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鉴于间接拉伸模式决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重要意义,基于间接拉伸试验模式,采用目前我国常用的2种沥青混合料,发展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动态模量的测定和分析方法。基于GPM测试模式,通过修正参数,修正二维平面应力假设和试件膨胀的影响,根据修正的应力和应变决定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动态模量。根据时-温转换原则,基于Hirsch模型估算混合料模量极大值,分别采用Global Aging模型和Arrhenius模型获得移位因子,通过数值优化建立了参考温度为20℃的2种常用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得出了主曲线的Sigmoidal数学模型。根据对2种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比较分析表明AC-20型沥青混合料对加载频率和对温度的依赖性都较低于AC-13C型混合料,尤其在低频段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工业用PET及PA纤维模量-应变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拉伸试验数据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和模量-应变曲线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纤维的力学性能。PET及PA的模量—应变曲线都是明显的双峰曲线。结合拉伸过程中PET纤维内部结构的变化解释PET纤维的特征模量—应变曲线,并讨论如何提高持续使用应变范围的模量问题。PET模量—应变曲线上的第一个模量峰为初始模量,标志着无定形区缠结网的破坏;无定形区蜷曲大分子伸直时模量较低,导致出现模量低谷;由于伸直的缚结大分子模量较高,出现了第二个模量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丁腈橡胶被短碳纤维增强后拉伸模量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在采用Halpin-Tsai方程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进行预测时,纤维增强作用的度量系数取值的局限性,并对值进行了修正.修正后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是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参数,间接拉伸试验的优势决定了在该试验模式下测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重要意义。采用我国3种典型的沥青混合料,在间接拉伸试验模式下,基于GPM测试模式,通过修正的二轴方向的应力和应变决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根据时间-温度转换原则,通过Hirsch模型估算混合料模量极大值,分别采用Global Aging模型和Arrhenius模型获得移位因子,通过数值优化发展了参考温度为20℃的3种典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相位角主曲线,得出了主曲线的Sigmoidal数学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表明模型拟合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建立了含界面相、纤维和基体的短纤维增强橡胶(SFRR)密封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模量的预测模型,采用Mori Tanaka方法得到了SFRR的纵向拉伸模量的预测公式,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同时,探讨了纤维体积分数、界面相的厚度和模量对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拉伸模量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其最大相对误差为11.2%;SFRR的纵向拉伸模量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界面相模量对SFRR纵向拉伸模量的影响显著,当界面相模量小于基体模量时,SFRR的纵向拉伸模量随着界面相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界面相模量大于基体模量时,SFRR的纵向模量随着界面相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对塑性细观力学模型的割线模量法,各向同性化的切线模量法、各向异性化的切线模量法和弹性约束法的适用性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在变形较小的情况下各向异性化的切线模量法能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循环硬化性能,各向同性化的切线模时法和割模量法较适应对单向拉伸的预测,而弹性约束法的预测则偏高。  相似文献   

