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要素,而公民素质又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根据国内外城市化建设中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和经验,应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市民教育模式:即各级城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学生共同努力,通过"以小手牵大手",强化中小学校公民素质培养,反向引导成人公民素质提高,增强公民意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是影响新市民城市适应的重要心理特征.为了解新市民元刻板印象的基本特征,以重庆市和成都市1 665名新市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标准化社会认知基本维度问卷为工具,对新市民元刻板印象类型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新市民元刻板印象总体上积极,认为当地老市民关注他们的温暖胜过能力,但有明显的群体分化.聚类分析发现新市民元刻板印象有4种类型,即高温暖、低温暖、高能力、低能力.各类型新市民元刻板印象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转入城市时间、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主观社会地位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以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为主体的城市新市民数量增长迅速,这些新市民要从农村居住环境转移到城市居住环境,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适应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问题,而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针对新市民进行的图书馆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指出图书馆是提高新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环境保护、市容卫生意识较差;二是规则意识缺乏;三是助人为乐尚未形成风气;四是文明礼仪缺失;五是迷信活动仍未杜绝。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主要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二是学校教育要在提升市民素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三是发挥街道、社区在提升市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全体市民要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因此提升市民素质问题主要要从城市功能、教育、街道、自觉性四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文章指出了新市民的信息素养与其城市社会融合的关系,并从研究历程、内涵、评价、教育等方面对信息素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说明了在信息素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市民信息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市民”人文宜居工程培育是一项统筹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积极向农村、向“新市民”群体、向“小侯鸟”等未成年人群体倾斜的民心工程.自2010年6月以来,越城区社教委结合自身地理位置以及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优势,整合辖区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确立各英特色项目,以模块打包的方式推出了“新市民”人文宜居工程.该工程自实施以来,以关注、关心、关爱为己任,通过以城带乡、以校带教、上下联动的方式,调动了一大批“新市民”群体积极投身参与到人文工程培育中来,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要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生活来源、居住空间,因此切实保障作为城市化参与主体的广大失地农民利益,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问题,并构建了失地农民普及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的框架。旨在不断提升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社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以"新市民"为代表的新兴群体,正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环境的建设,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研究并探索一条适合"新市民"成长及发展的培育路径,将有利于提升"新市民"整体素质、促进"新市民"的城市融合,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安居城市,从而为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不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不断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不断地为城市输送文明合格的新市民,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村改居"社区中,村民户籍转变为新市民,但是在身份认同、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有别于成熟市民。需要通过文化引领和教育,加强新市民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法制宣传教育、闲暇教育等。在具体途径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强化精神文化转型;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内容、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