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占婧 《科技资讯》2005,(24):157-158
通行于世的技术观提出了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这没有揭示出技术的真正本质及人类与技术本质的关系.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从存在原理出发,在对流俗技术观的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进行追问,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认为"技术之本质即座架".本文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工具性规定批判、现代技术本质及技术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思想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占婧 《科技资讯》2005,(24):157-158
通行于世的技术观提出了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这没有揭示出技术的真正本质及人类与技术本质的关系。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从存在原理出发,在对流俗技术观的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进行追问,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认为“技术之本质即座架”。本文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工具性规定批判、现代技术本质及技术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思想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孙杨 《科技咨询导报》2011,(34):245-245
技术的进步使人逐渐地陷入了以人类中心论为导向、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困境之中。本文首先解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思考,然后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最后,作者认为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对之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沉思的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的解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技术作为"最高的危险"的意义,分析了海德格尔克服现代技术危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韩帅 《当代地方科技》2009,(11):148-148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只抓住了艘米的“正确的东西”,但却没有抓住技术的“真实的东西”也即技术的本质;而要抓住技术的本质,我们就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本文在解读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过程中,首先从分析技术本质的根源入手,提出并论证了自己对于技术本质的一种理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点哲学思考,从而形成了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从寻找物、器具、作品的划分特点开始,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物的概念,转入追求物的真理,揭示出物即存在本身。在海德格尔的追问过程中,其思想重心经历了两次转向:不同于中期基于存在的历史的探讨,其早期立于世界维度,晚期立于语言维度探讨物性。通过对“物”的追问,海德格尔标示了其思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独特视角对技术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揭示出技术的本质就是框架,自然和人成为齐一化、功能化的物质,人异化为技术人,从而导致存在的遗弃。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真理即全体"的思想,而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中,提出了"真理就是解蔽"的思想,两种思想都是对传统符合论的挑战,但是,黑格尔的理论建立于绝对精神,海德格尔却立足于存在.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在西方哲学界乃至其它很多科学领域都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里有许多关于科学技术的讨论 ,他通过对“此在”进行探究和描述 ,来揭示科学的本质 ,对于科学演进的方式和特点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 ,海德格尔也有自己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造技术在长期经验积累下,具有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特征.通过对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一栋传统碉房民居的具体建造方法和使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其中传统技术建造手段的应用.从川藏地区丹巴民居出发,总结了民居传统技术建造的特点,分析了其中设计、建造与使用的生态性要素,并对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居建造逐渐消亡的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运思”作为德国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哲性思维,经过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转化为一种诗性思维。所以“运思”就成为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一种“阐释”策略。从这种策略中我们可以窥见到海德格尔这种“运思”的批评实质。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在他著名的思想转向后深入到了艺术哲学的探讨中,其中艺术的真理问题是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艺术的价值就是揭示真理,艺术作品开出世界,揭示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推出大地,使自然的本质得以显现,真理便是诞生于世界和大地的争执所产生的裂缝中。海德格尔的真理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并由此返回到真理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的根本问题,这一问题分别表明为早期的世界性、中期的历史性,以及晚期的语言性。在晚期思想中,海德格尔对语言的关注是通达存在的道路。在本性上,存在的问题成为了语言的问题。在这里,从存在何以规定思想及其言说方式,以及语言对存在的敞开等重要问题入手,揭示了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语言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与存在、思想相互关切的生成游戏,这一生成游戏正是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本性所在,这也是一种不解的思想之谜。  相似文献   

14.
"善"的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在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上有着不同的定义。摩尔采取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对"善"的定义问题。与此不同的是,海德格尔对"善"也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理解,他采用的是现象学的方法,试图对"善"给予说明。笔者试图对两者的不同与共同之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焦明甲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1-1363
伴随技术时代来临,人们思维发生变化,海德格尔所说的"计算—表象思维"开始侵蚀文学艺术;文化工业化导致文学走向复制,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正在弱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图像时代来临,崭新美学观念——消费主义美学诞生,对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在这样一个"文学终结"时代,文学应该怎样?作家何为?黑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论告诉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学会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解读海德格尔两个面对大学共同体的演讲出发,初步反思现代科学的基本状况和教育的形而上学本质.并认为哲学要在更新现代大学的技术教育的使命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首要的任务在于恢复对希腊词Paideia的原初经验,从而赢获对哲学事业本身的居有和我们此在之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与以往的文学艺术虚构观不同,海德格尔否定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的幻想和虚构;他所说的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相区分的"另一个天地",则是主体消解、物我相融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世界,才为人在科技霸权肆虐的现代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这一文学艺术虚构观既包含着深刻的洞见,也显示出他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论是将现象学与解释学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存在论解释学。第一,作品存在决定了器具因素、物因素,而不是从物到作品的传统思维路径,这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地位。第二,作品存在的本质是真理的显现,发生方式是:建立“世界”,制造“大地”。“世界”是意义呈现,“大地”是物质栽体,形上形下的抗争是真理的开显。第三,作品的存在决定了创作和接受是一体两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作品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