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把握历史机遇 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高校与本行业共发展、同进步,血脉相联、兴衰与共,逐步成为本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依靠力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行业特色型高校脱离原来行业部门管理,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是继续保持原有特色,还是另辟蹊径,可以说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生死抉择,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践表明,坚持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通过确定服务面向、建立合作机制、强化学科建设、搭建合作平台、提供人才支撑、开展科技创新等与行业深度融合,依靠自身优势服务于行业发展,依托行业发展强化自身特色,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行业开展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特色型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探析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层圈结构概念模型,分析了中心组建要素和运行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创新方向、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投入等是促进同类中心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摘要:  相似文献   

3.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表征,满足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观念偏差、体制转型和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行业特色型院校面临特色淡化、优势丧失的危机,对高校和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行业特色型院校要走出发展瓶颈,必须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回归特色。  相似文献   

4.
美国特色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与企业合作和争取政府支持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推进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性意见,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动行业特色高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是高校迈向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选择.建构优势特色学科群的支撑结构,突破点在人才梯队、研发应用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三个方面.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建设需要借助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和社会等主体力量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合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以其显著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为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发挥特色和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一直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着力解决的问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强化行业特色的同时拓宽服务面向,努力寻找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为学校争取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地方本科高校在协同创新和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进展不佳的原因,除了协同创新的保障性政策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外部协同创新主体不积极外,更有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和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等主客观原因,因此,地方本科高校推动"2011计划",除了继续优化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之外,高校自身必须做到: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度壁垒;加强"四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路径。韶关学院以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协同创新实践改革,逐步形成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拥有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旻 《科技信息》2010,(23):225-226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基本使命。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专业队伍的人才优势、全国高校系统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和内外部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必须根据各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发挥优势,走有特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合作攻关,力求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备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持续性的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