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四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系列四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研究了中心金属的电子层结构、取代基效应以及溶剂的极性对于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波长λmax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中心金属为不满d壳层结构,则随着金属的电负性增大原子半径的减小λmax逐渐增大,当d壳层结构添满电子后,则随着金属的电负性增大原子半径的减小λmax逐渐减小.酞菁的周边位置被羧基取代后,羧基与酞菁大环共轭,增大了π电子的共轭体系,λmax红移.随着溶剂的极性的增大,其Q带最大吸收峰波长λmax红移.  相似文献   

2.
目前,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广泛,其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电性,不同取代基的加入使得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包括其作为给受体、阴阳极缓冲层材料及对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和寿命的影响.为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应用拓宽了思路,并对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别由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和金属盐、尿素、钼酸铵在熔融状态下合成2,9,16,23-四-硝基金属酞菁、1,8,15,22-四-硝基金属酞菁,还原得到两类四氨基金属酞菁.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金属酞菁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紫外吸收光谱中,Co,Cu,Ni和Zn 4种金属对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顺序大致相同.8种酞菁化合物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对于金属Co,Cu和Ni取代的酞菁化合物来说,1,8,15,22-四-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均比2,9,16,23-四-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的电导率大,而Zn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及第一长周期双核过渡金属羰基夹心化合物.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对一些早期有关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对一些同族过渡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规律进行了探讨;对第一长周期过渡金属双核羰基夹心化合物进行的理论研究表明,不饱和程度较高的V2 (CO)n...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外所记载过的σ相及其相关的α-Mn结构相电子化合物晶体结构的大量历史资料,讨论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浓度e/a值与固体能带理论分析值之间的重大偏离;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确定了σ相的晶体态电子浓度临界值之间的等价性,为研究过渡金属合金相提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系列烷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改善了硅酞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轴向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相对于周边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更易于制备。对这3个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核磁氢谱、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证实了这3个化合物是目标产物,并在不同溶剂中对它们进行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试。  相似文献   

7.
金属原子吸附于石墨烯上可以改善石墨烯的物理性能.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石墨烯上吸附不同数目,不同结构的金原子团.研究发现,比起单原子吸附,石墨烯表面更容易吸附多个金原子.线性型吸附结构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大,吸附能比其他结构有所增加,电荷转移量大,体系更稳定.体系的磁性大小也与吸附结构相关,直线型吸附结构无磁性,且吸附结构越不对称,净磁矩越大.研究表明,吸附不同结构的Au原子团,可以改变石墨烯本身的能带结构,使其具有金属性或者半导体性的电子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酞菁是卟啉的衍生物,是人工合成化合物,酞菁(Pc)大环外围苯环上的所有位置都可发生取代反应.实验在酞菁环外围位置引入R基团后,发现R基的引入对酞菁锌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红外光谱性质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富过渡族金属CaCU5型衍生化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的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稀土(R)富过渡族金属(T)化合物是当今探索新型永磁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稀土功能材料探索”课题,作为研究第3组元对形成RT5衍生化合物的稳定作用及其占位和对磁性能影响的基础,综述了以CaCu5型结构的RT5为原晶胞,不同数量的哑铃对2T原子,以不同方式有序或无序替代某些位置的R原子可能衍生的化合物,以及它们与原晶胞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Au-Ag合金纳米管同轴填充不同线径锯齿型(n, 0)碳纳米管所形成复合系统的稳定性、电子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内、外管间距约为4.20?的Au_xAg_(4-x)@(15, 0)复合系统为具有较大填充率的最稳定结构.能带结构分析表明,相对于自由Au-Ag合金纳米管复合系统的量子电导有所增加,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复合系统中的传导电子主要来源于内部Au原子和Ag原子的s电子以及外部C原子的p电子.相对于自由金属纳米管而言,碳纳米管的包裹使得金属纳米管的轴向拉伸临界应变和理想强度大大增加,有效地提高了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量了三种金属酞菁配合物苯硫基酞菁锌(C56H32N8S4Zn),苯硫基铝酞菁(C56H32AlC1Y8S4),烷氧基铝酞菁(C56H32A1C1N8O4)与人肝癌细胞作用后的荧光光谱,并结合细胞杀伤实验作了简单分析,发现金属酞菁配合物与癌细胞作用后内生出血卟啉,从而产生光动力作用杀死癌细胞的。  相似文献   

