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甲醇为流动相,用纯萘为标准物质,建立了HPLC法测量萘含量的标准曲线,用HPLC法测定了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的5种樟脑丸中萘的含量,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测定卫生球中萘的含量技术可行,经济有利.  相似文献   

2.
重力式碳钢-萘热管的热稳定性及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萘的热稳定性以及碳钢萘间的相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中,对萘进行了430℃左右的长期加热实验以及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碳钢萘相容性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取得更为可靠的结果,特将碳钢-萘热管在400℃左右工作温度下进行3000h寿命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可以认为碳钢-萘热管在400℃左右工作温度下运行是可靠的,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加热段热流密度可达10~5W/m~2,与文献[1]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氙灯照射下萘在纯水以及天然松花江水中的光转化作用.考察了萘的初始浓度、光强、初始pH值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萘光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水和江水中萘均可以发生光转化,并且萘在纯水中的光转化较江水中快.在纯水和江水中,萘的转化率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萘的转化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初始pH值对纯水中萘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但强酸性条件促进了江水中萘的光转化,强碱性条件抑制了江水中萘的光转化;在纯水中,Fe2+和Fe3+促进了萘的光转化,而NO2-,NO3-和Mn2+对萘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在江水中,Fe2+和Mn2+抑制了萘的光转化,而NO2-,NO3-和Fe3+对萘的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零过冷度法实验测定了石油萘馏分的凝固点,做出了萘的溶解度曲线,并用UNIFAC模型及修正UNIFAC模型对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在萘质量分数大于16%、对应凝固点约在0℃以上时,用原UNIFAC模型按馏分的实际组成对石油茶馏分的溶解度进行预测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该估算萘在石油馏分中溶解度的方法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5.
萘—饱和烃在硅胶上的液相吸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温度下的萘-柴油,萘-溶剂油,萘-石蜡油在硅胶吸附剂上的液相吸附柱流出曲线进行了研究。所用不同硅胶样品的堆比重及室温下的苯蒸汽吸附等温线的实验结果证明:硅胶从饱和烃中吸附分离萘的性能与其孔结构密切相关;细孔硅胶的效率是粗孔硅胶的1.5倍。苯蒸气吸附等温线测定法及含萘溶剂油柱流出曲线法可用于评价硅胶从液相吸附分离富萘柴油中萘的效率;降低柱分离温度,减少油品中其他不饱和烃的量,可提高萘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萘及萘系衍生物的应用以及国内外萘系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石油萘的主要生产技术及发展状况,指出了我国石油萘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石油萘及萘系物产品开发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萘普生缓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H NMR对温敏性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结构进行表征,对温敏特性进行了检测.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条件下,对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及水溶性药物萘普生钠的PNIPAm整体型释放器在不同温度响应,不同酸碱度响应时进行药物缓释.结果显示,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载体体系中,37℃,pH=7.35时释放率较高,速度适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前期发现实验室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具有较强的菲、萘降解能力基础上,对该菌株的菲、萘降解特性及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在MM基础培养基中通过改变各种因素来确定PAO1降解的最适条件,应用TLC和HPLC等方法确定了PAO1降解菲、萘过程中存在的重要代谢产物。结果 PAO1对菲、萘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7℃,最适降解pH值为7.0,对菲、萘的降解属于好氧途径,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通过添加低抑制浓度抗生素而增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产生都可增加菲、萘的降解,后者效果更好。初步推测PAO1的菲降解存在水杨酸途径和邻苯二甲酸途径;萘降解过程存在水杨酸途径,不存在龙胆酸途径。结论对后续降解途径的进一步清晰以及在此基础上降解酶的确定和工程菌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色胺与2-羟基-1-萘甲醛缩合反应合成萘酚醛席夫碱,通过溶剂扩散法将该萘酚醛席夫碱与二水合氯化铜反应,培养出萘酚醛席夫碱铜金属配合物晶体.对该萘酚醛席夫碱及其铜金属配合物进行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确定铜配合物结构为两分子萘酚醛席夫碱中酚羟基的氧原子和亚胺基的氮原子与铜离子配位,形成四配位的平面...  相似文献   

10.
