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古典艺术关注探索人神关系,早期道教更加注重神人相通和得道成仙。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传千古的杰作《洛神赋图》是对道家神仙思想的较好注解。顾恺之通过对人神交往的铺陈,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神仙意境的追求,弥漫着探索自由超脱人生境界的艺术诉求。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洛神一度成为各类艺术争相描摹的女神形象,以之为审美对象的各类艺术作品中,《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两大杰作.文章试图从审美理念、审美视角、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手法四个方面探究《洛神赋》和以之为脚本的《洛神赋图》之间的审美递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诗意画又叫命题画,渊源流长,属文人画范畴。它是一种特殊的绘画文学化的表现形式,其博大精深的美学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的基本特征,是独树干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诗意画发展简述汉魏以来,中国画逐步走上了文学化的道路。汉代刘褒画《诗经》中的《北风》诗与《云汉》诗意,使观者感到《北风图》凉,《云汉图》热(王振德《中国画论通要》)。东晋顾消之以曹植《洛神赋》为题材,创作了《洛神赋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采取分段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人神之间的眷恋、哀怨的情思以及似有还无的梦幻景象,通过人物…  相似文献   

4.
白描白描,原称白画,是中国画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造型的一种画法。《宣和画谱》(卷七)称宋之李公麟(号龙眠)善“白画”,“凡目所睹,即领其要。”所作人物画,“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元张昱《李龙眠画醉中八仙歌》诗亦云:“龙眼白描谁不赏?胸次含空生万象。”又称“铁线描。”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认为:“如人物其白描有二种,赵松雪出于李龙眠,李龙眠出于顾恺之,此所谓铁线描。”《宋史》本传说李龙眠之画,“识者以为顾恺之、张僧繇之亚。”顾恺之为东晋各画家,可见这种铁线描源远流长。而顾恺之有  相似文献   

5.
楚汉之际,由于楚文化的广泛影响,屈、宋骚体作品,往往成了骚体创作主流之一。骚体不仅影响了汉代文人赋作,亦影响及建安以后的骚体赋篇,尤其是曹植《洛神赋》之艺术魅力与《楚辞》关系最为密切。有关《洛神赋》不乏精辟分析之文,然而有关《洛神赋》与《楚辞》之关系,却鲜少详细论述之作。因此本文论述《洛神赋》与《楚辞》融化创新之关系,并说明《洛神赋》对后世文学之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顾恺之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态度、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和绘画理念等方面,作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概要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话说白虎     
王淑华 《大自然》2010,(5):52-55
本刊今年第一期的《庚寅谈虎与虎文化》一文中配发了一幅由张善子和张大干兄弟合作的《白虎图》,并提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白虎图》绘于1934年,然而当时“现代白虎的祖先”还没有出生,那么画家依据什么画出了17年后才被现代人认识的白虎呢?  相似文献   

8.
《南诏历代国王礼佛图》图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温画卷》的作者张胜温应该是一位汉族画家。《画卷》第103开为《南诏历代国王礼佛图》,画面为南诏全部13位国王礼佛的场景,每位国王和王后的头上都有标志着身份的直行正书文字加框题榜,题榜中题写着各位国王和王后的帝王号或名字。其中6位国王的形象,来自《南诏图传》。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且最完整的关于南诏历代国王名号的资料,因年久剥泐,部分文字已很难辨认,笔者对此进行了辨证、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长卷溯源──兼论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杜巽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由何朝何代从人物故事画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画种,古今美术理论家已有诸多论述;作为山水画中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长卷,究竟源于何代何人,似鲜有求索者。近重读顾消之《画云台山记》,并...  相似文献   

10.
《洛神赋》创作时间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本文立足地理历史文化,将直观的历史地理方位图——地图引入这一问题的研究中,通过确立鄄城与雍丘地理方位分别在"东"和"南",得出黄初三年曹植从洛阳回鄄城而非雍丘的结论,进而确定《洛神赋》创作于魏黄初三年。  相似文献   