12.
金属酞菁对碘苯的乙烯基化反应的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发现金属酞菁对碘苯与苯乙烯反应有一定催化活性,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活性,钯-镍(摩尔比为1:1)多核酞菁的催化活性最好且可与均相催化剂相比。  相似文献   

13.
利用M-2000UI型宽光谱可变入射角椭偏仪研究十六氟铜酞菁(F16CuPc)和铜酞菁(CuPc)薄膜的光学性质. 在248~1 650 nm使用逐点拟合的方法对测得椭偏光谱进行分析, 获得两种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复介电常数和吸收系数. 讨论了外环氟取代基对酞菁光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共轭酞菁大环上的外围取代基对薄膜的响应波长和非正常色散影响较大. 分析了两种酞菁的电子结构及吸收谱成因, 并由吸收边外推得到两种材料的光学禁带宽度(Eg).  相似文献   

14.
纳米金属酞菁MPc(M=Fe,Co,Ni,Cu和Zn)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热方法以邻苯二甲腈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在反应釜中合成了各种形貌的Fe,Co,Ni,Cu和Zn纳米金属酞菁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电子扫描电镜、XRD、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纯度高,产率大,形貌独特.  相似文献   

15.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分别将1(4),8(11),15(18),22(25)-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卜(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2)与溴代乙酰糖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偶联,得到5种糖基酞菁偶联衍生物,IR,MS和UV—Vis光谱证实羧基酞菁与糖基成功偶联.糖基过量时,由1主要获得糖基二取代产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5种偶联衍生物易溶或可溶于DMF、丙酮、THF、氯仿和甲醇中,不溶于水,它们在DMF中避光均能稳定存在.在DMF、丙酮、THF、甲醇和氯仿中它们显示相似的酞菁单体的电子吸收光谱,在体积分数O.1%DMF的水中出现聚集,这些体系中的Q带特征吸收峰位于670~690nm;在DMF和含O.1%DMF的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358-0.721与0.121~O.198,为原酞菁(1和2)的2~3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16.
以邻苯二甲醚为初始原料,合成六种2,3,9,10,16,17,23,24-八甲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IR)、紫外可见(UV/ Vis)光谱表征以及可溶性分析.对比发现各种酞菁IR光谱几乎相同,但是UV/ Vis光谱中甲氧基锌酞菁红移最大,而甲氧基钴酞菁溶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晶体中电子之间交叠形成电子的能带.格点的电子之间具有交换作用时使能带劈裂成自旋上下的两个子能带.这样的系统是既具有电子巡游性又具有局域磁矩的系统.当两种自旋的跃迁积分不同时,上下两个能带的形状、宽度、峰高等不同.我们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温度对于此系统的能带的效应.随着温度升高,两个子能带不断靠近,磁化强度也就不断减小.在一定温度,两个子能带中心完全重合,磁化强度为零.两个子能带的裂距的变化与相交可定性地说明系统随温度的变化出现绝缘体、半导体、金属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边缘氢化和COH,CO边缘氧化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性质。能量计算表明,这些氧化的纳米带比边缘氢化纳米带要稳定。此外,OH官能团产生了和H边缘类似的能带结构,而CO官能团产生了复杂的金属能带结构,边缘氧化引入了穿越费米能级的半占据能带。相应结果为制备石墨烯基纳米电子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压下GaAs的电子结构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头计算了不同压强下半导体GaAs闪锌矿结构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各个高压下平衡时晶格常数、总能量、键长和能带结构等性质,并且获得了直接带隙结构向间接带隙结构转化的临界压强为8.65 GPa, 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结合实验值详细地讨论了高压下GaAs的电子结构以及电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头计算了不同压强下半导体GaAs闪锌矿结构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各个高压下平衡时晶格常数、总能量、键长和能带结构等性质,并且获得了直接带隙结构向间接带隙结构转化的临界压强为8.65GPa, 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结合实验值详细地讨论了高压下GaAs的电子结构以及电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