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惠州市植物叶片和叶面降尘的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CP-AES测定了惠州市不同功能区的典型绿化树种大叶榕和紫荆叶片及其叶面降尘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植物叶片和叶面降尘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植物叶片综合污染指数为:商业交通区>工业区>居民区>清洁区,而叶面降尘的综合污染指数则为:工业区>商业交通区>居民区>清洁区。大叶榕叶片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紫荆,但差异不显著。降尘重金属污染严重,尤其Cd含量达到了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120倍以上,Pb则为12倍以上。降尘重金属含量是叶片的2~800倍,通过叶片气孔吸收的降尘重金属较少。植物叶片和降尘的重金属含量随交通流量的减少而降低。除Cr和Cd元素外,大叶榕与紫荆叶片的重金属与叶面降尘中重金属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主要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调查了西安市主要功能区表层土壤0~15 cm中砷(As)、铬(Cr)、铜(Cu)、铅(Pb)、锌(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根据功能分区,把西安市分为交通道路边缘带、工业区、生活区、文教区和对照区,在每个区域采集若干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工业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交通道路边缘带为中度污染,其它功能区为轻度污染.西安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重点为交通区和工业区,应加强对严重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城区道路路面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清扫采样、消解预处理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路面沉积物中Cu、Cr、Zn、Pb、Mn、Cd、Ni的含量明显高于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其最大浓度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42.0、190.0、20.0、946.0、6.4、101.6和12.8倍。对路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标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域路面沉积物中的单项重金属75%处于重度污染状态,5.55%处于中度污染状态,11.11%处于轻度污染状态,8.34%处于非污染状态。内梅罗污染综合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路面沉积物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机动车红绿灯处、机动车道、人行道、校园内、立体交叉道路和居民区。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主城区6大功能区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文教区、居民区和旅游区的土壤为对象,根据抽样统计原则,分别采集了48个城市土壤样品,按照国家测量标准方法分析研究了土壤样品的基本性质及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等)的全量、模拟酸雨(pH值为4.5)浸出量。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土壤的自然组成均无太大的差别,大于0.25 mm的颗粒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各粒径的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贡献率与土壤颗粒的自然组成相吻合;重庆市主城区土壤呈碱性,全氮含量远远低于农业土壤,在不同功能区,土壤的全钾含量差异不大,全磷水平不同,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的重金属为Hg、Cd、Cu和As。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Cr、Ni外,其他元素均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功能区均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污染物的粒径分布及累积特性,以深圳市观澜河流域城镇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9次实地采样获取的共计114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得出结论如下:①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污染物的COD、TN与TP的含量分布差异明显,其中NH4+-N、TN与TP含量顺序为城中村工业区交通道路商业区住宅区公共管理服务区,COD含量顺序为城中村工业区交通道路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管理服务区。②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污染物含量随晴天干旱天数具有相同累积特征,表现为前期(1~4 d)污染物累积迅速,中期(4~7 d)累积速度变缓,在后期(7 d之后)地表污染物累积含量达到饱和。③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污染物的颗粒物粒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住宅区污染物颗粒粒径以大颗粒(大于500μm)为主,粒径为1 000~2 000μm的颗粒最多;城中村、工业区、交通道路、商业区、公共管理服务区污染物颗粒粒径分布较为平均,粒径在250~500 mm的颗粒最多。④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污染物存在形态均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TP、COD、TN占比最大的分别为商业区、交通道路、商业区。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地表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济南市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地表灰尘重金属Cr、Cu、Pb、Zn、M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旅游区:60.67、65.33、63.67、217.67、462.33 mg/kg;商业区:52.33、51.33、66.00、179.67、534.00 mg/kg;工业区:60.00、39.00、48.00、204.33、473.00 mg/kg,在所研究的区域中重金属Cr和Mn接近环境背景值,其他重金属含量是背景值的2~3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重金属Mn之外,其他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罗梅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不同功能区5种地表灰尘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是介于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对新乡市17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污染区清洁区,秋季春季,铬元素镉元素;不同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镉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银白杨、五角枫、毛白杨、小叶女贞、大叶女贞、紫叶李、大叶黄杨、栾树、悬铃木、臭椿、构树、白蜡、国槐、红叶石楠、海桐、凤尾兰、小叶黄杨,铬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五角枫、毛白杨、银白杨、紫叶李、小叶黄杨、红叶石楠、悬铃木、国槐、凤尾兰、构树、小叶女贞、海桐、栾树、大叶女贞、臭椿、白蜡、大叶黄杨;根据17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进行归类,毛白杨和五角枫为第一类,紫叶李、悬铃木、银白杨、小叶黄杨和红叶石楠为第二类,白蜡、国槐、构树、臭椿、栾树、海桐、凤尾兰、大叶黄杨、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为第三类.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含量依功能区、季节、重金属污染元素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福州市交通干道两侧表层土壤中Pb,Zn,Sr等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城市土壤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Pb,Cu,Zn,Cr,Mn含量在各采样点均高于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通过对福州市各路段机动车交通密度与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道路两侧表层土壤中Pb、Zn、Sr含量与机动车交通密度呈显著正相关,Cr含量与机动车交通密度也表现出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某城市的5个不同功能区进行土壤采样,并对每个采样点的土壤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其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明每个功能区受污染的主要重金属的类别以及每个功能区的8种重金属对污染的贡献率.根据输出综合主成分模型系数,构建各功能区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随空间分布函数及其传播特征方程.该方法能够探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和掌握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和传播特征,因此能为治理污染找到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南京市路域表土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南京市5个功能区布设了1 500个监测点,分析测定重金属Cr、Cd、Ni、Pb、Zn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按照南京市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得出:5个功能区均存在Cd重度污染; Cr、Zn轻度污染(在风景名胜区不存在Zn污染); 无Ni污染; 在交通枢纽区、工业区及科教生活区均存在Pb轻度污染,其他功能区无Pb污染。各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枢纽区、工业区、科教生活区、商业区、风景名胜区。5个功能区综合污染均达重度,且除Cd生态危害水平极强外,Cr、Ni、Pb、Zn均为轻微危害水平。不同功能区5种重金属元素彼此间相关性程度不同,表明各区重金属污染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夏连学  宁金成 《河南科学》2007,25(5):790-792
