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在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用来计算生态环境条件对某一特定物种栖息的适合程度.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华鲟栖息地严重萎缩.该文应用二维k-ε紊流数学模型和栖息地适合度方程,建立了宜昌河段中华鲟产卵场栖息地适合度评价模型,探讨了主要生态因素对长江中华鲟生存、繁殖的影响.模型用实测的水流及采卵量(CPUEd)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宜昌河段水流条件与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的计算分析得出,满足中华鲟产卵需要的水流条件能够给中华鲟提供良好的产卵场,产卵场适合度随水流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鲟历史及现存产卵场共55次自然繁殖活动发生起始日的天气类型和气象要素(包括风、降水量、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湿度和云)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对阴雨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对多云天气则具有一定的回避性;产卵起始日前后天气类型的剧烈变化是诱导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一个有利因素,现存产卵场内连续晴天天气也较容易诱发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除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平均气温在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外,产卵起始日其余气象要素在第1批产卵活动、第2批产卵活动和产卵起始日时间窗(最早和最晚产卵起始日的时间跨度范围)范围内,三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产卵起始日的气压变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反趋势;与历史产卵场不同,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的日照时数与水位和含沙量之间并不具有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关系.结果显示气象状况也是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快速养殖技术(四):鳖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鳖卵的收集当水温上升到22℃以上时,弊开始交配产卵.在江浙地区,产卵的时间一般为5—8月.亲鳖的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到第二天凌晨.每天清早,在太阳未出来,露水未干之前,就要开始巡视产卵场,进行细致的观察.一般产过蛋的沙场均留下雌鳖产蛋的痕迹,一经发现,应用手仔细地挖掘.如发现有蛋,则仍用沙掩埋,再在旁边用竹棍做好记号.产出的蛋的动物极和植物极向二极固定,动物极从外观上看会出现一个白色的亮点,这个亮点会不断扩大,这表明是受精卵.受精卵一般须经8—30个小时才能取出.取蛋时要用手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地装入事先准备好铺有软毛巾的篮子或塑料盆里,取出的蛋应保持清洁,不应沾有泥土或其他污渍.  相似文献   

4.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上海松江鲈驯养繁育基地松江鲈鱼自然产卵受精及人工授精所得受精卵的群体试验观察,描述了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松江鲈鱼刚产出的卵为淡黄、橘黄、橘红和淡红色等多种颜色.卵内有很多油球,显微镜下观察油球总是旋转到卵的上方.卵为粘性卵,遇水很快粘结成块.松江鲈鱼卵受精后8~10h胚盘隆起,之后1d内细胞多次分裂进入桑椹期.在卵受精后第1天和第4天分别到达囊胚期和原肠期.第7天胚体的脑开始分化.第11天体节出现.第16天消化道已经形成,但不连通.第17天胚体已可在卵内活动.受精卵在水温13.7~16.2℃下23d即可破膜孵出.同时对孵出6d内的仔鱼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可为松江鲈鱼的大规模育苗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常年春末夏初,随着沿海水温的回升,曼氏无钎乌贼便分批在沿海岛屿、岩礁附近交配产卵。卵呈心形,卵柄分叉,部分缠绕在天然附着物以及乌贼笼等人工附着物上,附着物直径通常在0.7cm以下,部分缠绕在已附着的卵柄上,依次下去,形成一串,沿海渔民称为“海葡萄”(图1)。乌贼卵在自然海区孵化发育过程中,不仅受到风浪、敌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人为的严重损害(图2)。渔汛期间,过量的乌贼小拖网拥挤在范围狭窄的乌賊产卵场土不断地来回拖曳,使大量的乌贼卵损伤或从附着物上脱落,渐被淤泥捂住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实用专利     
卷帘式无沙土龟鳖产卵床专利申请号:96110559.3本产品是根据最新发明研制。其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使用方便。可安放在亲龟鳖池岸边的水泥地面或原有产卵场地,还可设法安放在水面或上方空间。采卵象鸡鸭养殖场内抢卵一样方便。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必将大大提高养殖效益。龟鳖由野生自然繁殖方式,发展到人工养殖方式,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变革。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养殖方式在龟鳖养殖场中,都必须建有铺设沙土的产卵场,以供龟鳖在沙土中挖穴产卵。进行人工孵化时,必须花费大量人工在沙土中寻穴采卵,免不了费工费时,且容易造成龟鳖…  相似文献   

7.
蛇鮈的产卵习性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 每年3~4月产卵,产卵下限温度12℃.产卵环境特点:微流水,底质为卵石和沙质的浅水河滩.集群产卵,繁殖群体的性比为♀:♂=8:1.卵微粘性,卵径1.0~1.1mm,比重略大于水.在水温15.0~18.3℃条件下,观察了胚胎及胚后发育过程:受精后1h6min,胚盘形成;再过25h4min后,胚孔封闭.从受精到孵化历时81~82h,初孵仔鱼全长4.5mm.孵出后第10d,卵黄囊消失,全长6.4mm.讨论了蛇 卵的类型和配对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的移地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海和黄海的大陆架水域及长江干流,偶尔进入通江湖泊和支流,福建省闽江也有分布.中华鲟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6~8月到达长江口进行溯河洄游,9~10月陆续到达湖北江段,并在江中滞留过冬,翌年10~11月到宜昌江段产卵繁殖,产后立即降河返回海洋育肥[1].受精卵约7d后孵出,仔鲟顺流而下,次年5月到达长江口,9~10月后陆续进入海洋生长,性成熟后再溯河产卵[2].由于长江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切断了中华鲟产卵洄游的通道,长…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对四大家鱼繁殖水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修建及其调度运用,改变了库区的水动力条件.四大家鱼的栖息、繁殖也因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Mike 11商业软件,基于三峡库区622个河道断面,分天然、三峡水库156 m和175 m蓄水调控等3种情景,分别模拟了1997-2003年库区来水条件下的库区水流状态.在2002-2003年库区云阳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观测基础上,推算了库区2002-2003年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对产卵场水动力条件影响.在前人对四大家鱼鱼卵水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下四大家鱼卵能否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的问题.结果表明.三峡水库156 m蓄水调控方式对于库区产卵场已经产生影响,主要是5月份涨水流量小于8 000 m3/s时,家鱼卵在库区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三峡水库175 m蓄水运用方式影响较大,影响时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前,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6月中旬后,156 m、175 m两种运用方式对于重庆产卵场四大家鱼产卵生态水文条件影响较小,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将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红色斑马鱼配对放入缸底铺小卵石的繁殖缸中,为其提供一定的条件,促使亲鱼繁殖产卵。一对亲鱼产下约200~300粒淡黄色鱼卵,约48小时后受精卵孵化出无色透明的仔鱼。以灰水和蛋黄水投喂仔鱼,2个月后培育出48尾体长2-3cm的红色斑马鱼幼鱼。  相似文献   