11.
古代题跋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题跋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记录。六朝是题跋的胎息和萌芽时期。今天我们所可知道的,旧题王羲之的《书卫夫人<笔阵图>后》而外,顾恺之《清夜游西园图》也有梁代诸王的跋尾。但后者早已失传,因此《书卫夫人<笔阵图>后》就是硕果仅存了。这篇跋文中所述“意在笔前”的书法理论及有关用笔、点画方法,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辉煌的书法成就的产物和记录。没有钟、王等名家辈出,不可能产生《书卫夫人<笔阵图>后》这篇题跋;这篇题跋的产生,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格特点,以及在理论上对书法艺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冷家荣 《科技信息》2003,(11M):64-6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文化比较发达的时期,无论在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的财富,艺术方面也是如此,灿烂的秦汉艺术孕育了两位伟大的文艺家,一是美学家刘勰,一是画家顾恺之。  相似文献   

13.
文学大师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晴。……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真是一语道破人物描写的真谛、眼晴,心灵的窗子。人的眼睛不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常常透露一个人内心的隐密。画家画人物,向来讲究以目传种。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就曾说过:“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之中。”  相似文献   

14.
《奉使图》是从《东游集》而来的。《东游集》中的诗都是阿克敦从前三次出使朝鲜的诗稿中选出来的,本来只是供蒋衡书法,但后来它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于是阿克敦在第四次出使朝鲜时充分准备了作画的素材,并于雍正三年请当时在京城很活跃的海宁画家郑玙作了20幅画。  相似文献   

15.
高宇琪 《甘肃科技》2004,20(2):171-172,174
中国艺术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反映 ,从主观上要反映出画家的意 ,从客观上要表现物象的神 ,这便是中国的“传神论”和“写意论” ,如顾恺之的“传神论” ,南齐谢赫的“气韵生动” ,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生画尽意在”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当推顾恺之的“传神论”。究竟“神”是什么 ?它对中国绘画及绘画理论的发展有什麽特殊的意义呢 ?顾恺之的早期“传神论”主要有那些观点和艺术主张 ?地位和作用如何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吴其浚(1789-1847)是清代集状元,封疆大吏和科学家于一身的名人物。他在从政生涯中,为官廉洁开明,体恤民情,有“洁己奉公”之誉。他在科学活动中的贡献更是蜚声中外:他的作《植物名实图考》,把中国传统植物学发展到了高峰;《滇南矿石图略》,被誉为“中国古代采矿名”;《治淮上游论》一,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治水方略。他将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科学家而名垂史册。  相似文献   

17.
正《建安文学》邮票采用6枚版式,主图选取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附图为"三曹父子"及其代表作,分别为: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邮票的两枚附图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其中一枚为人物肖像,另一枚为其代表作品,通过与作品相呼应的水墨山水画将两枚邮票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套邮票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刘钊设计,古朴大方,艺术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8.
《张胜温画卷》图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胜温画卷》因为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由卷轴散为册页,又恢复为卷轴的过程,因此出现了图序错乱的问题。而由于《张胜温画卷》上下两侧边缘的装饰图案之间存在交替对应的关系,为我们判断图序的正确与否提供了一个依据。更因《张胜温画卷》全部由图组组成,并且《画卷》图组之间声在大量借图现象,内容上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又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判别的标准。经研究发现,《张胜温画卷》是完整的,没有通常认为的缺失情况;而且《张胜温画卷》的图序大部分是正确的,错乱的只是个别图组及少数图幅。因此,清乾隆时期由国师章嘉活佛指导丁观鹏摹写的《法界源流图》,将《画卷》图序推倒重编的做法。以及对图幅随意进行增删的做法,与原作者的意图是格格不入和毫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刘半田 《世界博览》2010,(19):67-67
1947年,伦敦考陶尔德画廊购买了一幅《圣母子图》,这幅画以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模式,描绘忧郁而美丽的圣母。专家们认为这幅颜色鲜丽的木板画是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真迹。因此,作为镇馆之宝,挂在了考陶尔德画廊最醒目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 ,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殊不知 ,在洛神身上所表现出的明眸、皓齿、云髻、修眉、削肩、束腰等美好特性 ,正是曹植在继承了前人女性描写手法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如《诗经》和《楚辞》中的美女形象 ,特别是宋玉《神女赋》中神女形象的塑造对曹植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