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高等植物开花过程中基因参与调控的多条遗传途径进行了综述分析,并以拟南芥为例,提炼出在维持营养生长—进人生殖生长—花器官形成的多个重要阶段,各调节因子及各开花途径的互作效应,并归纳出以FLC、SOCl、FT、LFY等关键整合因子为纽带的植物开花基因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药用植物白芥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选犁合适的抑茵剂种类和浓度。方法采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林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苯唑西林钠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噻肟钠3种抗生素,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药用植物白芥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药用植物白芥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对白芥幼苗生长的影响最小。结论在药用植物白芥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抗生素头孢噻肟钠为抑茵剂,浓度设置在250mg·L^-1与500mg·L^-1之间。  相似文献   

3.
铜绿微囊藻对5种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链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G418和卡那霉素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这5种抗生素都较为敏感,其中尤以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抑制效果最好,它们完全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浓度都不超过1.0μg/mL,而氯霉素、G418和卡那霉素对藻细胞的致死浓度也不超过10μg/mL.这说明5种抗生素均可作为铜绿微囊藻遗传转化的筛选压力.  相似文献   

4.
紫球藻对抗生素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基因工程中常用抗生素标记对紫球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紫球藻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以及卡那霉素较不敏感,剂量在100u/mL以下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能抑制或杀灭伴生的杂菌,因此这些抗生素可用于藻种纯化过程中抑菌;紫球藻对红霉素、氧氟沙星和土霉素非常敏感,低质量浓度就能杀死藻细胞,可用作基因工程或遗传育种的抗药性选择标记;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较为敏感,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呈浓度梯度效应.  相似文献   

5.
肉制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使肉的品质发生改变而不能食用,另外肉也可能传播病原微生物,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在30年前,人们普遍通过化学处理的方法来抑制在肉中生长的微生物,但是,现在知道几乎所有用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抗生素的发现,使一个新的保藏肉食品的方法成为可能.1929年Fleming通过观察真菌中的点青霉来生产点青霉素的过程后发现,一些微生物产生的物质能够对另一些微生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现代普遍认为: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他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他种微生物的一类小分子的蛋白质.它的杀菌效率要比普通化学物质高出100倍~1000倍,而且对人体的毒性很小,这一点已经在1941年得到了严格的证实.尽管许多抗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但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抗生素是广谱抗生素,例如四环素对广范围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抗生素对霉菌及酵母有抑制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主要决定于所要控制的腐败的种类、在食品的pH范围内抗生素的稳定性和可溶性、抗生素对热的稳定性以及它们的毒性等.目前,抗生素在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抗生素,头孢噻吩钠(Carb.)和羧苄青霉素(Cef.) ,处理继代培养中被细菌污染的樱桃试管苗.结果表明,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试管苗的污染率和污染程度均降低,对试管苗生长的抑制逐步增强.在抗生素浓度100~200mg/L条件下,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且对试管苗生长抑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确立以"苏州青"胚轴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转基因技术,探讨了胚轴叶龄、激素条件及抗生素处理对胚轴培养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轴培养采用叶龄5~7d的材料可以获得高频分化效果;分化培养基以MS组成为基本培养基,同时添加细胞分裂素BA2.0mg/L和TDZ0.01mg/L,可以促进胚轴培养的出愈率及不定芽分化率;抗生素(Kan)浓度达15~20mg/L时,具有明显的筛选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带有Bar和hpt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载体转入马铃薯栽培品种Desiree,并对遗传转化过程中的预培养时间、抑菌素浓度、筛选物抗除草剂Basta和潮霉素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2 d转化效率最高;头孢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能够有效的抑制农杆菌的生长;以除草剂Basta为筛选物时,适宜的筛选压为0.6 mg/L,用潮霉素(Hyg)作为筛选物时,以15 mg/L为最合适;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经PCR分析,证实Bar基因己经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DNA中,从而建立了以除草剂Basta或以潮霉素为遗传标记筛选物的马铃薯栽培品种Desiree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基因工程进一步改良马铃薯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β2-微管蛋白基因为定点整合位点,通过原生质体法将多菌灵抗性基因转化到哈茨木霉中,获得了具有多菌灵抗性的生物防治工程菌株.多菌灵抑制抗性转化子菌丝生长的ECso值达471.26μg/mL,比哈茨木霉原菌株提高1200倍以上;转化子对多菌灵的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且在无选择压力下菌丝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与原菌株无显著差别;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3个转化子对立枯丝核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7.5%、86.3%和85%.  相似文献   

