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宋代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华文化的最高成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流变与特点。而对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词"中有关社会风俗的内容进行研究,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地观察宋代风俗的流播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西桂东各县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风俗,展示了客家人的风俗文化,为客家研究提供了田野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3.
晚清兴起的移风易俗思潮,到民国初年出现了高涨的形势和全新的局面。在新式知识阶层的共同推动下,移风易俗、革故鼎新,成为全社会流行的时尚。辛亥革命后,长沙迎来了一个"民气勃发,思潮泉涌,革新观念,亦如春笋之怒生"的时代,长沙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发型改观;放足运动深入展开;西式服饰盛行;婚俗革新、新式婚礼流行;建筑风格发生较大变革,等等。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化成熟发达,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根深蒂固,因此,这一时期的社会风尚仍然表现为古老习俗与近代文明之间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表现为固守传统和鼎新革故的抉择与彷徨。长沙的社会风俗也在保守与革新的反复拉锯中不断趋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北京风俗的出色描写,是形成老舍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老舍笔下,满族风俗,老北京的胡同,茶馆、四合院,以及往日的节令习俗一一绘声绘色地再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地域色彩是民族特征的生动休现。  相似文献   

5.
李娜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04-105
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广州市风俗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风改委)大概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在其“昙花”一现的短暂存在期间内,做了大量的改良风俗、破除迷信的巨大努力。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州市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风俗改革运动,对此后广州市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分析风改委这一民国历史上的风俗改革个例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做好风俗改革工作也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文化符号的时尚,在风俗传承和变异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文章试图从物质、行为、观念等层次来讨论时尚的特点,探究时尚肇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时尚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及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浅析了时尚和风俗之间的变奏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浙东人如何对天然水资源进行利用、优化和开发等方面入手,还原出浙东旧时水风俗的传统风貌,从而揭示了浙东水风俗的区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抢婚风俗的研究过程及其现状,认为中国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中记载着十分丰富的抢婚风俗资料,但历来人们都较少对之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中国乃至世界对抢婚风俗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西湖风俗刍议:以香市、放生、祈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湖风俗史料全面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就其中的“西湖香市”、“佛诞放生”、“于祠祈梦”三个个案进行初步解析,认为当前许多传统风俗正在发生一系列嬗变;在对传统风俗全面调查、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移风易俗,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当前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0.
谷燕 《科技信息》2009,(31):I0229-I0229,I0183
风俗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形态,是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风俗与象征有着密切关联。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风俗与象征文化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支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充满神秘色彩的彝族招魂风俗,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具体到漾濞彝族,其招魂风俗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影子与梦境,这两种说法很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漾濞彝族的招魂风俗的形成原因在于永生信仰的挫败。招魂在于失魂,失魂由一些事象显示,招魂的形式是招魂的关键,因此,失魂表现与招魂的形式是招魂风俗的两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宁波风俗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风俗,是一个地区相沿积久成习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在一个区域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记忆铭刻在我们每位民族成员的潜意识中,并能代代相传。“民族文化记忆链的断裂,也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自我意识的丧失。”宁波的风俗记忆链也不应断裂。通过对习俗、神俗、礼俗、喜俗、居俗、乐俗、食俗、语俗八个方面的调查,论述宁波现存风俗情况,并从社区学院视角提出宣传保护研究宁波风俗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除了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物,诗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了解古代风俗的重要来源之一。辽代东北地区以契丹族的风俗为主流,对东北地区风俗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辽诗中东北地区饮食、穿着、生产、酒乐舞蹈等方面诗歌的归纳总结,为辽代东北地区的风俗与文化做一粗浅勾勒。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桂西北风俗和聂震宁小说具体文本的联系 ,揭示了地域风俗文化对创作主体的作家和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所发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东地区多数客家民众的殡丧风俗,既有中原、江南一带汉族文化的背景,又有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投影,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由于政府的提倡,进步人士的倡导,物质文明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及人们观念的变更,江苏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风俗的变迁有其时代进步的意义,反过来,又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保存和发扬了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宫廷通过征收赋税、内官进奉、外官进奉和外蕃进奉等手段使得国库丰盈,这样唐代宫廷就有余财频繁地举行宴饮活动。唐代宫廷宴饮的主要类型有节日宴会、皇帝游宴、皇家醣宴、庆功宴、朝会及伴随祭祀活动而举行的宴会、宫廷内宴、皇帝为任命的外官饯行宴、皇帝迎接外蕃的宴会。唐代宫廷宴饮中主要的佐乐活动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表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效地调节宫廷宴饮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得唐代宫廷宴饮风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宫廷宴饮风俗作为一种上层丈化,为唐代社会各阶层所效仿,同时这种风俗也被五代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18.
楚国的造物品类繁多、主题鲜明、格调清奇灵秀、色彩斑斓繁艳,开创了上古南方审美文化的新视界。楚器物从造型到装饰所表现出来的楚风特征表明,楚器物的产生与楚风俗有着密切的关联,楚风俗是楚器物发育生长的母胎。  相似文献   

19.
风俗是一个民族标志性的稳定形态。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伴随着军事行动将文化风俗也带人了广大汉族地区,尤其在获得统治地位之后,大批北方少数民族成员进入中原和其他汉人居住地区,汉人进入传统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由此产生各民族间的融合。各种风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从而显示出民族融合中风俗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南方民族与越南京族吃槟榔的风俗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