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HBV感染者的常见血清学组合的HBV DNA阳性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0份血清同时用荧光定量PCR与ELISA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评价。结果:40例HBsAg(+)/HBeAg(+)/抗-HBc(+)组血清HBV DNA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含量为10~(7.62±0.69)cps/mL;110例HBsAg(+)/抗-HBe(+)/抗-HBc(+)组血清58例阳性,阳性率为52.7%,含量为10~(4.64±1.31)cps/mL;35例HBsAg(+)/抗-HBe(-)/抗-HBc(+)组血清20例阳性,阳性率为57.1%,含量为10~(4.93±1.42)cps/mL;75例HBsAg(-)组血清中,5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6.7%,含量为10~(3.68±0.46)cps/mL。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荧光定量检测是病毒复制最直接可信的指标,动态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对动态监测乙型肝炎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判断有关药物抗-HBV复制是否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特点,因此在动物病毒病的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但能定量检测病原体感染的强弱和在机体内的分布,还具有灵敏、快速、省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是把酶动力学、核酸扩增与杂交、光谱分析和实时检测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病毒学、遗传性疾病、肿瘤和癌症的诊断等方面.因此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此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6种禽流感病毒通用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与科学评价,为实验室采购提供依据。利用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标准品,鸡新城疫活疫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对市售的6种品牌(分别记为A、B、C、D、E、F)禽流感病毒通用型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灵敏性与特异性进行了比对,并对97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筛选出禽流感病毒通用型最佳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A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B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C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D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E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 00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 F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6种试剂盒特异性均良好。综上,E厂家试剂盒优于其他厂家试剂盒,可以作为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在实施监测任务中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科学》2020,36(05)
目的 建立能对实验动物常见支原体进行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针对多种大、小鼠易感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中较保守的区域设计1对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结果 该方法在模板浓度为5×100~5×106 copies/μ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2)且扩增效率为98.11%;特异性强;能够区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病原菌;灵敏性高;检测下限为5 copies/μL;比常规PCR的检测灵敏性高100倍;重复性好;对不同浓度模板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2%。用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1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3%(2/60)、1.67%(1/60);细胞样品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为5%(3/6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特异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实验动物常见支原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鸽圆环病毒(PiCV)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通过比对NCBI发表的PiCV各分离株序列,选取其polymeras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建立PiC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验证;取浓度为3.48×105和3.48×104copies/μL的质粒标准品,每个浓度做6个平行,重复检测3次,计算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用该方法检测采自北京某养殖场的鸽肝、脾、肺、法式囊样本各40份及鸽盲肠样本36份,以验证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能力。结果 建立的PiCV荧光定量PCR方法在3.48×107~3.48×101 copies/μL范围Ct值与质粒浓度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Slope为-3.381,R2值为1,扩增效率为97.61%。可检测到的PiCV最低浓度为34.8 copies/μL,与常规PCR法相比,检测灵敏度高2个数量级;以猪圆环病毒2型、禽腺病毒I型及III型、禽白血病病毒、禽网状... 相似文献
7.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其它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医学、环保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能对实验动物常见支原体进行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针对多种大、小鼠易感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中较保守的区域设计1对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结果 该方法在模板浓度为5×100~5×106 copies/μ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2)且扩增效率为98.11%;特异性强,能够区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病原菌;灵敏性高,检测下限为5 copies/μL,比常规PCR的检测灵敏性高100倍;重复性好,对不同浓度模板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2%。用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1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3%(2/60)、1.67%(1/60),细胞样品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为5%(3/6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特异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实验动物常见支原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效果.采集筛查2020年2月至6月疫情期间有发热症状、有湖北工作、旅居史者的咽拭子标本15650份,将新冠病毒的开放读码框1ab (ORF1ab)、核壳蛋白(N)基因等2段保守基因序列作为检测靶标,并采用实时qPCR.15650份检测标本中,阳性1例,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实验动物弓形虫 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 方法 通过比对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发表的弓形虫各毒株序列,选取其 529 bp 重复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探针,建立弓形虫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 随后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验;取浓度为 106~ 102copies/ μL 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标准品,每个浓度做 3 个平行,重复检测 3 次,计算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用建立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及国标推荐的 PCR 方法检测 14 份犬组织样品和 66 份猪全血样品,以评估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能力。 