10.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已形成种群类型丰富且功能多样的内生微生物菌群.在茶树的不同生长阶段中,其内生菌的种群类型、数量、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内生菌在防治病害、促进生长、降解有机农药、促进风味形成,以及改善Al 3+毒耐受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培育了一批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与此同时,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了转基因植物科学鉴定和评价,以及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种植。目前报道的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主要有3类,一是在整合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PCR检测、Southern blot检测和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等;二是在转录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RT-PCR检测、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等;三是在表达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荧光蛋白检测、Western blot检测、ELISA检测、叶片退绿检测和叶片涂抹除草剂检测等。  相似文献   

13.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乔、灌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坡向灌丛植物功能性状在营养性状(生长型、生活习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和生理性状(叶绿素含量)上的差异,探究喀斯特石山植被对不同坡向微气候生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阴坡的灌木和耐阴物种数多于阳坡,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为阴坡大于阳坡;阳坡的乔木物种数多于阴坡,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也均为阳坡大于阴坡。植物营养性状(叶片厚度和叶组织密度)为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植物群落差异显著的主要功能性状。植物功能性状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喀斯特石山灌丛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对植被的筛选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对 6 0万株 /hm2 和 7.5万株 /hm2 密度下的糯玉米苏玉 (糯 ) 1号叶片和植株生长特点、叶片功能期、叶面积和叶片光合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密度下的出叶速度相近 ,各叶出叶速度大小依次是基部三叶 >顶部 >中上部 >中下部。穗叶组叶片生长速度较快 ,叶面积较大 ,其中第 1 6叶 (非穗位叶 )生长速度最快 ,1 5叶叶面积最大。高密度下叶长、叶宽都较小 ,两种密度下最宽叶是最长叶 (穗位叶 )以上二片叶即 1 5叶。高密度下叶面积和光合势较低 ,但高密度的中期稳定 ,后期下降平稳 ;叶面积指数在抽雄吐丝期最高 ,光合势在后期分配比例占 2 /3。植株生长的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 ,7.5万株 /hm2 比 6 0万株 /hm2密度下的株高低 ,群体株高整齐度也小 ,而产量高 493 .6kg/hm2 。试验表明 :7.5万株 /hm2 相对 6 0万株 /hm2 密度较适合于苏玉 (糯 ) 1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都能分化出绿苗,分化频率最高可达10.5%,没有白苗化现象;根的分化与绿点、绿苗的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鄂恩1号的植株再生能力显著优于其它基因型,其植株再生系统已具备了遗传转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活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检出 ,因而近年已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用作报告基因 ,这样可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活体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定位序列对改良 gf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将GFP直接在细胞质中大量表达会对植物细胞产生毒性 ,从而影响植物细胞的分化 ,而将其定位在线粒体中 ,则从转化细胞产生植株的频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携带质粒pAM194/TI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烟草,通过筛选,共获得35株卡那霉素抗性苗.GUS组织染色、PCR检测及抗虫试验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已经成功地整合进再生植株染色体基因组中,有些已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8.
农杆菌介导法的植物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是一种使外源DNA转移到目的植株的天然系统,通过植物表达载体上DNA的加工与转移将外源DNA转运到植物细胞中。因其具有易操作、低费用、高效率、插入片段确定性好和转基因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已经成为转基因策略中的首选方法,在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分枝的生长是植物发育的一个标志性生长特征,不仅影响着植物株型的多样化,而且也影响着植物的生产力。植物分枝是由腋生分生组织(Axillary Meristems,AMs)实现的,腋生分生组织分布在每个叶基的腋部,并发育成分枝。因此,腋生分生组织发育分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问题,而且对植物的实践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植物激素合成、信号途径等突变体被分离、鉴定以及相应基因被克隆,人们在植物激素调控腋生分生组织发育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文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独角金内酯等植物激素在植物腋生分生组织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认为随着新的检测工具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未来应加强环境信号介导下植物激素互作对腋生分生组织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84K杨叶片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4K杨的叶片作为外植体,MS作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BA和NAA对84K杨再生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单独添加2.0mg/L BA时,不定芽分化率为90%,单独添加0.3mg/L NAA时,不定根产生率最高(90%),但无不定芽生成.采用1.5mg/LBA 0.3mg/LNAA组合搭配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95%).在此基础上,采用M1(MS 1.5mg/L BA 0.3mg/L NAA)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同一着生位置叶片的不同切段以及叶片在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对84K杨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叶柄的下切段比其余叶片切段不定芽再生率高,幼嫩叶片比老化叶片再生率高,叶片近轴端向下接触培养基比远轴端向下接触培养基再生率高.叶片再生系统的建立为开展84K杨的工厂化育苗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