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治光 《科技潮》2006,(8):16-17
农村科技服务港在推进京郊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总结归纳出许多运转有效的推广服务模式。这些典型模式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农村科技服务港主任赵卫东告诉记者:“目前,农村科技服务港推广的中介机构培育型,示范基地带动型、企业自主创新型、科研院校主导型以及支部+协会型5种模式受到了社会备界,特别是部区县农民的广泛欢迎,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成为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是国家科技部星火富民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科技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致力于推动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转播,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当前,农业科技“110”在宁夏已发展成为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毛子荣 《今日科技》2001,(11):40-40
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科学技术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就山区而言,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推广服务的体制、模式、主体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改革,实现创新,着力构建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转化和服务体系。 一、服务体制创新。长期以来,原有的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曾为山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前实现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这一体制的弊端已日益暴露,表…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陕甘宁3省区的农户调查资料,选取3种不同种类的技术,分析4种不同技术推广主体的特征及其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在西北地区农技部门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最重要主体,企业、科研、农民合作型技术推广模式起辅助性作用,且各种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在推广公益性强和复杂技术上具有优势,企业和合作组织在推广商业性和经济收益高的技术上具有优势。农户从认知技术到获取技术再到采用技术的过程中对组织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在前两个阶段作用较大;合作社和企业对农户的促进作用在技术采用阶段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5.
贾艳 《山西科技》2009,(3):68-69
农业科技网站信息服务模式就是括对农业信息服务的4个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即信息提供者将所采集、加工、整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政策、市场等信息。通过网络方式传递到农民或农业企业手中,以供用户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我国承担农技推广工作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却发展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为了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通过调查表明,农户强烈需求先进农业技术,这为重新重视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提供了现实依据。在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市场化运营做了可行性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路径,即政府主导型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市场化运营;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主导的农技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现两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和服务形式十分相似,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两者却有一定差异,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复杂多样;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注重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服务的内容与农民的需要相差甚远;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差异的启示是: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建立健全以区域性合作为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合作社 农户"新型农业服务模式,增强为农业综合服务的能力,创造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而摆在农机科研推广部门面前的问题随之而来,即农民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如何把农机科技培训服务更深入到镇、村、户?为此,记者走访了苏州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张家港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家港市农机化技术学校校长、高级工程师单金法。  相似文献   

9.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不够.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平 《科技潮》2002,(12):45-46
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是以农业信息资源为主体的农业信息专业网站,由昌平科委和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建设,推广国家863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信息咨询及专家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在全区布设50个农民基层站点,建成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完善昌平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农民致富。建设农业值息网的初衷新的形势需要一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就是这样一个新型服务体系的雏形,以“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为立足点,寻找一条富裕农民的新途径。以昌平区农业生产实际为基点,以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为依托,解决农民所需的实用技术和农副产品的营销市场问题,而建立的一个全新模式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1.
抓实科技入户 切实为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全所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制定了《大理州经作所科技人员农业科技入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服务工作扎实,有针对性,重点突出,效果好,增产效益显著。农户欢迎。农民满意。  相似文献   

12.
召开这次全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安排和部署下一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经过一天的考察、参观和大会经验交流,大家对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服务模式、服务功能、辐射范围、科技服务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宣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的倡导下,浙江省科技厅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下乡活动,是科技信息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农村之间有效传递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的通道,是加快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创新科技进程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能更好地向农民传播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帮助农民提高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育、开发农村信息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科技》2009,(2):32-33
在过去的一年中,武川县科技局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科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围绕马铃薯、生态畜牧业等全县支柱产业制定了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逐项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专家大院一个,筛选、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五项;引导、支持和完善农业专业技术协会12个: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建立中棚马铃薯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定西科技》2006,(3):11-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不够,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持和服务,影响了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砀山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国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县.几年来,砀山县按照中央提出的"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工作方针,本着"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方便基层、服务基层"和"管理与经营分离"的原则,积极探索有地方特色的技物贸一体化服务的"三源"模式.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砀山县农村技术市场暂行管理办法>;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砀山县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有力地促进了各类技贸机构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县已建立各类技术贸易机构62个,从业人员341人,年营业额4000多万元.目前,砀山县农村技术市场发展大致有3个环节:一是引进,即根据本县市场需求,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二是物化,即把引进的农业技术就地应用,变成当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农业技术成果;三是扩散,即把先进的农业成果扩散到千家万户.初步疏通了技术与经济效益双向渠道,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面对全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广大农民的需求,砀山农村技术市场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薛飞  张凌云 《江西科学》2010,28(5):673-676,695
围绕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了整合科研机构的科技信息资源、镇村信息服务站、农资经营加盟店等网点资源的"技、信、物"综合服务新模式;通过技术流动、信息流动、物质流动,实现面向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体系、农资经营加盟店和政府监管部门等主体的科技、标准、市场、监管等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并对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崔颖 《今日科技》2006,(12):18-19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广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发展农村产业的根本保证。在对陕北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陕北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陕北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一)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越来越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但已往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仅限于无偿的农业产中科技推广的单一形式,服务主体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单一推广体系,科技成果单一不成体系,服务手段采取强送强销方式,而农民被动吸纳成果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今后随着农业内涵由单一的种植、养殖的第一产业,向农用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商业、服务业等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