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活化沸石、活性炭、粉煤灰4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均随F-初始浓度或平衡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活性氧化铝和活化沸石的除氟率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活性炭的除氟率基本保持稳定,粉煤灰的除氟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略微下降.Henry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活性碳对氟的吸附,能够较好的描述粉煤灰对氟的吸附,但不能描述活化沸石和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能够良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固相吸附剂活性炭在醋酸溶液和亚甲基蓝溶液中的吸附特性,在吸附质浓度较低时,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用Langmuir吸附方程式对吸附作用进行了数学表征,并利用溶液吸附法测定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球形木质素基树脂(LBR)。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制备LBR的工艺条件,得到制备LBR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磺酸钠用量10g,聚合反应温度190℃,葡萄糖用量5%(占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体系pH 0.5。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LBR产率达到37.75%。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Boehm滴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对LBR的结构和物性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BR是由随机样式极强的无定形高聚物组成,且负载有大量酸性基团(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在低于250℃时,LB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LBR呈现球形颗粒状,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效粒径范围在1~10μm之间。此外,室温条件下,LBR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高达74.29mg/g。  相似文献   

5.
开展活性碳对活性黑染料KN-B的吸附脱色研究,发现KN-B在活性碳上的吸附脱色率随初始pH值的降低、温度的升高、吸附时间的延长、染料初始浓度的降低、活性碳用量的增加以及NaCl盐度的提高而增加.实验条件下,KN-B在活性碳上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Q=1.103C/(1+0.004 2Ce),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63.158 mg·g-1;吸附动力学规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ln(C:-0.325 6)=-0.024 9t+4.237 5.  相似文献   

6.
以松树皮作为吸附剂,进行了生物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实验.考察了吸附剂颗粒大小、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方面对松树皮从水溶液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并研究了符合铜离子吸附的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平衡数据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25℃下,铜离子初始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法测定了含CO、CO2、CH4的单组分、二元、三元混合气体在负载铜吸附剂上的吸附动态数据,并对其传质机理作了定性分析,阐明了该体系的吸附动态特性,为动态模型的开发和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对XH-1型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含酚废水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吸附平衡时间,确立了吸附体系Freundlich等温式,找到了树脂在不同再生剂中再生最佳工艺条件,发现了吸、脱附过程分别具有二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得到其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含量的蔗糖溶液中研究了磷酸钙对焦糖及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钙对这类色素的吸附特性均属于Langmiur型,其吸附量与溶液中蔗糖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吸附去除活性艳兰X—BR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粉煤灰对活性艳兰X-BR的去除效果.发现粉煤灰对染料的去除率与加灰量、接触时间、溶液浓度和酸度有关.在条件为:浓度200~600mg/L,pH2~10,加灰量60g/L,振荡吸附3h时,去除率可达95%以上.粉煤灰对活性艳兰X-BR的脱色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2.
铝硅酸盐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铝硅酸盐矿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是影响MB吸附行为的主要参数;pH在8左右铝硅酸盐矿物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佳;亚甲基蓝在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说明铝硅酸盐矿物是一种有效吸附剂,可以去除有机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3.
以泥炭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得泥炭树脂颗粒,用其处理活性深蓝K-R溶液。研究了泥炭树脂颗粒对活性深蓝K-R的吸附条件和吸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泥炭树脂颗粒吸附水溶液中活性深蓝K-R的最佳吸附温度为25~30℃,吸附时间为1 h,在较宽的pH范围内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为29.82 mg/g。在最佳吸附条件下,泥炭树脂颗粒对活性深蓝K-R的吸附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未达饱和吸附前,吸附过程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膜法对活性翠蓝进行共基质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蜂窝陶瓷作为生物膜载体的生物反应器来降解活性翠蓝(RTB),研究了不同基质与RTB共基质降解的规律,结果表明浅色基质有利于对色度的去除.而添加基质的方法对活性翠蓝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分批加入比一次性加入有助于色度的快速去除.在此基础上探讨了RTB的生物降解动力学,发现RTB的生物降解符合底物抑制型生物降解模型.  相似文献   

15.
浸泡法制备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筛为基材通过浸泡CaCl2和SrCl2溶液的方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模拟制冷条件下,对以不同浓度溶液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吸附解吸性能最好的复合吸附剂在自制的模拟制冷装置上进行了制冷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性能,最大吸附量达51.6%,解吸率可达69.3%,在模拟制冷装置上系统的制冷系数达0.25,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为0.072 W/g,符合太阳能吸附制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的优化是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使用CaCl2-NH3为吸附工质对的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吸附床解吸过程中温度场和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SCP)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填充直径和每层填充厚度的吸附床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填充总量一定时,吸附床的填充直径越小,系统的制冷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详细考察了CaTiO3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初始质量浓度对MB在CaTiO3上的平衡吸附率的影响,分析了MB在CaTiO3上的吸附等温式.结果表明,CaTiO3投加量对MB的平衡吸附率影响很小.溶液pH值为7时MB的平衡吸附率高于溶液pH值为4和10时MB的平衡吸附率,说明中性条件有利于MB在CaTiO3上的吸附.MB在CaTiO3上的平衡吸附率随MB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MB在CaTiO3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MB在CaTiO3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64 mg/g.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通过多轮实验,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由30根φ50mm、长750mm的较小圆柱体并联组成一整体结构,各个吸附圆管内同心地插入φ10mm的不锈钢内圆管,并在内圆管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打φ4mm的小孔作为制冷剂蒸汽的传质通道。在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