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竭运动对大鼠脑纹状体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对大鼠脑纹状体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分析纹状体中5-HT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中各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力竭运动后脑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动态变化对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方法:大鼠分为两组。力竭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性游泳运动直至力竭。断头处死,取纹状体测色氨酸(Trp)、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测色氨酸羟化酶(TPH)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取血清测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结果:与安静组5-HT含量及其代谢各指标相比,力竭运动组大鼠血清f-Trp含量有下降趋势,其余各指标均呈升高趋势,其中纹状体Trp(P<0.01)和5-HIAA(P<0.001)含量显著升高。结论:(1)力竭运动引起血清Trp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中增多,导致血清f-Trp含量下降且纹状体Trp含量增多,激活TPH的活性,增强脑5-HT的合成。(2)运动中5-HT的分解也是增加的,说明力竭运动使5-HT代谢加快,易产生中枢疲劳。提示力竭运动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地概括了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其受体的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脑内5-HT及受体与运动的研究现状:1.5-HT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降低从中枢向外周发放的冲动,导致中枢疲劳。2.5-HT的升高可能首先发生在某一脑区而非全脑。3.耐力运动中大脑5-HT含量升高且在疲劳时加剧。4.力竭运动可同时加快5-HT的合成和降解速度,脑内5-HT在运动即刻几乎没有明显变化。5.5-HT受体各亚型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起抑制性作用,有的则发挥兴奋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观察运动应激对海马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及前体氨基酸的影响。探讨海马对运动应激的反应及运动技能学习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直接处死,力竭性跑台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h处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酪氨酸和色氨酸。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后即刻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和色氨酸均显著性升高,运动后24h有所下降;安静时大鼠5-羟色胺与色氨酸,及运动后24h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其前体氨基酸间的均呈显著性强相关系;安静时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相关系数也很高,p=0.055。结论:力竭性跑台运动应激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参与应激反应,运动应激后的24h,大鼠海马内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及相关关系的个体差异减小,可能与运动技能、记忆形成和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胃化学性急性炎性损伤对胃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 :在胃壁埋植应力传感器 ,于术后 5~ 7天应用 X- Y平衡记录仪进行实时动态记录正常 MMC及经胃管导入甲醛生理盐水后 MMC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胃可记录到典型的 MMC活动 ;灌甲醛后胃MMC明显改变 ,出现阵发性收缩。结论 :胃化学性急性炎性损伤影响胃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  相似文献   

5.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将胃肠运动的体液性调节机制即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血清素和胃动素对麻醉状态下的家兔的胃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说明血清素和胃动素对胃肠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游泳训练对脑组织5-HT分解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游泳训练对大鼠下丘脑、纹状体5-羟色胺(5-HT)及其分解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游泳训练和水环境及安静时大鼠下丘脑和纹状体5-HT和5-HIAA水平.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除游泳训练组和一次水环境组大鼠下丘脑中5-HT有升高趋势外,其余各组升高显著;除一次水环境组较安静组大鼠纹状体中5-HT有升高趋势外,其余各组5-HT都显著升高;一次游泳组和游泳训练24h恢复组大鼠下丘脑5-HIAA较安静组有下降趋势,其余各组有升高趋势;除长期水环境组大鼠纹状体5-HIAA较安静组有升高趋势外,其余各组都显著升高.提示,经过游泳训练可使脑内的5-HT和5-HIAA有所提高,说明训练有助于脑机能的改善和加快运动后的恢复,并可一定程度提高脑组织神经活动的稳定性和对运动的适应性,5-HT可能是运动性中枢疲劳较为敏感的神经介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在尾部静脉注射5-羟色胺酸(5-HTP)后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方法给予对照组大鼠及抑郁模型组大鼠尾部静脉注射5-HTP后,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两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放电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收录及结果分析.结果模型组的兴奋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大鼠脑内5-HT的含量有助于加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5-羟色胺酸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胃经穴对胃运动、胃电具有抑制、增强或双向调节作用 .针感传入与针效发挥与神经 体液密切相关 .针刺对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激活可使其达到对机体全面调整的效果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0.10 mL/10 g)和高剂量酒精组(0.15 mL/10 g),每日灌胃1次,7d后用悬尾实验法(tail suspension test,TST)建立应激抑郁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将5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10mL/kg)和高剂量酒精组(20mL/kg),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观察行为学指标.结果 低剂量酒精组小鼠悬尾不动的时间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的时间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酒精组(p<0.05).结论 不同剂量酒精慢性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5-HT对仔蟹生长以及内源5-HT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表明外源给予一定量的5-羟色胺(5-HT)可以调控甲壳动物的发育.本实验将同期变态的Ⅰ期仔蟹(仔Ⅰ)单只浸泡于浓度分别为1,3和5μg/mL的5-HT中,浸泡时间分别为1,2和4d,每组20个平行,每个平行1只,待变态成Ⅱ期仔蟹(仔Ⅱ)后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变态时间、规格(壳长、壳宽和湿重),并测体内5-HT含量...  相似文献   

11.
