本文对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作了定性的比较,并结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空调系统项目分别进行了水蓄冷、冰蓄冷和常规空调方案的定量分析与比较。表明水蓄冷空调系统可转移55.3%的高峰电量,全年运行费用比常规制冷可减少102万元,在初投资和经济运行两方面水蓄冷优势明显,在占地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水蓄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睿 《甘肃科技》2013,29(10):62-63
分析探讨了水蓄冷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水蓄冷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结合能源政策,进一步提高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从而缓解电力负荷峰谷差现象,提高电厂一次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谢蓝霜 《科技资讯》2010,(8):212-212
本文对蓄冷空调系统的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工作原理、蓄冷形式、设备投资、维护难易作了分析比较,并举例分析了深圳某机关办公楼的水蓄冷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水蓄冷空调系统蓄冷槽中斜温层厚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蓄冷空调系统蓄冷槽中温度场与斜温层厚度的数值求解及影响斜温层厚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冬季供暖系统采用的是电热锅炉。为了利用电网的分时电价差以节省运行费用,太原日报社新闻大楼的电锅炉只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运行,将热水储存于三个水箱中(共有四个水箱)供白天大楼里各房间采暖,但夏季空调系统却没有利用水箱蓄冷。在原有蓄热水的基础上,提出了夏季蓄冷的改造方案。根据现有设备的情况和对多种水蓄冷系统进行比较。本着投资小、蓄冷量大、系统简单和操作方便的原则,确定采用自然分层的水蓄冷方案。该方案在满足用户冷负荷的需求下,一个夏季可节省运行费27 022.8元。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及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常规空调中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相变蓄冷技术,针对目前空调用有机相变蓄冷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在其中添加纳米颗粒来改善介质的导热性能,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TiO2颗粒后,有效地提高了有机相变蓄冷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7.
水蓄冷系统能够提供满足热湿分控空气处理模式中新风除湿要求的低温水,将两者组合构成的复合系统,既能获得较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又能扩大蓄冷温差,达到更好的移峰填谷效果.文章对比分析了复合水蓄冷前后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运行费用,并与2种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热湿分控空调系统能耗均低于常规热湿耦合空调系统,能耗分别为常规热湿耦合空调系统的95%和88%;由于存在蓄冷槽损失,各系统与水蓄冷槽组成复合系统后,能耗均略有上升,但运行费用均有明显降低,运行费用分别是原系统的81%、61%和48%,而且具有显著的移峰填谷效果;与复合蓄冷槽的常规热湿耦合系统相比,热湿分控空调系统能有效增加蓄冷槽的蓄冷温差,由传统的5℃温差蓄冷,变成15℃温差蓄冷.  相似文献   

8.
王鹏飞  邹霞  赵珖 《科技信息》2009,(8):310-312
本文阐述了水蓄冷系统冷站与常规电制冷系统冷站的技术方案、运行策略以及经济对比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蓄冷空调研究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探讨蓄冷空调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如蓄冷槽中蓄冷剂冻结过程的相变传热、蓄冷系统的热力循环、蓄冷空调主探讨以及蓄冷空调系统的小型化。对所开发的一种家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性能实验,为家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小型化。对所开发的一种家用冰蓄冷空高 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性能实验,为家用冰蓄冷空调的进上步研究与开展提供了必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地冷空调使用天然可再生的土壤冷源,在夏季某些室外条件下可为房间供冷,但室外温湿度很高时.独立的地冷空调系统无法满足空调舒适度标准.本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地冷耦合除湿型空调系统。在地冷系统前耦合吸附器对空气预除湿,并在不同的室外条件下,对独立地冷空调和地冷耦合除湿型空调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独立的地冷空调,地冷耦合吸附除湿型空调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12.
