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目前现浇结构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所以必须在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方面要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绝对不能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从而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迅速发展,由于各个地区的原材料和施工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再加上商品混凝土具有坍落度高、流动性大和大量掺用外加剂等特点,从而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裂缝问题,就比普通混凝土更加容易出现。本文就商品混凝土应用过程中裂缝的控制、裂缝的处理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谈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飞 《广东科技》2006,(3):27-28
近年来,随着我国混凝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对建筑工程意识的不断提高,商品混凝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而导致的质量事故也在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裂缝,而以表面系数较大的板、墙体出现的裂缝最为普遍.尽管采用各种途径裂缝可以修复,但裂缝的存在终究会给混凝土面耐久性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因而,混凝土裂缝问题常常引起工程各方的纠纷.早期裂缝也就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机,在优选骨料的基础上对掺加不同掺和料、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早期裂缝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过程的对比分析,阐明混凝土成分对早期裂缝的影响,其中膨胀能转化为膨胀变形和掺粉煤灰及聚丙烯纤维,可使应力储备增大,裂缝温度降低,综合抗裂性能增强。最后给出了改进控制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干缩和抗裂性能,在水泥基材中掺加了体积分数为0,0.75%和1.5%的PVA纤维.通过圆环试验,用裂缝观测镜和裂缝显微观测仪观测裂缝宽度,并计算其裂缝总面积、裂缝数量、最大和平均裂缝宽度.结果表明:添加PVA纤维后基体可获得多裂缝发展与应变硬化效果;裂缝的宽度及数量受基材组成比例和PVA体积掺量影响;当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5%时,裂缝的最大宽度可控制在40μm内、平均宽度小于20μm,裂缝面积降至4%以下,裂缝数量增加5倍多,裂缝控制率高于96%.PVA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干缩和抗裂性能,可用于高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建设或重要工程的修补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海芳 《科技信息》2009,(22):I0278-I0278
本文分析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针对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控制裂缝的思路应从减少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和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度差入手,在工程实践中具体实施了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取代一部分水泥、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通水降温、混凝土表面二次振捣二次抹压、分层薄层浇筑等技术措施,通过对混凝土浇筑后凝结硬化过程中中心和表面温度监测以及对混凝土裂缝跟踪检查,采取上述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筏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某多功能厅屋面梁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工程商品混凝土梁浇注后出现的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从商品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专门实验研究,找出了枣核形裂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商品混凝土因本身的工艺特点及施工工艺等因素造成裂缝普遍存在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和耐久性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合理控制,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现根据工程应用实践及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对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曾勇 《科技信息》2012,(1):566-566
大体积混凝土需用大量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在硬化中,内部会积聚大量水化热,造成很大内外温差,加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较多裂缝。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拌制混凝土和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毛石构成毛石混凝土.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混凝土裂缝。  相似文献   

10.
浅议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中的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水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减少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保护了环境。本文通过试验的手段说明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裂缝的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技术问题。近代对混凝土强度理论进行亚微观研究结果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代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施工,外加剂、掺和料等在混凝土中的广泛使用,导致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工艺所具有的特性,裂缝更容易发生。冬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浇注过程的严密组织、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精心养护等几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商品混凝土一起进度快、质量好、劳力省、消耗低、技术先进、现场文明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城市建筑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国家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文章对商品混凝土强度和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改变整体式钢纤维再生混凝土中钢纤维的掺入方式,同时选用最优钢纤维混杂比例,采用撒布式混杂钢纤维结构形式,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和纵筋配筋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撒布式混杂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加载经历与基准组再生混凝土梁基本类似,都出现了弹性、开裂、屈服、破坏4个特征。随着混杂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开裂荷载提高了33.3%~66.7%,裂缝数量增加了2~3条,裂缝宽度、平均裂缝间距与纵筋应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梁的抗裂能力逐渐增强。随着配筋率的增长,开裂荷载略有增大,极限荷载提高显著,梁破坏时的裂缝逐渐变宽,裂缝数量与纵筋应变减少,平均裂缝间距先小幅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生物矿化沉积的裂缝自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裂缝的自诊断和自修复;然而,如果混凝土中微生物矿化沉积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掺量不足,则可能限制其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充分发挥。以科式芽孢杆菌为自修复剂,以膨胀珍珠岩为修复剂载体,研制出一种新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主要考察乳酸钙掺量对基于科式芽孢杆菌矿化沉积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养护28 d后,研制的自修复混凝土表现出优越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最大修复裂缝宽度达到0.67 mm,为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修复宽度的2.23倍;并且乳酸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影响较大,随着乳酸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显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乳酸钙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的1.75%时,混凝土的裂缝最大修复宽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对于一般的高层建筑,在设计中普遍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并使用大流动度的泵送混凝土浇注施工。预拌混凝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结构裂缝,如果发生裂缝,会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或影响结构物的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所以对于墙板结构的裂缝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肖廷 《工程与建设》2005,19(1):51-52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由于设计、施工环节的疏忽,易产生裂缝。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梁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低掺量下(0.9 kg/m3)聚丙烯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提高受弯构件的初裂荷载,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能起到减小裂缝宽度的作用,对受弯构件的刚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形成的原因,指出温度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与方法,包括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控制温度应力,希望可以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普通道面混凝土施工后经常出现裂缝的现象,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聚丙烯纤维的新型道面混凝土,采用平板法进行了抗裂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单掺粉煤灰或聚丙烯纤维,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而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双掺的新型道面混凝土更能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显著延长道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商品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商品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