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彭玉磊 《科技潮》2007,(4):50-51
2036年4月13日,对于地球人来说可能是个黑色星期日,因为在这一天,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它撞击的面积非常大,几乎等于整个英格兰。当天,“阿波菲斯”将从非常接近地球的地方经过,运气好的话,它会与地球擦身而过;倒霉的话,它就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8,(11):90-90
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彭汉昌,历经十多年潜心研究,从太平洋深海中采得的微玻璃陨石层中找到了200多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的证据。 1979年,彭汉昌首次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发现了一种针尖般大小的"滚圆"形和强磁性矿物。矿物成分和微结构明显不同于地球矿物,推测可能是由于大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灰烬。从此,彭汉昌与这种"天外来客"结下不解之缘。他联合了国内8个科研单  相似文献   

3.
太阳系小天体撞击地球不是科学幻想而是严酷的事实。用奥比克公式分别计算阿登型、阿波罗型和阿摩尔型三种类型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采用不同的样本数,结果不同,但量级是相同的,即大约每16~3O万年有1次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按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预测、预防这类灾害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学》2013,(3):89-89
尘埃拒绝解答12900年前,小行星;中击是否导致了地球最著名的一场寒潮。  相似文献   

5.
地月系的形成是两星相撞的结果,它是研究和解释地球地貌、月球月貌及其结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分析撞击产生的能量与反能量,可以获得碰撞强度、断层结构、外貌成因、双方角度变化程度、撞击地点等重要信息.该理论是一套完整学说,对科学家们在地球、月球上探测到诸多“有果无因”悬题及奇特外貌结构特征等所有信息,在这里均能完整描述,同时得到了大西洋、岛屿、沙漠、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玻璃质岩石等形成方法,发现了月球曾经迫使地球产生倾斜、逆转的证据,介绍了原始星球撞击地球形成地月系复杂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学模型研究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问题,得出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公式.通过数学公式反映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7.
闫及龙 《科技资讯》2011,(34):206-206,208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定理和万有引力定理加上光压场的引入,论述了现在太阳系的运行规律,推理了地球形成的过程,原来是大撞击的结果。论述了地球生命的形成和地球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5,(2):61-61
1月12日,美国宇航局按计划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发射一发探测“炮弹”与“坦普尔1号(TEMPELI)”彗星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此次撞击将首次获取大量彗核碎片,为人类探究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时“转守为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9.
远涉 《科技潮》2007,(6):48-49
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5.5亿年里,平均每隔6200万年地球上就会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每次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经过1000万年才能恢复元气。虽然人们对于物种大灭绝提出了解释,包括火山喷发、彗星撞击地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等,但是对于这种周期性的灭绝现象,科学家们没有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6,(1):58-59
21世纪最初的年头里,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战争、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卡特里娜大飓风以及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 美国宇航局(NASA)称,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称,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史可怕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NASA近日启动“太空防卫项目”第一步,决定安放跟踪仪监视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确切轨道;这被世人称为“地球保卫战”的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08,(6):31
一项最新研究声称,太阳系穿过银河系的“弹跳”运动有规律地使彗星飞驰冲向太阳系内部,这种彗星碰撞事件可以解释远古地球上大量生命的灭绝。该研究表明,彗星“炮轰”太阳系和太阳系在银河的运动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纵横》2006,(1):59-59
一、太空探索好戏连台。1月12日13点47分,“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7月4日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首次揭示了该彗星的真实面目。1月15日凌晨,“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创下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这些发现为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2013年2月15日,一颗巨大而明亮的火流星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东麓的车里雅宾斯克州萨特卡市附近上空呼啸而过,产生的冲击波令汽车报警器狂响、震碎了窗户玻璃,玻璃碎片致使数千人受伤(详情请见本刊2013年第4期《小行星陨落俄罗斯》)。它是1908年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后最大、最具破坏性的天体撞击地球事件。当年,一块陨石(也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坠落西伯利亚通古斯,摧毁了约8000  相似文献   

14.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发生了,就在北京时间10月7月10时43分.这完全不是开玩笑。小行星2008 TC3成为了首颗人类在撞击发生前即观测到的小行星。撞击发生在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当时苏丹正是清晨5点43分。如果有人目击的话.应该会看到天空中出现巨大的火球.  相似文献   

15.
月球方舟     
1.为了预防核战争、小行星撞击或瘟疫流行等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科学家们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专门的“月球方舟”,为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建立“备份”。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2008,15(3)
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所作的新的光谱测量显示,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近地小行星的总体组成与降落到地球上的最常见的陨石——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但是它们的组成分布却是出乎意料的。大约2/3的近地小行星,包括那些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与被称为LL球粒状陨石的一组陨石相符,后者仅占降落到地球上的全部陨石的大约8%。这可以说明它们起源于小行星带的内边缘,那里主要是由Flora母体分裂产生的小行星家族。对此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从主小行星带到地球轨道附近的物质运输,可能取决于其大小。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3,(4):12-13
这里的土壤油黑发亮,晒干扔进火里能“嗤啦”一声烧着;这里的井水漂着黑漆漆一层油光,喝一口,苦得必须要马上吐出去;这里至今只住着六七十户人家,多不得大病健康长寿……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没想过这个被叫做“圈里”的小山沟儿能跟宇宙有什么联系,直到2011年针对这里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承认.地处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的“圈里”是由罕见的宇宙奇观一地外天体撞击地球造成的陨石坑。这个中国唯一被证实的陨石坑是何现状?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棒球球棒计算模型,利用动力学理论,研究球棒的撞击问题,找到了最佳撞击点;利用材料力学理论,研究填充橡胶后会提高球棒的击球效果;分析了材料自身力学性能对球棒的影响,预测了木材和铝材球棒的效果,确定了正式比赛应用木材实心球棒。该研究工作对于确定最佳击球区域和选择球棒材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水滴撞击固体表面的影响因素,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水滴撞击不同固体表面的形态变化过程,记录速度为2000f/s.实验是在常温大气环境中进行的,水滴的初始直径固定在(1.8±0.05)mm.对不同材料和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固体表面以及不同撞击角度进行了实验观察,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不同条件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固体表面、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撞击角度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后的润湿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We由50增大到300,液滴撞击在非润湿性表面上会出现部分反弹、反弹甚至飞溅现象;相同固体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使撞击过程的接触角变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棒球球棒计算模型,利用动力学理论,研究球棒的撞击问题,找到了最佳撞击点;利用材料力学理论,研究填充橡胶后会提高球棒的击球效果;分析了材料自身力学性能对球棒的影响,预测了木材和铝材球棒的效果,确定了正式比赛应用木材实心球棒。该研究工作对于确定最佳击球区域和选择球棒材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