结果 建立的弓形虫荧光定量 PCR 方法在 108~ 101copies/ μL 范围 Ct 值与质粒浓度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 Slope 为-3. 285,R2 值为 1,扩增效率为 101. 663%。 可检测到的弓形虫最低浓度为 101copies/ μL;与其他 14 种实验猪常见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检测 106~ 102copies/ μL 质粒标准品,组内变异系数小于 1. 21%,组间变异系数小于 0. 62%。 用建立的弓形虫荧光定量 PCR 方法和国标 PCR 方法对 14 份犬组织样品和 66 份猪全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荧光定量 PCR 方法和国标 PCR 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10%(8 /80)和 7. 5%(6 / 80) ,阳性符合率达到 100%。 结论 建立的弓形虫荧光定量 PCR 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弓形虫,为实验动物弓形虫日常监测提供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Zuoren?Yu Jikui?Guan Yehua?Ge Jing?Ma Rui?Guo Sai?Li Shepu?Xue Daishu?Han "mailto:daishu@public.bta.net.cn " title= "daishu@public.bta.net.cn " itemprop= "email " data-track= "click " data-track-action= "Email author " data-track-label= " ">Email author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2,47(24):2075-2079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round spermatids to spermatozoa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spermatogenesis is called spermiogenesis. To explore spermiogenesis-related genes, cDNA microarray was used to study expression patterns of 1176 genes in pachytene spermatocytes, round spermatids and elongating spermatids of Balb/c m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8 gene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three cell types. Most of them were down-regulated from pachytene spermatocytes to round spermatids and elongating spermatids. However, up-regulation of 7 genes expression in round spermatids and 3 genes in elongating spermatids were found. Expression of 7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cDNA arrays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study. The RT-PC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6 genes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in cDNA arrays, only one gene did not show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by RT-PCR.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for studying of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spermiogenesis-related gen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高效特异的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验用猫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中。方法 针对NCBI公布的巴尔通体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线性、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方法对142个猫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建立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1 copies/μL~1.0×109 copies/μL,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极限达10 copies/μL;特异性结果显示所建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在142份实验用猫样品中检测出阳性样品6份。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实验用猫巴尔通体的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旨在评价H1N1猪流感病毒感染猪血管内皮细胞(PUVEC)后,肽基脯氨酰异构酶A(Ppia)、β-肌动蛋白(Actb)、核糖体蛋白L4(Rpl4)、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5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H1N1 SIV感染PUVEC后3、6、9、12、15、18、24和30h时5个内参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未感染PUVEC为对照,采用2-△Ct值对内参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应用Genorm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由高到低分别为Ppia和Rpl4、Ywhaz、Actb、Gapdh,其中Ppia和Rp14稳定性相同.据此可知,Ppia和Rpl4在所选的5个内参基因中是研究H1N1 SIV与机体互作理想的2个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4.
15.
以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管家基因18S rRNA和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分别比较2个内参基因建立的相对定量曲线,最终确立以18S rRNA为参比基因,定量分析大黄鱼的Hepcidin抗菌肽基因.该相对定量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Northern-blot方法一致.应用建立的Hepcidin基因的实时荧光相对定量研究方法,对大黄鱼头肾中的Hepcidin基因转录物进行相对定量,为今后开展鱼体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诱导机制等工作奠定研究基础.同时,克隆得到的大黄鱼β-actin基因和18S rRNA基因片段已提交基因库,并获得登录号. 相似文献
16.
弱精症患者精子miRNA表达谱的构建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构建弱精症患者精子中miRNA表达谱.收集30份弱精症患者精液标本和20份成年健康有生育能力男性的精液标本,提取精子RNA,标记后,与miRCURY^TM Array芯片杂交.分析弱精症患者精于中miRNA表达情况.高活力精子和低活力精子共196个miRNA存在表达差异,上调miRNA93个,下调miRNA103个.弱精症患者精子miRNA表达谱的建立对分析精子运动的分子机制和探讨弱精症的病因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对各种动物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中生精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变化做了综述 .精子发生过程伴随着不同凝集素受体的出现和变化 ,这些受体是由生精细胞自身合成的 ;精子在成熟过程中 ,质膜凝集素受体的合成、修饰及分布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精子获得与卵子进行识别、粘附、结合等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19.
神经激素对生殖细胞的发生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就神经激素对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 配子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综述,在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对昆虫配子发生的神 经激素调控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表明短尾鮠精子发生中具有某些区别于其它鱼类精子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