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曲静 《科技信息》2013,(16):20-20
《印度之行》是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代表作。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索是福斯特最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印度之行》中人际关系异化的分析,揭示了福斯特对当时社会的深入观察以及对当时人类所处困境的忧虑和思索。  相似文献   

2.
张之薇 《科技信息》2007,(18):205-205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在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创作技巧,赋予作品强烈的现代主义意味。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之行》标题的含义以及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意象,探讨了象征手法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家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流露出浓厚的后殖民主义倾向。本文试从作者对印度的风景描绘和人物刻画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作品中渗透的殖民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刘知国 《科技信息》2011,(22):I0050-I0050,I0053
《印度之行》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反映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分析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对立、冲突和交流。象征意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而且富有哲理,起到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福斯特是吉普林之后涉及印题材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印度之行》中因大量存在殖民和反殖民意识,成为后殖民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本论文将通过两个方面来探讨《印度之行》的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一方面是根植于西方人内心深处的霸权意识,即他们的殖民性,另一方面是印度人民逐渐觉醒的反抗意识,即他们的反殖民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界对E.L.多克托罗小说之研究多从政治、宗教、后现代艺术技巧、新历史主义及新现实主义等视角进行阐释,而对其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则少有人问津.其实,多克托罗小说皆渗透着浓厚的“大屠杀后意识”,可称之为“大屠杀后意识”小说.在千禧年前,“大屠杀后意识”主要以大屠杀隐喻方式渗入其小说文本之中,而其后之作如《上帝之城》等则通过对大屠杀之显性在场的描写,揭示其对纳粹屠犹之深层反思.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凸显其对大屠杀创伤及其影响之关注,更表达其对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命运之关注和人类道德之关怀.  相似文献   

8.
栗明敏  赵菲菲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77-177,55
本文分析了二十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斯特的联系思想的连续性主题在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庄园》中的表现,即:亡人的音容笑貌、精神以致灵魂可以在生者的身上得以活灵活现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M.Forster)是二十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的一贯主题是人与人之间"联结"实现的可能性.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论者多以作品中的人际关系为主要论据,而对其和福斯特独特的的宗教意识之间的联系却很少触及.本文试图以《印度之行》为例,通过具体探讨福斯特对三大宗教详尽刻画的真正意图,指出其宗教兼容思想于"联结"主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进而揭示其宗教兼容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E·M·福斯特在其小说理论专著《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小说的七个方面。本文从《小说面面观》中的七个方面着手,系统分析福斯特的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探讨福斯特的小说创作实践是怎样达到与理论的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探索了英印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性与沟通的艰难性。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道思想,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融合,人类与神、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对爱的渴望和对友谊的追求,揭示了该小说的主题。尽管阻碍友谊建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依然存在,完美的和谐、统一尚未完全形成,但他们在通向英印互相沟通、理解的路上都努力走了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12.
丁莹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241-241
张爱玲小说中所表现的苍凉意味一贯为人称道,本文从意象角度对她的《倾城之恋》进行解读。文中分析到的意象有胡琴、墙、空房、风等,这些意象共同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那就是人生是苍凉的。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6,(5):96-98
让学生从《诗经》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为自己的网名、笔名、人名、书斋名等,是《诗经》导读课中最为学生喜欢的教学实践活动。其实施方案大致包括撷取词汇、注明出处、阐明理由、小组汇总、师生讨论评估五个步骤。学生用《诗经》中的词语或诗句取名的行为具体分为直接摘取、跳跃摘取、改编化用三种方式。从审美取向看,学生的《诗经》取名,爱情诗居多,尤其钟爱水意象、美玉意象、植物意象,而且具有明显的名人情结,充分展现了古代经典《诗经》母性般的伟大魅力,在塑造大学生形象和气质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下女性写作的弊端,提出了母性是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最显著的特征,表现母性应该是女性写作永恒的主题。从子宫是女性创造力的表征,母爱是人类的爱之源泉,母性是走向双性写作之途三方面论述了凸显母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夏君 《科技信息》2010,(18):150-150
俄狄浦斯情结用以指代儿子弑父娶母的欲望。在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由于母爱的缺失和父权的消亡,俄狄浦斯情结呈现出特有的变化,如寻找母爱的替代品、取代父亲的地位或者将兄弟视为情敌。本文试图分析艾迪四个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对《我弥留之际》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特殊性加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多部小说中对制度化母性之于美国黑人母亲的影响进行具象呈现与深刻探讨。文章以母性研究为理论参照,通过解读《宠儿》《最蓝的眼睛》与《上帝救助孩子》三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小说文本,审视莫里森对制度化母性的赋权性、束缚性与权力危机的逐层揭示与反思式书写,进而论证其与西方母性研究学者之间的对话关系,并探讨作者借以母性话题对重塑黑人种族身份的发展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在2003年出版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用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的"影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黑人家族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本文通过对这种手意象进行解码,力图展现黑人历史,发掘小说的深层主题涵义。本文作者认为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矛盾关系,既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又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接骨师的女儿》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在这部被视为自传体小说的作品中,谭恩美再一次展现出其细腻的写作特长,继续描写了华裔移民母女关系,展现了当代华裔作家的寻根思想。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显现了家园情结,并且将骨的意象及其家族历史得以发掘。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深深的"乡愁情结",这一情结集中体现在短篇小说集《纽约客》、《台北人》中."乡愁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亲情、友情、怀乡之情以及所包含的今昔之感、故国之思,也有某些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扭曲和畸变.白先勇小说的乡愁,有甘美的丧失与精神病魔两种意义,这种意义通过空间、时间、历史、文化等多层面得以展示,其创作历程寓言式地指出了人类历史的沧桑以及随之产生的无常和苦谛.  相似文献   

20.
1959年1月,身处困境中的钟理和完成小说《原乡人》。有的学者认为其中缺乏一个中心人物,不像一篇小说,并建议他调整后写成一篇散文。钟理和则以结构已定型、难以轻易改易为由,没有对小说作伤筋动骨的修改。未曾料想的是,多年之后,这篇小说中所诉说的原乡情结,已然成了钟理和的精神象征。本文以《原乡人》为载体,来解读钟理和的原乡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