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变得愈加便捷,与此同时,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却导致大量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涉及隐私权侵权的案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该文立足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针对其立法上尤其是行政立法方面的欠缺,探讨知情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冲突与平衡。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确定为犯罪。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对刑罚的启动应持有最为慎重的立场,此入罪规定却未坚持这一立场,以刑法的谦抑性为视角来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入罪是有违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个人信息的概念个人信息的保护方式,保护个人信息的意义,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推动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飞跃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使得批量处理和传递个人信息更加快捷,同时也使保护个人信息成为一个难题。非法收集个人信息,不正确地处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个人信息应当如何进行保护,立法问题显得极其重要。实践中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屡屡发生,需要以宪法学视角论证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的权利基础,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制定,可遏制当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象,但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此罪中存在很多争议和疑问,正确认定犯罪主体、“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等问题。才能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正确定罪判刑。  相似文献   

6.
对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包括汇总、共享、披露等)是监管疫情的重要措施,由此引申出如何平衡疫情防控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有效防控的关键环节。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信息一再受到威胁。为妥善解决个人信息在疫情防控中的保护问题,有必要坚持信息保护原则,明确个人信息搜集的权力主体,划分搜集、处理个人信息的限制条件,明确信息搜集者、掌握者以及信息被搜集者义务与责任,以期做好疫情过后的信息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法律保护现状是重行政、刑罚保护轻民事保护。个人信息权兼人格权与财产权属性,有必要进行民法保护。在民事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保护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要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事前保护;应明确规定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刑法方面的保护也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扩展,罪状描述要更趋严谨,"情节严重"应该明确化。  相似文献   

8.
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列举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对可行的保护模式和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隐私法》颁布以来,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已实施了26年,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富有成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通过分析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立法原则、制度安排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可以勾画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设想。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中国疫情应急管理中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现行法律制度,分析了不同国家地区涉疫个人信息收集、披露时的做法,探讨了适合于中国的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路径:一方面要在应急法规中增加个人信息披露的规定;另一方面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细化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内容,重点为以最小化原则为基础由国家披露个人信息,同时以公开透明原则保障公民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信息管理的概念出发,比较分析了个人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区别,介绍了个人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的个人信息管理发展现状,并对个人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个人信息管理的内涵,总结了大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的现状和使用的主要信息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由于法律的规定较为分散和简略,权利主体在个人信息泄露时难以获得法律的有效救济。对于个人信息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学界见仁见智。为了充分地保护个人信息权,维护数字社会的信息安全,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科学的基本原则,准确界定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制度,同时构建健全的权利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息门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225-226,251
讨论了个人信息门户的概念、现状以及目前的主流软件,分析了个人信息门户的功能模块、目前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个人信息门户的整合平台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个人资料成为在网上贩卖的“商品”,莫名其妙接到推销人员的电话……个人信息频频受到侵犯的现象近年来已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反感,甚至有人因此受到诈骗、敲诈勒索等侵害.但人们对非法获取和提供自己资料的不法分子却无可奈何. 2011年深圳警方抓获了一名贩卖婴儿信息的女子,其贩卖的信息当中记载了深圳15万名新生婴儿的详细资料,还搜查出深圳楼盘业主、车主名单等数十万份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日趋常态化。个人信息不仅关乎个体人格权益,其多重价值也日益凸显于商业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间的法益是我国个人信息立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现行法律对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保护充分,但促进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规则尚不完善。为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信息自由流通的内在要求,立法上应兼顾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间的法益平衡,完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立法内容并统一相关法律规范表述,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的判断标准,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相似文献   

17.
手机实名制可行性质疑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手机实名制,对打击利用手机进行违法犯罪、遏制非法有害信息泛滥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可行性却面临质疑。实施手机实名制的直接法律依据缺失、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不健全、假身份证泛滥、与运营商的商业利益相矛盾、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监管制度尚未同步等问题,是其面临质疑的主要原因。手机实名制应该实施且属可行,应该为手机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手机实名制实施的监管,为手机实名制的实施提供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正在逐步从传统的隐私权保护范畴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针对公共行政领域对个人信息权利侵害的危险,我们有必要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在线     
【政策】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启动哪些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该如何保护,名人和普通人的隐私范围是否一样,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手机偷拍是否违法?一直以来,公众十分关注自身的信息保护。这些内容将在我国第一部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得到规范和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  相似文献   

20.
因斯诺登引发的美国"棱镜门"事件令国家机关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受到质疑,其性质可归结为国家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技术的发展是国家收集个人信息的可行性条件,法律的规定则为国家收集个人信息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之间既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存在一致性。为了实现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以防范国家机关在收集个人信息过程中出现侵犯个人权利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