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的伟大号召和一系列讲话为重新研究儒家经典文献指明了方向。重温《大学》,喜得新解:修身,乃自强不息日新其德建设个人精神家园;齐家,即在修身的前提下,加强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家庭责任;治国,基于建设好的家庭精神家园,从而建设好的国家精神家园;平天下,是在治国的基础上进而努力建设普天之下的明德、亲民、至善的美好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2.
儒家要求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倭仁在修身方面被当时奉为楷模。在齐家方面,也被奉为楷模。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受到洋务派的群疑众谤,作为清流派的精神领袖,因为落后于不断前进的潮流,终于被进步潮流所淘汰。  相似文献   

3.
儒家要求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倭仁在修身方面被当时奉为楷模。在齐家方面,也被奉为楷模。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受到洋务派的群疑众谤,作为清流派的精神领袖,因为落后于不断前进的潮流,终于被进步潮流所淘汰。  相似文献   

4.
孔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乐乎."刘达十分喜欢这一句话,他以此为座右铭,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快乐地拼搏. 刘达的老家在农村,少年时就不甘平庸,他常常想:"为什么我要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相似文献   

5.
综观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他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树,是与其在"修身、齐家"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的.他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的伦理道德出发,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并对他的部属和弟子的成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在广告专业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玲 《甘肃科技》2009,25(10):167-168
通过对广告专业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继承仁爱孝悌的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理解和实践以诚做人、以信立世的处事准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标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而提高广告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相似文献   

7.
齐白石早期的竹木雕图案,从孝道、忍让、忠义、读书及第以及福、禄、寿等诸多方面形象地表述了儒家思想关于治国、齐家、修身的基本理念,构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齐白石早期竹木雕具备“师法自然”、“万物有灵”、“无言之美”三个古典美学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集中反映孝文化的《孝经》,强调以孝治国、以孝为“德之本”。历代统治者视“孝”为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孝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日趋合理的,有一些不合理的行孝方式方法受到淘汰,如割股疗疾已销声匿迹;靠父母之命以定终身已为自由恋爱所取代;三年之丧早已无人遵守。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  相似文献   

9.
周敦颐之“诚”与现代商业竞争陈荣俊(91中③)“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素来是儒家哲学人生目的。宋代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说》、《通书》,对“诚”意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阐述。周子的诚论涉及宇宙、性、道德等范畴。他认为诚是体现人和...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心理素质是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知识掌握与品德水平的心理条件。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导。一个人小事不做,何以做大事?己身不修,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和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与发展跨度,引发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生活的社区化走向的若干思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政治生活理应走进社区;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学生立足社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需要大学生成为社区人;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投身社区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2.
宣城贡氏起于南宋而盛于元代,秉承儒家崇德修身、孝悌齐家、济时行道的思想观念,在个人修身、家族建设、国家大义等不同层面都努力践行儒家的伦理道德,形成了尚德义、重孝悌、秉节义的优良家风。有元一代贡氏传承四世,元初贡士濬以德兴家,其子孙贡奎、贡师泰等孝悌传家,至元末明初贡性之隐逸山林,优良的儒士家风使宣城贡氏成为绵连数代、声名卓著的文化世家,其家风建设对当下的文化传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现代中国人缺少信仰,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仍然是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计划公诸于世,互联网思维也正大行其道,各行各界都在讨论着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信奉者自然笃定"互联网+"是转型新业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出路,亦有人对于乐观者、"传道人"提出警示,本期我们除了领略"互联网+"从意识到与各行各业的"加法形态"的产生,更要关注正在发生的"互联网+"方面的布局与动向,一起迎接变化,拥抱"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的凝聚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长农耕文明孕育的祖先认同情结,演绎出"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这是中国凝聚的自然机理。以亲缘情感和乡土情结为纽带的自然凝聚,凭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转变为以崇尚合和为纽带的文化凝聚,中国的凝聚力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前苏联美学家奥夫扬尼科说:“教师不但应该熟悉了解所教的课程及其教学方法,而且应该掌握包括行为美在内的审美文化领域的丰富知识、素养和能力,并且善于把这些学识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们。”从这段精辟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学教育是何等的重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在修身。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跨度广阔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关于教育的目标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等,有不少深入人心的言论.比如层次低点的把目标定位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层次高点的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7.
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中,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礼法思想、民本思想等,对公务员的自身修养,行政理念、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集中反映孝文化的《孝经》,强调以孝治国、以孝为“德之本”。历代统治者视“孝”为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孝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日趋合理的,有一些不合理的行孝方式方法受到淘汰,如割股疗疾已销声匿迹;靠父母之命以定终身已为自由恋爱所取代;三年之丧早已无人遵守。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将齐家与治国相联,以修身为根本;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影响,反对溺爱。这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当然,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教育的内容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由此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过分强调长辈的权威而忽视作为子女的自主性,从而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20.
我最喜欢的是《历史上最敬业的皇帝——雍正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的》这篇文章:雍正首先是一个勤奋的皇帝。在历史上很多皇帝在创业之初,夺取政权时都能做到勤奋,一旦坐上皇帝的宝座之后就开始吃喝玩乐、享受,而不理朝政,最终导致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