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访谈作为一种特殊会话形式,特殊的话轮转换系统奠定了访谈的基本会话模式。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语用的角度对其中的话轮转换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来检验合作、礼貌等原则在话轮转换中的运用情况。新闻访谈中的话轮转换系统确立了访问者与受访者一问一答的会话模式,为了会话的进行,他们会尽量合作遵守话轮转换的一系列规则,但同时为了会话含义的表达会出现违背合作、礼貌等原则的情况。其间,访问者起主导作用,他/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机构角色需要打断或插入受访者的话轮,以达到控制和引导访谈进程。  相似文献   

2.
谈话节目这种以日常谈话方式为表现形态的节目类型,因在各个电视台的热播而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运用会话结构分析中的话轮理轮,对《杨澜访谈录》节目中的真实会话语料的话轮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提供语言实践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了解和掌握话轮和话轮转换的概念、机制和策略有利于其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话轮转换规则,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皮艳玲  薛海英 《科技信息》2007,(31):459-460
访谈节目中的话轮转换比较频繁。话轮转换是话语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它并不是语音、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简单组合,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遵循一定的转换原则才能实现。文章拟以《鲁豫有约》选集为素材,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研究其话轮接应和话轮转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话轮转换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话轮转换机制在《交际英语》课堂不同语境活动中的使用状况。结果表明,在以形式精确性为中心的语境活动和以程序性为中心的语境活动中,教师控制着话轮转换系统;在以语意流畅性为中心的语境活动和以任务为中心的语境活动中,学生控制着话轮转换系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话轮转换技能的培养,教给学生话轮转换的知识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史蒂芬C.莱文森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把会话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自由交流的一种谈话方式,一般不包括这样一些特殊的场合,象宗教仪式、法庭、教室以及类似的环境”.会话是说话人在共同的环境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把会话看成一种语用现象,因为会话是语言使用的原型方式,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初接触语言的形式——语言习得的发源地.最基本、最普通的会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会话是基本的,因为语言使用的摇篮是孩子与父母间会话的话轮相互交替;会话又是普遍的,它是人类社会共融的规范形式.话轮替换系统是会话最显著的特征之一.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提出了话轮替换系统的最简单的规则.这一规则确定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会话中常出现沉默、中断、失误及重叠现象.话轮替换规则确定了话轮在韵律上和句法上的完成与否,它给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BBS版面交流会话是一种新型的交流会话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和参与。本文通过Eggins和Slade的会话分析模式,对BBS版面交流会话的话轮转换,毗邻语对,话题连贯性进行了分析,深入讨论了BBS版面交流与日常口头交流在会话结构和言语功能选择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沙沙  向晓红  庞飞 《科技信息》2011,(10):I0007-I0008
话轮转换又称话语轮换,是新兴的语用文体学分析方法,是根据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角色的不断变换来分析文学作品及其中人物。在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贝弗利.法默的短篇小说《市集日》(Market Day)里,主人公米可瑞和尼莎两人的谈话反应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关系。该文借助对话轮转换理论对会话活动的类型加以分析,揭示《市集日》中会话语言的特点、人物的独特个性和巧妙的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9.
辛玲玲 《科技信息》2012,(22):181-181
本文在着重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话语分析中的语境来分析访谈节目中的话语(本文以鲁豫有约为例),从中寻找一些常见规律,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希望能提供一些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言语打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交际者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说话人争抢话轮的语言现象.本文着眼于谈话节目这一类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把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与自然会话中的言语打断相比,试图从模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实话实说"这一类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田静 《科技信息》2009,(16):126-126
本文用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话轮转换模式入手,对《推销员之死》中的第二幕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找出剧情发展与话轮转换之间的关系,体现话轮转换机制对剧情发展的描述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话轮转换是二语课堂开展交互式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西方一些学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对二语课堂话轮转换的研究来探究学生参与二语课堂的主动性。本文首先对中南民族大学6个50分钟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录音并转写成书面文字.然后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轮的分布特点、句法特点以及学生获取话轮的途径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参与二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大学英语教学在实践上逐步迈向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有关话轮问题,存在着话轮的概念定义众说不一,话轮关联位置难以确定,邻接对和三对话共存现象。广义上的言语交流中的话轮(turn of communication)替代常说的会话话轮(turn of conversa- tion)应运而生,用以弥合这些分歧。其中沉默在言语交流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被称之为沉默话轮。  相似文献   

14.
何三凤 《科技信息》2010,(16):146-147
本文从会话分析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旨在初步尝试运用话轮转换机制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突出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英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影响,并试图寻找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话轮转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会话交际角度.运用序列分析法.通过对语言选择和话轮替换进行分析,探讨语码转换的交际意义或功能。认为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包括跨文化交际)语码转换不仅在语言上能迎合对方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偏好、完成话轮替换、认同指示、修补和旁岔序列划界等话语组织功能:同时在心理上还能使交际双方减低“不确定性”.了解对方的态度.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受人物关系和场景的限制,在具体语篇中疑问词"谁"的疑问程度高、疑问信息含量大,可以强制话轮转换的实施。在会话中疑问词"谁"通过表称代、限定和充当固定用法使话轮得以顺利流转,从而实现其篇章功能。  相似文献   

17.
谈话节目进行的过程就是主持人与嘉宾寻求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主持人与嘉宾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轮转换的模式。就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从机构性权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主持人与嘉宾在谈话节目话题的提出、展开及终结阶段话轮转换的特点,指出主持人与嘉宾都顺应了各自的机构性权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话轮转换和交际角色转换理论分析了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人物权势角色关系及其转换,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话轮转换、会话策略和副语言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语会话中有很多仅起到衔接连贯作用的意义泛化的应答标记,其中包括了一些经过主观语法化后固化的反问句结构,主要用来衔接话轮,表达一定的主观态度。这些反问句结构可以看作是固化结构或小句层面的话语标记语,其语用功能可以分析为话轮转换标记、应答标记、态度标记和话题标记。  相似文献   

20.
BBS会话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BS(Yahen Charmel BBS)使用在会话当中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尤其是在中英之间切换,以达到特定的交流目的。这里基于话轮替换的分析框架,通过观察和分析BBS会话中汉英双语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其作为无标记选择时的交际策略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