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保温管道的设计中,考虑到管道直径的确定与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从整体费用的角度对输油管道及其保温层进行同步设计的方法。从Yong经济学的原理出发,得到了保温管道整体费用方程及确定最佳管径和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地反映管道直径和保温层厚度的关联关系以及经济环境等参数对管道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保温管道的设计中,考虑到管道直径的确定与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从整体费用的角度对输油管道及其保温层进行同步设计的方法。从火用经济学的原理出发,得到了保温管道整体费用方程及确定最佳管径和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地反映管道直径和保温层厚度的关联关系以及经济环境等参数对管道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管道节点温度分布情况,即在载冷剂温度、种类和流速不同,管道保温层厚度,种类不同的情况下管道节点温度分布情况,为管道保温层厚度、保温材料的选择提出一些建议,对于管道保温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武基 《甘肃科技》2003,19(7):108-109,55
针对高级建筑空调系统的特点,给出了设备、管道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认为采用各地区的经济厚度计算,才是最经济、最节能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屋顶保温层厚度的经济优化和节能,针对屋顶围护物件设计平屋顶保温层厚度,通过热传导完成几何建模,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平屋顶室内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应用二分法对保温层厚度进行反演,正演模拟得到的温度和反演得到的温度范围确定出最佳保温层厚度,利用Matlab得到室内温度的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得出的最佳保温层厚度为29 cm,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直埋蒸汽管道保温厚度计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涛 《科技信息》2007,(9):241-243
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基础建设水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直埋蒸汽管道敷设中,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在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未出台前,保温层厚度大多是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所得,或者是根据国家保温图集选取,这样得到的保温层厚度不能准确反映所敷设蒸汽管道的实际情况。本文是从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的角度作了有关分析计算,以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作为节能措施之一的隔热保温被广泛应用。为了正确选择保温材料和确定保温结构,必须进行保温设备及管道的热力计算,而确定保温层厚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热表面方法计算给排水地上管线保温厚度的思路,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作为节能措施之一的隔热保温被广泛应用。为了正确选择保温材料和确定保温结构,必须进行保温设备及管道的热力计算,而确定保温层厚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热表面方法计算给排水地上管线保温厚度的思路,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温材料管道保温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牛顿冷却方程和圆筒传热公式推导出了保温材料管道保温的热流损失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热流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减变化的临界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假定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常数时,临界半径与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成正比,而与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成反比.当管道裸管半径大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管道裸管半径小于临界半径,且裸管半径与保温材料厚度之和小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裸管半径与保温材料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临界半径时,管道热流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对管道热流损失的影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包含对流换热系数和周期性气温模型的供暖管道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运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并将所得的结果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呈强相关,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连续作业管道或准稳态传热的输热管道热平衡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虑管内介质与管道内壁间、空气与保温层外壁间对流换热系数,更加精确地反映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传热过程中的热损失;管道热损失与保温层厚度呈现出的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仅依靠增加保温层厚度不是最有效的管道保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