氮杂对环吩主体分子的合成及对萘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氮杂对环吩大环分子中引入氯取代基和甲基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成功合成新的氮杂对环吩主体化合物,并对其与萘衍生物客体2,3二羟基萘6磺酸,α萘酚,β萘酚及2,6二羟基萘包结配合行为进行研究.化学计量法表明这4种萘衍生物与主体均形成1∶1的超分子体系.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子荷氮杂对环吩主体不仅能识别萘衍生物的磺酸基与羟基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同分异构体α萘酚,β萘酚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主客体间的静电引力、分子结构、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模拟光催化路面现场工况,对泰州市道路典型路段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进行调查。讨论了日照时数、月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参数的变化范围,分析了光催化路面后续研究的试验条件,检测了工作日和周末两个时段下交叉口与路段中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研究了尾气中污染气体NO、HC、CO浓度随时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叉口处机动车尾气污染程度比路段中严重得多,在交叉口交通高峰时刻尾气中各污染气体的浓度也达到峰值。建议后续研究采用交叉口峰值浓度尾气的混合模拟气体,而非单一污染气体,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在交叉口范围内铺筑光催化路面,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治空气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商业数值软件FLUENT模拟研究隧道内轿车、卡车以及小货车在阻滞和正常行驶状态时排放尾气污染情况。考虑实际机动车尾气排放管道的大小和高度等几何参数,从横向及纵向角度考察尾气污染范围与机动车和空气之间相对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通风风速并非越大空气质量越高,无限制增大通风风速会带来高能耗、噪声等问题,当机动车处于阻滞工况和正常行驶,相对速度分别大于8、12 m/s时,污染物扩散范围受相对速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尾气横向污染范围随相对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机动车尺寸无关,而且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横向污染范围较阻滞状态下的机动车污染范围大,两者均符合x=a/v~(1.5)+0.1的规律,其中参数a的数值与机动车行驶状态相关:当机动车处于阻滞状态时,取a=2.7;当机动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取a=12.5;③污染纵向最低值随着相对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受排气管周围空气压力影响,尾气呈现出向上漂移特性;④污染纵向最高值随着相对速度的增加而先出现波峰,随后逐渐下降,其下降速率与车型有关,随着机动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即轿车最大,小货车次之,卡车最小;⑤污染纵向范围整体呈现随相对速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是在相对速度处于0~5 m/s时,纵向污染范围存在最大值,对隧道通风设计时应考虑相对速度处于该范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太原市汽车排气污染已相当严重,而以液化石油气(LPG)作为汽车的代用燃料,可以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标准,从而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目的,文章介绍了汽车经石油气燃料的主要优点,对液化石油气燃料与汽油燃料作了经济对比,同时对太原论石油气储供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针对2008—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分析,通过煤改气取得的成绩,证实了乌鲁木齐市属于典型的煤烟型城市,另外,发现,除了煤是污染源外,工业废气的排放及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汽车排放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车排放控制的现状,分析了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生成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汽油机排放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高速公路为例,从占地、水土保持、噪声、废气、废水和生态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期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保护策略.(1)协调好高速公路规划与环境生态关系;(2)调好公路设计与协环境设计关系;(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0-2005年北京市8个国控点PM10、SO2、CO、NO2和NOX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北京各区域大气污染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几年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方法以主成分分析为主,辅以时间序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大气污染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第一、二主分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城市大气污染属性,所有污染物对第一主分量贡献都为正值,能够清楚区分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城市与区域背景的异同,第二主分量可以区分城市污染的源排放特征.基于此标准,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划分为燃煤型、机动车排放型、过渡型以及环境背景等四种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2020年环境材料领域研究热点,评述了塑料降解、机动车/工业烟气催化净化、二氧化碳转化、光伏、储能、节能和增材制造等与环境材料相关的技术在2020年取得的进展,展望了环境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侯学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644-764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能源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钻井常用柴油机Z12V190耗油量大、热效率低、大部分热量以废气余热形势随废气排到大气中、能源浪费较大等问题,分析柴油机燃烧反应与废气成分,分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废气排量计算模型和废气余热量计算模型;并举例计算。分析发现:Z12V190柴油机废气排量较大,废气排量随废气含氧量增加急剧增加;废气余热量随废气排量增加呈线性增加。废气余热量较大,具有较好的经济开发前景,结合当前存在的利用柴油机废气余热热管锅炉、热力发电、热能储藏等实际应用,为钻井用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计算方法,对某型汽油机排气能量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外特性下排气能量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性;结合排气流速、压力和温度的研究,分别得到排气余动能、余压能和余热能的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在高速高负荷时废气能量回收潜力大,排气能量在低转速时比高转速时波动性要大;余热能在各排气能量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余压能,余动能最小;排气能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但排气余动能和余压能增长幅度较小.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排气有效能回收潜力与回收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