家兔消化道5-HT免疫反应阳性肥大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组织化学(甲苯胺蓝和中性红)技术,对家兔消化道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肥大细胞(MC)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邻片法比较探讨了2种细胞的对应关系.家兔食管部呈免疫组化阴性反应,其余部位均有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胃和肠中5-HT阳性细胞多分布在粘膜上皮和固有层,MC主要分布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中.有18%~48%的MC与免疫组化染色的邻片中5-HT阳性细胞在位置上相对应,它们为5-HT阳性MC,有7%~20%的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为MC.结果表明家兔消化道中有分泌5-HT的MC,MC是消化道5-HT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推拿“六法”及硬膜外给药治疗,对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5-HT及5HIAA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试血清5-HT及5-HIAA含量。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5-HT及5-HIAA浓度明显回降。结论:说明上述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可以减少5-HT的合成代谢,同时增强了它们的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检测大鼠肠道细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法检测大鼠血中5-HT含量,研究了部分肝切除大鼠肠腔细菌数量的变化及其对肠道5-HT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肝切除后0h、2h、6h、12h、24h、48h及72h各时间点肠道细菌数和血中5-HT含量显著增多(P<0.05或0.01);部分肝切除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的大鼠与部分肝切除的大鼠相比,肠道细菌数和血中5-HT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或0.01).部分肝切除后肠道细菌的增多可能是5-HT分泌量增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vvIBDV感染中的作用,将60只30日龄无病原感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鸡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经滴鼻、点眼、肛拭感染超强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于0,24,48和72h后,分别取法氏囊、胸腺、脾脏,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上述各组织中的MC数量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IBDV病毒抗原和5-HT分布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各免疫器官中,MC的数量随着病毒分布量的增加和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多(P<0.01);MC释放的介质之一--5-HT的量也明显增多(P<0.01)。由此推断,MC和5-HT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它们在IBDV感染引起的免疫器官严重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脑组织中5-羟色胺及其代谢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中枢疲劳产生的重要介质,就脑内5-羟色胺及其代谢物的特性、检测和运动对它们的影响进行综述,阐明脑内5-羟色胺及其代谢物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了刺激中缝大核对大鼠胃酸排出量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实验表明:刺激中缝大核可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干可以消除这种作用。去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上交感神经节后,刺激中缝大核胃酸排出量不再增加,而血清胃泌素水平仍然增加.因此,中缝大核参与胃酸排出量及胃泌素释放的调节,并有可能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及5-羟色胺(5-HT)分泌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28只,随机均分为A,B,C,D组.A组为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剂量为0.20 mL/d;B,C,D组以茶多酚灌胃,剂量分别为0.50、1.00、2.00 mg/d,连续灌胃30 d.于第31 d取小鼠血清放免测定5-HT含量;取小鼠小肠以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示肠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示肠黏膜内5-HT分泌细胞数量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小鼠血液5-HT含量较低,小肠绒毛疏松,肠腺萎缩,黏膜内5-HT分泌细胞数量明显较少.结论:连续服用TP对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和5-HT分泌均有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药物依赖性便秘大鼠大肠杯状细胞、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细胞5-羟色胺(5-HT)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探讨大鼠大肠杯状细胞、5-HT在药物依赖性便秘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药物依赖性便秘模型,再采用普通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细胞计数研究大鼠大肠杯状细胞、5-HT免疫反应细胞所发生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肠杯状细胞、5-HT细胞数量均减少,且后者免疫染色强度减弱。结论药物依赖性便秘大鼠肠道杯状细胞、免疫反应细胞5-HT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发生了改变。提示大肠杯状细胞、免疫反应细胞5-HT的改变可能是产生药物依赖性便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