11.
12.
河床底质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影响的野外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底质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河流生态的影响。选取5种粒径、形状和糙度各不相同的均匀底质置换原河床底质,采样分析了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密度。结果表明,底质的粒径、孔隙率和空隙大小对底栖动物群均有显著影响,外观形状和表面糙度对底栖动物组成和密度影响不大。底栖动物群在大卵石和片砾石中较稳定,物种丰度和密度在大卵石、片砾石和小卵石中较高,粗沙中较低,细沙中最低。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6月,在浙江北部沿岸禁渔区线内(28°30′-30°45′N,121°30′-123°15′E)进行了产卵场生态调查,共设置45个调查站位,鱼卵和仔稚鱼的采集分别使用水平和垂直浮游生物拖网,结果表明:凤鲚卵占该海区各种鱼卵总数量的第四位。表层网和垂直网采集到的凤鲚卵占同网型鱼卵总量的6.08%和2.56%,凤鲚卵出现在5-6月,以5月数量最多,5月份平均分布密度4.82粒/网(表层网),最高密度值150粒/网,6月平均分布密度3.02粒/网(表层网)、0.11粒/m(2垂直网),最高分布密度110粒/网。产卵场主要在杭州湾水域,表层水温17~23℃,表层盐度13~31.5,最适表温21~23℃,最适表盐13~26,水深15 m以内,透明度0.02~0.3 m。凤鲚仔稚鱼在表层网的4-6月和垂直网的6月均采集到,分布面较广,其中表层网采集的凤鲚仔、稚鱼累计居各鱼种仔稚鱼首位,最高分布密度值分别为4月8尾/网、5月2尾/网、6月696尾/网(表层网)和5.9尾/m(2垂直网)。仔、稚鱼分布的表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4~23.5℃、13~33,透明度0.05~1 m。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面积为2000m^2的鲫鱼池套养培育黄颡鱼亲鱼;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人工催产;利用家鱼孵化池进行流水孵化。实验结果表明:黄颡鱼在性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用LRH—A2 DOM PG(LRH—A2、DOM、PG分别为4ug、0.8mg、2.2mg)的配合药物来进行生产,催产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5.
赣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赣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现状,于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间通过现场采样和社会调查2种方法对赣江中游赣州至新干段12处四大家鱼产卵场进行了调查,并对水文和正在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对产卵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采得标本共计3 942尾,其中四大家鱼58尾;采集卵苗590尾,其中四大家鱼鱼卵38粒,获得51份渔民鱼类资源调查问卷。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赣江中游原有12处产卵场中赣州储潭和峡江巴邱四大家鱼产卵场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6.
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亲鱼产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赤点石斑鱼亲鱼分别投喂张网鲜杂鱼、冰冻鱿鱼、缢蛏,发现亲鱼出现不同的产卵效果.结果如下:投喂缢蛏的亲鱼其在平均每尾鱼产卵量,卵上浮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优于喂冰冻鱿鱼和张网鲜杂鱼,其中喂冰冻鱿鱼的次之,投喂张网鲜杂鱼最差.  相似文献   

17.
 对一定水域内鱼类种群数量(资源量)的估算,是鱼类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基础.中华鲟资源量及其变动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广泛关注、悬而未决的难题,从而影响了对中华鲟的有效保护.本文根据中华鲟繁殖群体存在两个股群的特点,首次建立了利用捕捞数据估算其资源量的理论和方法,对葛洲坝截流后的中华鲟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由于葛洲坝的阻隔作用和过度捕捞的影响,中华鲟年际资源增长率从1981年的6.92,到1984年以后相对稳定在0.793~0.956之间,1984年中华鲟资源量达到最大,以后中华鲟资源量逐年减少.1981—1990年中华鲟多年平均资源量为1348尾,年均资源补充量767尾.本文还对中华鲟资源量估算理论和方法及捕捞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 本文的估算理论和方法是可行的,估算精度可靠.(2) 初始值变化对估算结果的影响逐年衰减.(3) 捕捞对中华鲟的年际增长率和未成熟个体比例系数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river sand, which is a non-pozzolanic material, was ground into 3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Portland cement type I was replaced by the ground river sands at 10wt%–40wt% of binder to cast mortar.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mortar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iller effect of different fine particles of sand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contributed from the filler effect of smaller particl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arser ones. The difference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tends to be greater as the difference in ground river sand fineness increase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ASTM C618 specification is not practically suitable for specifying pozzolan in concrete since the strength activity index of mortar containing ground river sand (high crystalline phase) with 33.8wt% of particles retained on a 45-μm sieve can pass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