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本文分析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并从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是社会思想文化起伏的"晴雨表",具有群体性、流行性、时尚性,思想性、理论性,自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和消极两重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思潮,是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正视当代社会思潮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引导机制,主动占领思想文化舆论阵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善于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增强大学生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思潮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传播具有潜隐性、碎片性、交互性、流变性等特点,其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影响主要是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用热词、爆点和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吸引大学生网民,掌握网络事件引导的话语权;用杂糅化、情绪化和生活化的形态传播内容,影响大学生网民的认知观点;用信息茧房屏蔽大学生网民真实信息选取,固化大学生网民的接受内容,最终达到传播网络社会思潮、主导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目的,对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产生强力冲击,发起了巨大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要破解圈层化传播,避免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强化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抵御防范网络热点事件中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袭扰。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正处于新媒体时代,所以信息的传播十分快速且便捷,而多元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们身处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社会思潮的了解渠道、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对其各个情况都进行了一番透彻的洞悉,并且明确地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各大高校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确立乃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时期。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作用。因此,必须着力剖析影响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社会思潮,把握其本质特点和传播方式,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郁琦 《科技资讯》2014,(31):220-220
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各类思潮的群体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来自社会大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些思潮中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一定的思想意识,但是又没有形成完善、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在对大学生的日常心里教育方面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避免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是笔者在研究和探讨的,也希望通过此文的一些思考与探索给予一定的帮助。该文主要针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个性特点及维权产生巨大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并分析其影响路径;经过对大学生维权行为过程分析,探索对大学生维权影响较大的因素;探讨维权所映射的问题;最后针对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诉求,培育健康民主意识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文艺作品等方式传播到我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模式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导致大学生理想信仰缺乏、政治观念模糊、责任意识淡薄。新的历史时期,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认识,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是积极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深刻影响了我国各社会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构建。对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分析与认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既要有效地抵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错误思潮,又要有效地吸取其有益的内容,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开拓学生的学识和眼界。“辅导员讲坛”不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辅导员的自身发展。从“辅导员讲坛”实践入手,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辅导员讲坛”进行多视角的调查和分析,对“辅导员讲坛”的成功做法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流行语作为青年学生的时尚坐标语言,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和思想动态,反映了不同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诉求。网络流行语具有流行性、娱乐性、随意性等诸多文化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诉求和行为等存在诸多影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高校是各种新思潮汇集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复杂嬗变,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为防止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和毒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使校园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观问题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必须解决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样的大学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和活动。只有首先解决了这一认识前提,在大学生活当中,才会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反之,当大学生无正确认识或出现认识偏差时,就会出现行为选择中的困惑、茫然和目标迷失。当前大学生对于大学的认识出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向,同时也出现了诸多认识误区。大学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大学观教育,并把它置于大学"第一课"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因素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如:建设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障碍预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寻求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人成人和成材的核心因素,将直接决定学生的成长质量。因而,在师范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师范学生明确健康的含义,知道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层次的体现。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确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着重探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的兴起为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腐朽思想,对高校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机理,有助于我们针对新媒体特点,既发挥新媒体优势,又能够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类型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主要类型.方法:以长沙地区两所大学286名学生为被试,以自编的网络使用动机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286名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主要动机类型为:社会交往动机、虚拟社群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商品资讯动机、匿名交往动机、社会性学习动机.虚拟社群动机、匿名交往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和商品资讯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时具有其相应的动机,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就等同于个体内在的网络使用动机.网络的虚拟环境成为吸引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并导致其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公正的性别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的,它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重要。中国文学中有丰富的性别文化,它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大学生公正性别观和健康人格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中网瘾大学生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网络成瘾者,高年级的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低年级;网瘾者和非网瘾者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者更倾向于网络游戏,而非网瘾者更倾向于获取学习资料和即时通讯。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