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为评价镁粉着火燃烧危险性及惰性粉体对镁粉着火燃烧的抑制作用,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装置研究了喷粉压力、浓度、粒径及惰性粉体Ca CO3、Si O2对镁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粉压力为0.03 MPa时,最有利于镁粉着火燃烧;镁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存在最小危险浓度,5.45 kg/m3;高于此浓度,镁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几乎不变;镁粉粒径减小,其最低着火温度降低;镁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Ca CO3、Si O2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趋于稳定;惰性粉体浓度低于52%时,Ca CO3的抑制效果强于Si O2;高于52%时,Si O2的抑制效果强于Ca CO3;当炉体温度高于630℃时,Ca CO3与Si O2对镁粉的抑制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煤尘云的着火敏感性,选取3种典型煤尘-无烟煤、烟煤、褐煤,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装置,研究不同测试条件及煤尘种类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以及惰性粉尘对煤尘云着火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存在最佳喷尘压力为50 kPa,对应的煤尘云着火温度最低;随着煤尘粒径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呈线性升高的趋势;随着煤尘云浓度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3种煤尘云均存在最佳着火浓度:无烟煤和烟煤为1.818 g/L,褐煤为1.364 g/L;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挥发分质量分数小于15%的煤尘,灰分的阻燃作用明显,挥发分质量分数大于15%时,灰分的阻燃作用不明显;惰性粉尘对煤尘云着火的抑制效果:炭黑最强、粉煤灰次之,CaCO3最弱.   相似文献   

3.
采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及20 L球形爆炸实验系统设计研究微米级镁铝合金粉爆炸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镁铝合金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分散压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分散压力工况点对应最低的着火温度随着粒径的减少而出现下移现象;镁铝合金粉存在1个临界质量浓度,当镁铝合金粉尘质量浓度低于临界质量浓度时,其最低着火温度受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当粉尘质量浓度大于临界质量浓度时,其最低着火温度受粉尘质量浓度影响较小,镁铝合金粉临界质量浓度为4 540 g/m~3;在同一粒径下爆炸压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存在1个最大爆炸质量浓度使得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在1 750 g/m~3粉尘质量浓度下,粒径为502.2,293.6和59.8μm的镁铝合金粉均达到最大的爆炸压力,并在500 g/m~3粉尘质量浓度下,粒径为502.2,293.6和59.8μm镁铝合金粉的极限氧体积分数分别为15%,13%和4%。  相似文献   

4.
利用最低着火温度测试仪,研究碳酸钙、氯化钾、氢氧化铝、磷酸二氢铵等惰性粉体含量和粒径对钛粉尘云着火温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惰性粉体对钛粉尘云着火温度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为磷酸二氢铵、氢氧化铝、氯化钾、碳酸钙;在0~50%的含量范围内,惰性粉体对钛粉尘云的着火温度抑制效果随着含量的增加而变强;惰性粉体的粒径越小,对钛粉尘云着火温度的抑制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镁铝混合粉中铝粉质量百分数对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利用HY16429型粉尘云引燃温度试验装置和HY16430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装置测定镁铝混合粉的最低着火温度。研究结果表明:镁粉粒径为1~10 mm,铝粉粒径为200~300目,在粉尘质量0.5 g,喷尘压力60 k Pa条件下,镁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575℃,镁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00℃;铝粉尘云在1 000℃未着火,铝粉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470℃;镁铝混合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比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高,粉尘层状态比粉尘云状态更容易着火。镁铝混合粉最低着火温度随着铝粉质量百分数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和减缓甲磺草胺粉尘爆炸事故,利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研究了粉尘爆炸机制,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Godbert-Greenwald加热炉系统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下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和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低着火温度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为0.80 MPa,爆炸指数为18.2 MPa·m/s,最低着火温度为770℃。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镁粉的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概述,针对不同工艺生产的典型粒径镁粉,对D50为6,47,104,173μm的镁粉进行了最小点火能和最低着火温度的着火敏感性测试,对应4种粒径镁粉的最小点火能分别为:小于2,260,300 mJ,大于2000 J;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分别为480,520,620℃,大于700℃,而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都高于450℃.在此基础上从镁粉着火敏感性的角度对镁粉主要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和引燃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中国油页岩粉尘爆炸特性,利用标准测试装置对国内4个主要矿区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粉尘着火敏感度及爆炸猛度实验研究,并和煤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240~280℃,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440~560℃,与烟煤热引燃敏感性近似;油页岩粉尘云最小点火能为0.2~16 J,分布范围较宽,其大小与样品挥发分含量负相关;粉尘爆炸下限为200~225 g/m3,高于烟煤;爆炸猛度在300~2 500 g/m3质量浓度范围内表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为烟煤的2/3.研究结果对了解中国油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选择工艺防爆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堆积状态下木粉的危险性,利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研究加热板温度,以及堆积厚度对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热表面作用下,加热板温度越高木粉层越容易发生燃烧,得到堆积厚度为15 mm时的木粉最低着火温度为290℃。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堆积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当金属环高度≥15 mm时,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从工业安全角度出发,对实验煤样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在高德伯儿格-格瑞瓦尔德炉中对潞安常村、漳村贫瘦煤的最低着火温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煤粉质量浓度、喷吹压力以及粒度对最低着火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着火温度随煤粉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升高,随喷吹压力和煤粉粒度的增大而升高.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与最低着火温度的函数关系,从而为贫瘦煤工业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光学系统的月尘防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系统能否在月面有效工作,与其对月球尘埃的防护性能有直接关系。粘着在高精度光学表面的细小月球尘埃造成光的散射和热辐射,从而影响成像质量。系统介绍了光学表面的各种防尘和除尘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月尘防护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直流式电旋风除尘器的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流式电旋风除尘器的模型黄震王文梁程紫润(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18)(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南京210018)在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中,除尘仍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课题.大型的静电除尘及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设备在控制粉尘污染中起了重大作用,但...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物料下落而激起的紊乱空气流使得吸附在煤块上的细小煤粉四处飘逸,成为主要尘源之一.本文分析来煤的性质、粉尘的强度、粒度特征,研究选煤厂在各皮带和下料管转运点处、溜槽设计不尽合理等引起的转载点产尘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最后达到粉尘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纤维粉尘的特性,粉尘的一般检测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纤维粉尘及其控制与测试技术的研究,对改善纺织厂的工作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索生产性粉尘的温度、湿度、粒径大小、表面性质对粉尘比电阻影响的规律,为改进电收尘器的性能及微粒控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箱式加热炉、隧道窑、室式干燥炉的烟尘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此类窑炉消烟除尘方式的一种全新设计,给出了这种新型除尘器的效率阻力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低压直流电源供电的高压静电除尘装置,经实验证明,此装置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本文是对此装置作理论上的论证、推导.  相似文献   

18.
矿山采场路面喷洒YCH抑尘剂后,逐日测定了路面粉尘含湿量、路面粉尘粒径分布、汽车行驶后瞬时扬尘浓度.路面喷洒抑尘剂10d后,瞬时扬尘浓度仅为4.9mg.m-3,降尘效率可达98.4%.与矿山路面每天喷洒4次水相比,路面喷洒YCH抑尘剂时节水率98%,降尘成本降低31%.  相似文献   

19.
为新建成的内径158mm、长23m水平粉尘爆轰管发展了一种新的扬尘技术,并在此爆轰管上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微细铝粉——空气混合物的爆轰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扬尘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均匀性与悬浮时间等扬尘特性也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的频繁爆发所输出的粉尘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从粉尘与大气环境、海陆生态系统以度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等角度对粉尘度粉尘沉积物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时令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