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文明旅游行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文章采用美国学者Dunlap的"新生态范式"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调查环境意识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分析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大学生游客群体中,环境意识得分与旅游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环境意识得分和旅游行为得分与旅游次数无显著相关,部分旅游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的部分选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大学近1000名学生的旅游环境行为做了分析与思考。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对旅游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旅游环保知识,了解旅游信息和环境保护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和学校等,但他们的旅游环境意识并不牢固,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就会产生破坏旅游环境的行为。由此提出加强大学生旅游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媒介及其它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环境教育功能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等,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旅游环境活动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全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积极的环境行为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环境行为现状,并采用ordered probit回归分析技术,分析了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环境行为总体水平不高,生活习惯中的环境行为度较高,而环保活动的参与行为则较差;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环境行为水平,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环境认知(特别是环境问题认知)和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思想意识)是影响大学生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总体来说,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群体的环保意识、日常行为以及实践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大学生对环境保护不关心,对自己本身的行为约束不够;有些学生呼唤环境保护,关注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了解,但对环保的认识并不全面;而有些学生则是狭隘的"环境保护论"者。讲环境保护,就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效地阻止自身以及他人去破坏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加强环保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分类,探讨了群体成因及各群体内成员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并对大学生教育模式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认为高校应努力将环境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通过组织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而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峻的环境危机、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薄弱充分说明高等院校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其原因,环保教育的滞后、教师环境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将环保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所有专业中设置环保必修课,提高教师的环境素质,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蒋宁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104-106,110
通过对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相关问题,以及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促进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转化的方法和手段.得出体育意识是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动力系统,主导着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因此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以制度理论、高阶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探讨管理者环保意识在两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和技术能力的中介作用,构建一个新的整合框架。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影响更强;管理者环保意识正向调节强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作用,对激励型规制和绿色创新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技术能力在强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为视角,探究大学生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以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进行确定,利用修正后的《大学生体育行为偏好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2011至2014级普通大学生共500名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行为的适应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适应性程度不高,女大学生与体育行为之间无明显相关.BMI值越大的男大学生更喜欢体育行为,但实现体育行为的程度不高;而女大学生与体育行为无明显相关性,需从认识层面提高.学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实践体育行为的适应性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以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主要成员存在着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要应从提高大学生的自教自律水平和加强网络的规范与引导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在福建省三所高校取样,共发放68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602份;结论: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水平中等。2性别在大学生拖延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避免失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避免失败是拖延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7,(2):75-78
文章阐述了高校开设环境类公选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公选课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的实践和探讨。通过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来促进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教育,进而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最终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高校内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它们的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而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和积极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从而实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统一,促使学生沿着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该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呈现整体认同水平较高、认同认知准确度较低、情感认同明显高于行为认同和认知认同、群体认同一致性与个体认同差异性并存、客观因素对该群体认同影响较大等特征。大学生所处宏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观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和微观个体生理心理发展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严峻的环境危机、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薄弱充分说明高等院校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地理学科作为多种学科发展的基础,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知识,为环保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优势。因此,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环保公共课程,既优化了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又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郭淑玲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80-82,63
本文依据大学生健康测试成绩,对安徽省高校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不同体质与健康水平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他们在体育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安徽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供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学生体质数据与江苏省大学生体质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学生身体形态、身高、体重指标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生理机能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标均值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握力、1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与50m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均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力量与耐力素质较差。针对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群体体育与健康意识,注重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训练,营造与挖掘学院体育环境与资源等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校园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且给儿童身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行为。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校园的教育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初步探讨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群体中欺负与受欺负现象较为频繁;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差异,受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流动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关系;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欺负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执法主体、执法对象的变化,环境执法必须要与时俱进,致力于改善环保执法环境,理顺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构建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法保护环境,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