超载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传统的路面破损有不同的特征,利用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方法难以设计出适合重载交通的路面结构,提出适合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荒漠地区恶劣自然环境下的重荷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状况,采用有限元分析,提出了采用路面性能指数PCI、路表面弯沉与路面车辙作为路面结构的设计指标;得出了荒漠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布.结果表明:不同轴载作用下路表最大竖向变形与轴载近似成线性关系,随着轴载的增大,最大竖向变形逐渐增大;路表最大拉应力以轮轴线呈现对称分布;路面结构层内的剪应力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在距路表5 cm处剪应力达到峰值.研究成果可为荒漠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选材与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连霍国家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段是国家规划的7918高速公路网中主干线的重要路段,是承受国家东西运输的公路大动脉,经过十多年的使用,由于交通流量的持续上升,大吨位、大流量连续荷载的作用,造成老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养护任务日渐繁重,路面已临近大修。根据检测报告建立路面有效厚度模型,确定旧路面的有效厚度部分,从而根据面层设计厚度来确定铣刨加铺厚度,并时加铺后的路面进行交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路旁侧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国道公路旁侧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Cu、Zn、Pb、Ni、Cr)形态进行测定,分析了公路旁侧土壤和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分析该区域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状况以及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Cd、Pb、Cr、Ni、Cu、Zn、Hg、As、Se的含量随距公路垂直距离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土壤中Cd、Pb含量偏高可能因为机动车辆运行导致向公路两旁释放Cd、Pb元素。并在土壤中沉积所致。重金属在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基本相同,5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c(Zn)〉c(Pb)〉c(Ni)、c(Cr)〉c(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评价高校校园不同功能区和新老校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在河南某校园多个校区采集了9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BCR(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提取校园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重金属Pb,Zn,Cd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37、95.08、0.64和39.89mg·kg-1,均高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4种元素的残渣态均占有较大比例,其中Pb在土壤中除残渣态之外,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在土壤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生物有效性分析表明,Cd和Pb易被生物利用的量相对较大,潜在危害性较大,Zn和Cu不易被外界生物所利用;绿化区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Zn-Cd在校门口、教学区和建筑区都呈显著正相关,Pb-Zn在生活区与教学区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b-Cd在实验区呈极显著正相关.内梅罗综合污染平均指数为0.54.高校校园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6.
在安徽省某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种类型道路两侧22个采样点重金属含量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Mn、Pb、Co、Cr、As和Cd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分析和风险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某市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nPbCoCrAsCd,次干路的Cr含量相对主干路和支路要低的多;地累积指数表明,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两侧土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Cr尚未污染或强污染,整体状况良好,Mn属于中等污染水平,Co、Pb属于强污染水平,Cd属于极严重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Cd为严重生态风险程度,Pb、Co为较重生态风险程度,As为中等生态风险程度,Mn、Cr为低生态风险程度,从总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来看,次干路的生态风险相对主干路、支路要低,均已达到严重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后期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对Cd、Pb、Co的治理;因子分析从重金属元素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可解释总变量86.277%,PC1(Cd、As、Cr)表示工业污染,PC2(Pb、Mn、Co)表示交通污染。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动车通行使用化石燃料中重金属物质随着尾气排放,造成公路沿线土壤、地下水等重金属污染,进而导致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双重风险问题,以商淮路为例,在对沿线土壤梯次取样监测的基础上,围绕土壤功能-质量-风险的基本涵义,将土壤污染物含量、本底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主要污染因子等生态风险积累因素有机结合,首次建立了土壤污染积累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在理论上充分体现了土壤生态单元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性和土壤污染变化的生态效应,具有客观合理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体现出污染物在本底背景值之上的积累效应,获得风险程度的量化定性结论,克服了内梅罗评价方法判定依据的主观性和单因子指数、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的模糊性.土壤生态风险积累综合指数法不仅评价土壤污染的风险积累程度,还对土壤功能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充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区和相对清洁对照区(西华师大新校区)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Pb、Cu、Cd、Zn)含量分析,研究了植物大气环境污染指数,探讨了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和大气中污染指数正相关.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可较好和客观地指示市区大气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该研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宋超  巫冷蝉  李斌  周浩郎  梁文 《广西科学》2020,27(3):319-325
通过对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英罗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Zn、Cu、Pb、Cd的分析,探讨重金属在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发现英罗港红树林林内表层沉积物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高于光滩,并且林内沉积物Zn、Cu、Pb、Cd含量均高于光滩。表层沉积物中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与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符合重金属的粒度效应。英罗港表层沉积物Zn、Cu、Pb、Cd平均含量低于国内其他主要红树林生长区域,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小。英罗港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表明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较小。红树林林内沉积物非残渣态可氧化态重金属所占比例较高,这与红树林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硫化物有关。光滩沉积物可还原态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光滩沉积物的砂质较多,通气性好,呈现氧化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