程襄武 《科技信息》2010,(35):I0061-I0062,I0055
文章论述分析太阳热存储技术的工程节能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实例、技术重点,给出了技术方向与关键的一定结论。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热量存储技术的基础上,论述分析太阳热存储的定义、原理与特点,由蓄热放热的模式、环节、过程的深入分析,论述太阳热存储的应用的工程节能原理。文章论述了热水与热空气两大光热系统太阳热存储技术的显热与潜热存储应用及特点,以及太阳热存储技术的广泛工程应用,并对其建筑节能应用及相变蓄热技术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使用膨胀石墨、碳纤维与石蜡研制出复合型相变蓄能材料,利用膨胀石墨、碳纤维作为高导热材料与结构支撑材料;通过物性参数遴选、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搭建高导热性能的复合相变材料蓄热电暖器实验台;研究不同蓄放热运行工况下该装置的蓄放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与日间主动式放热工况相比,日间被动式放热工况放热速率衰减较慢,被动式放热工况的最低放热速率比主动式放热工况最低放热速率高24. 7%。该装置可以利用主/被动放热方式调节蓄放热速率,满足不同房间的供热需求。在夜间蓄热、日间放热的运行工况下,该相变蓄热电暖器所在房间温度波动较小,具有较好热舒适性。该蓄热电暖器蓄热效率达67%,能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实现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使用膨胀石墨、碳纤维与石蜡研制出复合型相变蓄能材料,利用膨胀石墨、碳纤维作为高导热材料与结构支撑材料;通过物性参数遴选、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搭建高导热性能的复合相变材料蓄热电暖器实验台;研究不同蓄放热运行工况下该装置的蓄放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与日间主动式放热工况相比,日间被动式放热工况放热速率衰减较慢,被动式放热工况的最低放热速率比主动式放热工况最低放热速率高24. 7%。该装置可以利用主/被动放热方式调节蓄放热速率,满足不同房间的供热需求。在夜间蓄热、日间放热的运行工况下,该相变蓄热电暖器所在房间温度波动较小,具有较好热舒适性。该蓄热电暖器蓄热效率达67%,能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实现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中现有钻孔U形埋管进行太阳能跨季节性土壤蓄热的可行性及其特性,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及地下水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与热湿迁移影响的准三维U形埋管土壤蓄热的数学模型.基于对模型的数值求解,探讨了间歇蓄热运行模式及地下水渗流对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蓄热方式有利于土壤温度的恢复,从而可提高蓄热效率;同时,地下水渗流的存在可以强化地下埋管的换热效果,但不利于用埋管作为蓄热装置.实验验证表明,埋管日平均出口温度及日蓄热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致,其平均相对误差为5.6%.所建模型为U形埋管土壤蓄热及其传热特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olar-powered absorp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riven by a bubble pump with energy storage.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reliable solar energy supply by storing the working fluids and hence, functions 24 h per day. First,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re described and the dynamic models for the primary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s are developed. Then,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based 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a typical day in a subtropical area, with the area of a solar collector being set at 19.15 m2, whilst the initial charging mass, mass frac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olution are respectively set at 379.5 kg, 54.16% and 34.5 ℃,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pective coefficients of performance (COP)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the en-tire system (including the solar panel) are 0.7771 and 0.4372. In particular, the energy storage density of the system is 206.69 MJ/m3 which is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chilled water or hot water storage systems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This makes the new system much more compact and efficient. Finally, an automatic control strategy is given to achieve the highest COP when solar energy fluctuates.  相似文献   

17.
蓄能型蛇形管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蛇形管蓄能型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结合了空气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蓄能技术三者的优点,是一种高效新型的热泵系统。在搭建好实验台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系统在常规空气源热泵供热模式、蓄冷模式、取冷模式、蓄能热泵供热模式、边蓄热边供热模式下的性能特性。实验结果证明蓄能型蛇形管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运行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蓄热装置是多功能热泵空调器的关键设备,其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这种节能空调器运行的成败.通过对蓄热机理分析,建立了蓄热装置的蓄热水箱和螺旋换热盘管数学模型,经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对蓄热装置在蓄热和用水工况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系统在蓄热和用水时,水箱内水温的分布以及螺旋盘管内制冷剂的温度和干度变化情况,为这种蓄热装置在多功能热泵空调器中成功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