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主要介绍各种戒律制定的缘由、经过,作为佛家"律法",其语言与经、论不同--其中所用语词有大量训释.文中主要对其中训释性语句的释义作用作一个简单分析,以揭示<摩诃僧祗律>对佛经语词训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毛传》、《郑笺》二者是否易字说的角度切入 ,通过部分实例的辨析 ,探讨单音语词训释歧义产生的原因 ,从而增深对《郑笺》词义训释的理解和研究。并试图对少数实例的训义去取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3.
在《楚辞》学史上,王逸《楚辞章句》以其流传最古、影响至深而为学界重视。该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对于《楚辞》大量语词准确到位的训释,为后世学者所肯定。这一成就及其荣耀的获得,与王逸自身对语词训释理据的把握,以及据文训释方法的采用等治学理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发表在《中国语文》若干探讨古代语词的文章提出补充意见,具体讨论了“挥”、“兜答’’在词语训释上的不足以及“一头拾来”中“拾”的本字问题,通过具体的语例说明了古代书证和现代方言材料相结合在古代语词训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毛传》、《郑笺》二者是否易字说的角度切入,通过部分实例的辩析,探讨单音语词训释岐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增深对《郑笺》词义训释的理解和研究。并试图对少数实例的训义去取阐述一已之见。  相似文献   

6.
《梦溪笔谈》的内容从总体上看以自然科学为主,但对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如语言学也有较多涉及。《梦溪笔谈》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和价值,涉及到古汉语的音韵、文字、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等,重点论及的有:语词训释、文字形义、音韵格律、语序句读、修辞方式等。其中与语言学有关的40多条笔记,犹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郑笺》训诂主要是字词句的训释,这是学者研究《郑笺》的重点,但《郑笺》也涉及整体内容的训释,关于这点历代学者没有涉及。从分析篇章结构、补释文题主旨、说明史实典故、解释名物制度看《郑笺》整体内容的训释,《郑笺》从总体上进行了科学的整体的关照与把握,这对后世注释之学是极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梦溪笔谈》的内容从总体上看以自然科学为主,但对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如语方学也有较多涉及。《梦溪笔谈》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和价值,涉及到古汉语的音韵、字、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等,重点论及的有:语词训释、字形义、音韵格律、语序句读、修辞方式等。其中与语言学有关的40多条笔记,犹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说文广义》是反映王船山语言文字思想的重要著作。文章从训诂实践中概括出了王氏词义训释的体例,对其中以形索义,据本义求引申义和关注社会用字等三个方面的训释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指出"形义统一"是其研究《说文》的指导思想,也是其词义训释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同字相训材料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说文》、《诗毛传》、《周易》、《孟子》、《释名》等中均有其例。前人主要从声训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训释字与被训字字形相同的背后,存在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联系,二者存在同源滋生关系。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文以《故训汇纂》中的“同字相训”为材料,从词汇学和语言史的角度,理清训释字与被训字之间的各种关系,追踪其演变的轨迹,从而管窥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春秋·谷梁传》重视对虚词的训释,多采用术语"辞"将其与实词区别开来,而且对某些虚词的语法意义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但其对一些虚词的训释是为阐发经义服务的。《春秋·谷梁传》采用直陈语义、据境索义的方法训释虚词,这种虚词研究的方式和成果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鄞言发微》的(一)、(二)删压而成。由于其(三)已先此发表,故序之为(二)。本文以上引姜先生的论点为指导,探索语词音、形、义的核心的问题。实践证明语词的核心是词义,也就是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音形不过是语词的躯壳而已。词义的探求以《尔雅》的训释法为主,兼及形、音两训。实践又证明,类比义训法之简捷、可靠和易于接受不是形、音两训所能比拟的。可惜的是,自明清的《骈》、《通》、《别》、《叠》诸雅以后,近代已罕有这类词书问世。  相似文献   

13.
《小尔雅》是《尔雅》后出现的一系列雅书中最早的一种。今本《小尔雅》十三篇,是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小尔雅》的体例与释义方式在《尔雅》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从训释条例、训释术语及释义方式三个方面去探究《小尔雅》的编排体例,更深刻地认识古人的训释方法,从而为辞书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析刘淇《助字辨略》释词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刘淇所撰的《助字辨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例的虚词专著,对其后的虚词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丰富而灵活的释词术语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其释词术语包括诸“辞”训释术语和其他训释术语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典故训释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尤以语典的训释难度较大。笺注者往往会因未能察觉原文所用语典而以常语释之,或未能准确理解原文所用语典以及误解作者用典意图而出现误校或误释的情况。试以清人对《荀子》中语典的校释情况为例,对此略作论说。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是中古一本重要的字典辞书。"异词同训"现象是该书中一种词义的训释方法,从其分布、被训词数量以及训词和被训词的意义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说文解字》中"异词同训"现象进行分类,并分析这种训释方法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训诂学是在解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经义。因此,训诂学在训释词义的方法上,虽有形训、音训、义训之别,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义训上。因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训诂之外者”(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义训范围很广,既训释词语,也训释章句;既训释实词,也训释虚词。总之,凡是训释古汉语的词语,不论其语言单位的大小,都在训诂学的范围之内。我国有无比丰富的古籍尚待整理。这种具有我国特点的以综合训释见长的训诂学,无疑应该进一步得到发展。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门类愈分愈细,这为发展传统的训诂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是,不能认为,这种研究可以降低或取代传统训诂学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汉的经今古文与训诂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公羊传》、《穀梁传》训释经书牵强附会,任意解说;而古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左传》、《毛传》训释经书则偏重名物,言简意赅。此训诂的文风直接影响到清代的"朴学"。  相似文献   

19.
朱栋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8-29,32
对《尔雅·释诂》“善也”词条从叉项及古书例证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明了被训释词所被解释的意义可能是它的本义、引申义或与这个字所通的那个本字的某个意义等。训释词亦同。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