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论证了由m个元素组成的字长为l的全体复合置换,对于复合置换的乘法构成一个复合对称群。其阶为r(?)×(l(?))~r,其中r=(_l~m),本文给出复合置换共轭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复合置换阶的计算方法。文中所用术语及性质见文[2]。一、循环复合置换的阶命题1 设循环复合置换  相似文献   

3.
巫治平  叶顶锋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517-1520
在已有Fn2上正形置换与GF(2n)上正形置换多项式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多项式复合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类特殊的正形置换多项式的复合性质,给出了研究正形置换圈结构的另一途径,然后叙述了正形置换在密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CFG桩和水泥土桩联合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复合模量.结果表明,在复合模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CFG桩同时降低水泥土桩的置换率,承载力将提高;在承载力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水泥土桩的置换率同时降低CFG桩的置换率,加固后地基的复合模量减低.认为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合理设置两种桩的置换率,使地基承载力与相应的地基反力相协调,调节地基的复合模量以有效减小不均匀沉降,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实运算快速付里叶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运算快速付里叶变换法简称RFT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付氏变换中[W]矩阵的矩阵元素的行对称性和列对称性,并将这些对称的矩阵元素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使直接付氏变换法中出现的重复性的乘法合并起来,变为最必要的乘法和一定数量的加法。虽然RFT方法不改变付氏变换中乘法运算次数随矩阵阶数N平方而变化的规律,但由于去掉了大量重复的乘法,因此乘法运算次数由N2下降至  左右,从而大大节省了变换的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沿用[1]关于拟置换矩阵的定义。容易验证,所有拟置换矩阵所组成的集合关于矩阵的乘法构成一个群。将此群记为(?)_n~*=(1,—1)。定义如果U是(?)_n~*(1,—1)的一个子群,那么称U为拟置换矩阵群。为了叙述方便,再介绍一些术语和记号。  相似文献   

7.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河闸水涨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物理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复合地基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最优转换率和综合模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南河闸复合地基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应力分析,得到了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加固处理的工程投资为目标的最优置换率。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综合模量随置换率的变化并非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文[1]中复合置换的概念加以抽象,给出了一般的复合映射的定义,讨论了复合映射的若干性质以及复合映射与常义映射的关系。文中还给出了复合对称群S_(X/R)的定义,讨论了它的构造以及它与文[1]中定义的复合对称群S_(m,l)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灰土增强体复合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动荷载作用下围压、置换率、初始干密度及初始含水量对复合试样动弹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置换后,复合试样的动弹模量得到提高,灰土增强体复合试样的动弹模量随应变水平的增长而降低,在相同的动应变水平下,随围压、置换率、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粉土复合试样的最大动弹模量也随围压、置换率、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刚性桩复合地基是目前地基处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地基沉降又是其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于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以往都是采用按面积置换率法计算复合模量,然后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阐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一般复合地基在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沉降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并结合工程实例分别采用按面积置换率和按承载力提高系数的方法计算复合模量,再使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说明以往使用的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面积置换率法在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时是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11.
张斌  张兆欣 《科技信息》2011,(5):I0273-I0274,I0412
置换通风一辐射供冷复合系统因其在‘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性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的空调系统,对置换通风一辐射供冷复合系统的节能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此系统的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得出置换通风一辐射供冷复合系统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空调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由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高层建筑软弱地基的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的上部结构刚度、长桩长度、长桩置换率、短桩置换率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沉降、差异沉降、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上部结构刚度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是有限的;长桩长度在控制平均沉降,改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桩顶应力集中方面影响显著;长桩置换率存在一定的合理取值范围;短桩置换率的变化对桩土应力变形影响不大。分析结果能为长短桩复合地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灰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石灰桩的诸多作用机理中,桩体置换作用和桩间土的挤密作用是使石桩复合基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介绍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极限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合地基的复合模晕是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关键参数,但求解出完全符合实际的精确解较困难的情况,在分析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现有计算方法及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将复合地摹看成由桩和土组成的复合材料,从整体上考虑,避免了桩与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并采用弹性理论中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计算复合模量,推求出复合模量上、下限值计算公式.此外,对影响复合模量上、下限值的几个主要参数如桩土压缩模量、土体泊松比和置换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极限值随着土体模量和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上限值是下限值的1.1-1.4倍,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求极限值范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在石灰桩的诸多作用机理中,桩体置换作用和桩间土的挤密作用是使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介绍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轴对称固结模型并采用等竖向应变假设,给出瞬时荷载下长水泥土桩–短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推导出单面排水条件下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解,包括桩间土和碎石桩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和复合地基的整体平均固结度解。将固结度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对比,证明了解析解的合理性。最后,利用固结度解对影响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这种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碎石桩的贯入比是影响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最重要因素,贯入比的数值越大,复合地基固结越快。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碎石桩渗透系数和置换率以及水泥土桩置换率和压缩模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只有当碎石桩的贯入比较大时,其井组和置换率的变化才会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产生较大影响。碎石桩压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夯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实验法的原理对顶板辐射制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进行方案设置,并利用Fluent模拟进行优化研究,分析出顶板辐射制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优化设计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找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于Noether整环上n个变元的多项式环中的Groebner基以及m(m≥n)个变元的多项式环中的复合,通过引入S-多项式及合冲条件,证明了当复合与2个不同多项式环上的项序均相容并且是一组由首幂积为幂置换与置换外其余变元幂积的乘积组成的首1多项式时,Groebner基的计算与复合可交换.从而在此条件下,极小Groebner基的计算也与复合可交换.特别地,当m=n时,如果复合是与项序相容的一组首幂积为幂置换的首1多项式,Groebner基的计算与复合可交换.  相似文献   

20.
强夯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某建设场地分别采用强夯法与强夯置换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对强夯地基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了圆锥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法处理效果好,桩体密实、强度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也较直接强夯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 kPa,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达到208 kPa,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