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发展得也越来越快,所以相关的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面也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使得移动通讯系统的改革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目前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而5G的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着。与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目前的新技术5G技术拥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在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兼容性方面也越发得优异。因为5G通信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所以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是目前非常热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星载交换系统中路由交换技术的协议开销大、信令复杂、服务质量(QoS)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星载交换系统组网架构,对卫星通信SDN控制器和星载SDN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设计,实现了星载交换系统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实验仿真,分析比较了SDN星载交换系统和传统星载交换系统的系统负荷和路由收敛时间。结果表明,SDN星载交换系统在降低星载计算能力需求和有效提高拓扑结构稳定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星载交换系统的有效负荷,优化卫星信道资源利用率,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QoS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分发管道的智能分配响应速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DN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相结合的相关架构。该结构是将SDN的控制与转发分离架构和CDN网络结合,将CDN网络的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将控制平面集中起来,并将SDN的控制平面划分区域管理,使得数据转发时的管道更加智能和迅速,区域划分则能让用户在管理上更加清晰明了,流量管道的转发上也更加透明。最后与传统CDN-SDN架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架构比以往的架构在数据转发时管道智能选择以及连接方面有了一定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传统网络构架来说,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颠覆性的网络技术构架创新,这种网络架构打破了网络领域多年来的沉寂,逐渐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热门议题.从电信业(communicationtechnology,CT)和信息业(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比较出发,对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描述了SDN 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2种典型的标准网络架构,阐述了SDN作为网络重构技术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其核心价值、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应用场景,继而引申到产业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对SDN战略层面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NGN是目前最为热门的移动通信核心网技术。随着WCDMAR4成为事实上的3G核心网标准,要求核心网交换机都必须是NGN架构。本文阐述了NGN架构的起源、特征和优点,并且讨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网络中分布式控制器部署问题,以优化网络弹性和可靠性为目标,提出两阶段控制器部署算法(TSCP, two-stage controller placement):利用节点相似度划分控制域,使得控制域内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强、连接紧密,增强控制域的网络弹性;选择控制路径平均失效率最小的控制器集合作为控制器部署,提高网络可靠性。通过约束控制域的规模和设备(交换机或控制器)之间传播时延,使控制域的交换机个数均衡,控制器的部署合理。通过定义性能指标,实验对比GCP算法、K*-means算法,结果表明TSCP算法可以优化控制域的规模,均衡控制域的交换机个数,减少控制器个数,网络弹性和可靠性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技术角度,分析了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低时延与高吞吐量难平衡、模型迭代引发的网络拥塞、规模扩大导致的流量配置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调整传输模式、建立无损网络、创新路由算法等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9.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能够执行多种并发、 动态网络测量任务的特点,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网络测量框架. 该框架能动态调整分配给各测量任务的资源, 从而确保用户层面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原型, 并采用3种不同的网络测量业务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任务测量精度满足率和任务拒绝率上具有更优的性能, 与传统方法相比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SDWMR),将软件定义网络(SDN)与无线M esh网络相结合,由具有全局网络视图的逻辑集中控制器负责所有控制决策;首先通过控制器与M esh节点建立初始路径,根据初始路径进行最短路径优化,优化过程由Dijkstra最短路由算法完成;其次将优化后的规则通过初始路径传输到各个底层Mesh节点中.当路径传输大规模流量时本文以分流算法均衡路径负载,从而避免路径拥塞.SDN的引入为无线Mesh解决了路径故障问题,并且提升了路由效率.本文路由协议已使用M ininet-Wifi网络模拟工具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吞吐量、丢包率、延迟等网络性能方面SDWM R协议优于已有的路由协议如混合OpenFlow的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F-OLSR)、三阶段路由协议(ThreeStage)等.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功率控制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实用意义的功率控制技术.以往对功率控制算法的分析一般采用的是snapshot分析方法,没有考虑算法在移动时变环境下的动态行为.在分析了无线移动通信中几种典型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这些算法在移动时变环境下的动态行为,并用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私有云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拟服务器之间的隔离问题,用户操作平台到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以及内部攻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的私有云虚拟网络结构,将VLAN技术和Openflow相结合,实现了虚拟服务器(组)之间的隔离;使用按需动态安装流(flow)的方法,实现了具有白名单特征的用户操作平台与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使用虚拟机克隆的技术,实现了动态响应的弹性安全基础设施来应对内部攻击.通过实验验证:这种虚拟网络结构兼顾了可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原则,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安全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内容中心网络(CCN)中存在的缓存问题,在内容中心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融合架构下,充分利用控制层全局感知和集中控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下的CCN缓存决策方法。考虑了中介中心度、内容流行度、节点边缘度和缓存节点存储容量的有限性,引入了控制节点和通信节点的概念,通过控制器缓存决策,使得请求内容在不同的节点进行合理缓存。同时,根据控制节点距离缓存节点和服务器的跳数,找到返回用户请求的最短路径,采用ndnSIM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ALWAYS,LCD两种传统缓存决策策略,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缓存命中率,降低路径延展率和缓存替换数,达到了提高CCN缓存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内容中心网络及未来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层和数据层分离的工作模式为提高网络利用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其核心的控制器技术得到了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定义网络的典型架构,探讨了控制器在该架构中的核心作用,综述了控制器在可用性、性能、可扩展性及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在未来研究中应着重关注SDN基础网络服务功能抽象、SDN控制器性能优化以及将涌现出的新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Production-oriented Software Platform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duction-orientedSoftwarePlatformforDistributedControl¥WuNianyu,AnYunbo吴年宇,安允波(DepartmentofAutomation,TsinghuaUniversity,Be...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动网络中设备和服务的移动性引起可用信息和服务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针对这些特性带来的风险和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了采用云模型来度量风险,该方法能真实有效地评估用户间的安全风险.其次,基于该风险评估方法.结合现有的角色、策略、信任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应用原型设计与分析表明,该智能访问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表达用户间存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降低了安全风险,增强了移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个人通信网络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个人通信的概念与发展状况;讨论个人通信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从接入、传输和控制方面详细讨论个人通信网络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移动网络中设备和服务的移动性引起可用信息和服务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针对这些特性带来的风险和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了采用云模型来度量风险,该方法能真实有效地评估用户间的安全风险。其次,基于该风险评估方法,结合现有的角色、策略、信任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访问控制方法。应用原型设计与分析表明,该智能访问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表达用户间存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降低了安全风险,增强了移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视传媒专业使用计算机的频率高、容量大、设备更新快的特点,提出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校园私有云的架构模式,进行基础实施层、基础平台层、服务平台层的分层架构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二级学院校园私有云平台与服务系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单位自建私有云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