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退耕还林是以政府行为对自然资源的栽培过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农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后续产业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核查资料,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取得的成效、带动后续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煤矸石特性、主要利用途径及效益的分析,论证了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建议有关部门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加快永春县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步伐,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990-2011年的数据对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对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对三产业的产值增加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小;对外贸易促进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优化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发展安徽外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萍 《甘肃科技》2011,27(2):5-7
1998年我国开始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全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启动,2001年国家林业局又将其列为全国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六项工程之一。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榆中县造林绿化步伐,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提高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了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进行生态环境安全规划、管理;兴建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加强水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安全性和高效益性,使南水北凋中线工程调水给襄樊市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襄樊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考虑森林生态效益因子的林道网合理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道网建设会影响到木材生产作业、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在传统林道网密度理论研究中没有考虑到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因素,这从生态采运作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是不合理的。分析了林道对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因素的林道网合理密度模型。  相似文献   

7.
石灰石矿生态环境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拟建石矿工程概况、周围环境特征基础上,对石矿周围生态环境进行现状和影响评价,论证石矿建设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大理州云龙县天保工程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菊雯 《科技信息》2009,(23):I0363-I0364
天保工程实施近十年来对实施地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深入农户进行访谈以及到相关部门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当地实施天保工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天保工程的实施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但在对工程实施中利益受损居民的补偿上还有待改进,因此要完善相关的补偿制度.以更好的促进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自然地理界面所处地区因其环境脆弱性常发生自然灾害,并对相邻自然地理系统形成不利影响,在此建造治理工程,是减免自然地理界面及其相邻地区自然灾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中国建造的自然地理界面治理工程大致有水利工程,防护林和基塘农业系统三类,在防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安蔚军  于书伦 《河南科学》2014,(6):1108-1114
开发区作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至关重要.选择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3项评价因素共计13项评价指标,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今后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33a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择伐强度对森林环境效益的影响.设置弱度(12.5%)、中度(22.9%)、强度(49.3%)和极强度(62.7%)4种不同择伐强度,跟踪调查试验样地5a和8a后土壤及凋落物持水、保肥及林分固碳释氧的价值变化,分析不同择伐强度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大,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弱度和中度择伐5a和8 a后,可产生环境收益463.5~804.2元/hm2;强度择伐5 a后,导致环境成本23.7元/hm2,但8 a后可产生环境收益747.4元/hm2;极强度择伐5 a和8 a后,导致环境成本488.6和48.1元/hm2.因此,杉木人工林弱度、中度和强度择伐,能较好地促进其发挥涵养水源、保肥和固碳释氧3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建议类似林分择伐强度不超过强度择伐.  相似文献   

13.
广西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价值,促进政府和社会持续投资公益林建设,保障公益林经营事业的发展,笔者应用影子工程法、等效替代法、费用分析法、市场替代法等原理,对广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广西562.87万hm2公益林(森林和灌木)的主要生态效益价值为137.39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价值69.25亿元/a,保育土壤效益价值15.72亿元/a,固碳制氧效益价值46.53亿元/a,净化环境效益价值4.81亿元/a,森林游憩价值1.08亿元/a。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是其经济价值(12.15亿元)的11.3倍,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中国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经济林等建设对优质、高产、抗性、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 的现状,提出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种子卫星”航天搭载育种、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4个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也是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速生丰度林建设、经济林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优良新品种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甘肃省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与预测“三生”空间变化趋势,能为甘肃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辅助。本文先分析20年间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挖掘诱因,再模拟甘肃省的“三生空间”在四种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由结果可知:在2000~2020年期间,甘肃省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持续缩小,主要集中在酒泉市、张掖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大,定西、甘南、临夏交界处的水域、林地面积小幅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草地与建设用地转换程度最剧烈。由多情景模拟结果可知:除了强调发展生产情景外,生产空间均呈萎缩趋势;林地、水域持续扩张,草地大面积缩小,导致生态空间在各情景模拟中呈缩小趋势;生活空间则均呈扩张趋势。“三生空间”在发展综合优化情景中的预测变化趋势与生活条件提高情景的模拟结果相似,但前者更平缓。甘肃省应该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并促进土地高效利用,重视酒泉生态恶化问题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积极改善北山山地区荒漠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理信息与生态遥感解译技术,对2013至2018年陇东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森林-灌丛、草地、农田3种Ⅰ级生态系统和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温性草原、草丛、旱地5种Ⅱ级生态系统为主;研究期内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综合动态度和景观指数变化不显著,生态系统格局总体表现稳定;各类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及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使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逐渐提高,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学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原理。本文针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征,对四川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出了一些生态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草地是一种廉价且可以更新的生物资源。只要管理得当,利用合理,建设有方,就可持续发展;反之,掠夺经营会造成草地退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贻害子孙。重建、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原则。以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为工作底图,依据《中国草地资源》的分类原则,严格按照《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调查内蒙古洪格尔高勒生态建设试验区,发现该试验区草地内发育着2类、5亚类、4组、8草地型。2类草地是:温性草原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5亚类草地是:平原丘陵草原亚类草地、沙地草原亚类草地、盐化低地草甸亚类草地、低湿地草甸亚类草地、沼泽化低地草甸亚类;4组草地是:蒿类半灌木组、高禾草组、中禾草组及小禾草组;8草地型为: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地型,具有小叶锦鸡儿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地型,具有小叶锦鸡儿的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草地型,具有柳灌丛的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草地型,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地型,巨序剪股颖Agrostis gigantean、杂类草草地型,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草地型,华扁穗草Blysmussino compressus草地型。探清洪格尔高勒生态建设试验区草地类型是科学合理管理草原的基础,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更是发展当地经济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提供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京津冀地区2017年—2019年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解译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类型,由此发现三年内林地、耕地、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草地;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值从2017年的3 91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 013.99亿元,其中林地面积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而未利用地贡献最低; ESV对三地的生态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ESV的影响较小,结果具有可靠性. 研究表明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生态服务有所提高,但应当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对林地、草地、水域的保护,推进集约用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20.
林火可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反映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模式,阐明林火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林火干扰的响应机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了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模式,以及林火干扰对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认为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火烧因子(火烧强度、火烧频率、火烧后恢复时间)、植被类型及土壤性质3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从林火干扰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的影响机制、林火干扰下多重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林火干扰下植物-凋落物-土壤复合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关系等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深入了解林火干扰下植物调控策略,明确林火干扰后多重化学元素间相互耦合机制,完善以植物-凋落物-土壤为复合整体的地上地下养分输入输出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以及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