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在农业上的应用,相当广阔。利用适当强度的磁场在播种前处理科子,往往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生长,收到增加产量的效果。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经过磁场处理而使小麦、油莱增产的实例。我们用适当强度的磁场处理烟草种子,也同样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我们用国产DCT—V85电磁铁对烟草G—140品种的种子进行磁场处理,在不同  相似文献   

2.
霸王龙、始祖鸟、猛犸象,这些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古代生物。细心的读者会问:这些名字是它们的学名吗?一个古生物是怎样被命名的呢?有什么需要遵循的命名法规吗?本文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讲讲生物命名的含义。无论是现代或古代的生物,经过人们研究后都要给它们起一个科学的名字,并要制定一些原则和法规,使这些名字和生物联系起来,这就是生物的命名。这个“科学的名字”就是生物的学名,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双名法”,这是瑞典博物学家卡罗勒斯·林奈在他1758年发表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中首次严格坚持的命名法则(在此之前的学者们有…  相似文献   

3.
沙子和泥土     
<正>建大楼为什么用沙子呢?泥土和沙子有什么不同呢?沙子其实是细小的岩石颗粒。巨大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侵蚀,逐渐被分割成更小的石块,这些小石块又被分割,慢慢地形成了我们常见的沙子。泥土的形成则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泥土的形成需要沙子参与,但它还需要更多生物因素。当生物(如植物、菌类  相似文献   

4.
吴县市从1984年组织全市早熟晚粳品种选育协作攻关,经过近15年的努力,早熟晚粳育种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促进全市水稻生产的发展。水稻生产基础的提高,对水稻品种的要求也更高,必须尽快地选育有突破性的品种,以适应水稻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论述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发展的过程 ,从最简单的累进原则开始 ,经过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删减区域支序图法、祖先种的地图法 ,发展出了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应软件支持的组成成分分析、Brooks简约分析和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方法 .有一些方法虽然已经形成 (如 :数量化的组成成分分析 ) ,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通过分析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评价了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意义和方向 .  相似文献   

6.
2006年秋季开始我省全面铺开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模块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生物教师究竟该如何加强自身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各大、中学校的生物教学除安排课堂讲授外,实验教学是一个极为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感到实验教学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为了有针对性地改进我校生物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1991年3月28日——4月4日对长沙市8所中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求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儿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在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条"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四十五亿年.三十多亿年前,当最初的生命诞生时,它们是那样原始,那样简单.然而,它们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着.推陈出新,汰劣留良,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到二三百万年前,一个伟大的进化完成了——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智慧生物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由于具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优越素质:发达的大脑,会制造劳动工具的双手,因而,他战胜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而成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的地球大约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生物的出现约有30多亿年的历史.经历几十亿年的发展进化,形成了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类群.据统计地球大约有500~5000万种生物,被人们记录的约170万种,其中微生物约10万种,植物30万种,动物130万种(Wilsion 1985;Tangley 1986,Shen 1987).每年都有不少生物新种被发现,也有许多生物被毁灭.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是亿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的生物物种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关键。每一个物种都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者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或可作为仿生学研究的借鉴,只不过有的我们目前还没有认识到而已。或许更应强调的是,所有生物都有它们的生存权利,而且都是我们的近亲或远亲。我们人作为进化最高等的有智慧的生物,真正应该学会善待物种,有责任去保护而不是去灭绝所有的这些生物。但要做到保护物种绝非一件易事。首先,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造成对环境和生态…  相似文献   

12.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大约在30~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变,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王立国  高洪雷  王建勇  李宜田 《科技信息》2007,(19):242-242,102
苹果枣又名脱毒冬枣(Zizyphus jujunba Mill(Z.sativa Gaertn))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起源于河北黄骅、衡水一带,属冬枣的自然芽变品种。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利用枣树茎  相似文献   

14.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抽取珠江原水,分别直接投加和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再投加絮凝剂,对比两种情况下的絮凝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在沉淀池出水浊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絮凝剂投加量大为减少.曝气生物滤池在作为深度净水工艺的预处理时对减少絮凝剂投加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桑系列品种在安徽省早在1992年就有零星种植,为了解农桑系列品种在安徽省的种植情况,我们于1996年春季引进了农桑12号、农桑14号进行桑品种区试鉴定。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 在安徽省蚕桑所品种园,每个品种设置了两个重复试验区,每小区0.5亩,以湖桑32为对照,共设6个小区。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地球,是一个瑰丽多彩的生物世界.这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大自然经过30多亿年的漫长岁月造就的.地球上目前到底有多少种生物?科学家还没有定论,因为,大量的物种尚未被人类发现,目前已被发现的大约有150万种.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地球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异而灭绝了.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过程.然而,今天的地球,正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这一次和前五次不同的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乱杀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对于抗虫品种的布局、选育和褐飞虱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用标准苗期鉴定法对重庆市秀山县田间褐飞虱种群进行生物型测定,种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5个水稻鉴别品种TN1,Mudgo,ASD7,Rathu-heerati和Babawee,在苗期接入采自秀山县清溪镇和平凯镇杂交稻田的褐飞虱2~3龄若虫,按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鉴别标准测定褐飞虱的生物型.结果表明除了敏感品种TN1稻株100%死亡外,具有Bph1抗性基因的Mudgo品种及具有bph2抗性基因的ASD7品种稻株也全部死亡,而分别具有抗性基因Bph3和bph4的Rathu-heerati和Babawee品种稻株未出现死亡现象,由此初步推断重庆市秀山县褐飞虱属于生物型1、生物型2和生物型3的混合种群.  相似文献   

18.
一 自1997年起,上海市园林科研所从国内外大量引进花灌木、色叶植物、荫生植物、攀援植物、宿根花卉以及少量乔木等.经过周密的安排,在品种优良、新颖的前提下,遵照"循序渐进,顺应自然,改造本性"的引种原则,确定引种范围为:①适应上海生长的新奇特优植物;②重点引种上海已栽过,但缺少形态优异、品质优良的品种;③适当引种适生的耐高温、耐严寒的观花、观果和观赏草品种;④试探性引种一些需要驯化的特殊品种.针对国内园林植物品种和品质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的实际,力求做到"两个结合"和"两个为主",即国内引种和国外引种相结合,以国外引种为主;引进野生资源和引进园艺品种相结合,以引进园艺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经过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例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葡萄优质栽培区,葡萄产量名列全国前茅。新疆地区原有葡萄栽培品种喀什喀尔、红白木纳格及多年引种栽培的巨锋、无核白、里扎马特等(除无核白外)均属中晚熟品种,为调节市场,丰富葡萄种类,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特于2001年春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引进京亚、京秀(有核品种),无核白鸡心(无核品种)三个鲜食早熟葡萄品种,进行试栽,经过三年的观察,现将在本地试栽情况作一简单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