7.
冲击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层板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Hopkinson杆冲击拉伸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技术,对CFRP、GFRP层合板进行了冲击拉伸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加载率下CFRP、GFRP层板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以及断裂强度、拉伸模量和断裂应变随加载速率改变的规律,认识复合材料层板在冲击拉伸情况下动态力学行为和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静态拉伸法、动态共振法和动态敲击法,系统地研究了各种不同牌号、 不同规格的灰铸铁试样正弹性模量E值。选定了动态法的测试系统;认定了动态法计 算弹性模量的数学模型;在系统研究了铸态和加工试样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了适宜的试样规格;并指出动态共振法、动态敲击法均可较为准确地检测灰铸铁的弹 性模量E值,其中动态敲击法更为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是目前检测灰铸铁E值 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PP/EPDM/EP 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动态硫化技术应用于环氧树脂(EP)增强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PP/EPDM/EP共混物是三相结构,即EPDM分散相、EP颗粒分散相和PP连续相.共混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变化不大.马来酸酐接枝EPDM(EPDM-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共混物是“核-壳”复合分散相和PP连续相结构,其中EP颗粒为核,外面包覆着EPDM-g-MAH和EPDM.这种“核-壳”结构变相地提高了EPDM橡胶的体积分数,使得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针入度为10/20的硬质沥青和石灰岩集料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同时选择了一种PG76—22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基于体积法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弯曲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来评价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静态回弹模量与动态复数模量均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来完成,采用不同的加载模式,回弹模量采用7级静态加载,复数模量采用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动态加载。深入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模量的影响。基于反曲函数绘制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同时采用Cole-Cole平面分析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征。研究认为,硬质沥青可以制备抗车辙性能优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相同温度下,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复数模量均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37.8℃以上温度时,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性流动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轴瓦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由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和青铜丝弹簧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轴瓦的性能进行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反映复合材料轴瓦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材料松弛模量矩阵,分析了普通PTFE塑料与用作轴瓦材料的PTFE的差别,得出了PTFE塑料与青铜丝复合层的蠕变及柔量矩阵,为弹性金属塑料瓦(EMP)的性能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冷压成型活性材料准静态压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的方法,对冷压成型PTFE/Al/W活性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准静态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到了活性材料密度对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活性材料密度的提高,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呈逐渐增大趋势,材料失效裂纹与轴线基本呈30°~45°角。进一步对准静态压缩前、后活性材料试样细观结构电镜扫描分析发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基体材料含量的减少和活性材料密度的提高,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形成的力链数量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活性材料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elongation of particles in dispersion powders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flat filament is analyzed. Morphology and elongation of particles in four different PTFE dispersion powders a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ongation and diameter of dispersion particles is discussed. Strength-elongation curves of PTFE flat filaments made of four different dispersion powders are obtained from measurements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TFE flat filament manufactured with dispersion particles having appropriate elongation(0.55-0.60) shows excellen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is work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for manufacturing high performance PTFE flat filaments.  相似文献   

14.
利用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填充聚丙烯腈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磨损面和转移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腈的加入,使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损性大幅提高,摩擦系数有所降低;填充聚丙烯腈的聚四氟乙烯样品的对磨面有完整而且不易脱落的转移膜,这是其具有良好耐磨性的主要原因;在复合材料中,聚丙烯腈与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A6/PTFE和PA66/PTFE共混物的熔融过程的热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吸水前后的静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吸收水和PTFE对共混物静态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不同.共混物弯曲性能受PTFE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受吸收水的影响较大;而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受吸收水的影响较小,但PTFE的加入使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比纯PA的断裂伸长率严重降低.PA6/PTFE共混物的熔融温度随PTF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熔融热却随PT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化学复合镀镍磷聚四氟乙烯 (Ni P -PTFE)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聚四氟乙烯 (PTFE)、pH值与温度对镀层中PTFE的含量和镀速的影响 ,确定出复合镀Ni P -PTFE的最佳工艺 .测定镀层的减摩性能、硬度、磨损率 .首次将Ni P -PTFE应用于制药设备上 ,实验证明Ni P -PTFE镀层不仅有效减小制药过程中的碰撞摩擦 ,更能有效防止药粒与塑料隔板之间的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Ar等离子体技术对聚四氟乙烯(PTFE)片材表面预处理,再用热接枝的方法引发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其表面进行接枝改性.考察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及接枝单体体积分数对PTFE与钢粘接强度和与水接触角的影响.同时,对接枝后的PTFE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GMA单体成功地接枝到PTFE表面,当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5min、功率为50W、气氛压力为50Pa、单体接枝体积分数为20%时,改性后的PTFE与钢的拉剪强度由处理前的24.6N·cm-2增加到处理后的284.6N·cm-2.  相似文献   

18.
对化学镀Ni-P-PTFE换热面进行了模拟循环冷却水中CaCO3的结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换热面上有解吸空气泡时,该表面结垢较Cu面加剧;无解吸空气泡时,结垢减轻.并运用分形理论对结垢行为进行了评价,发现化学镀表面垢形之分维值较Cu面的增大了.  相似文献   

19.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DLCs) or‘su percapacitors’ have many potential advantages inelectrical devices due to their large capacitance, highpower and long cycle life[1,2].Activated carbons, which exhibit a large specificsurface area ( higher than 1000 m2/g), have beenwidely used as polarizable electrodes of the capaci tors[1—3]. However, generally less than 1/3 of thesurface area of these carbons is available to the elec trolyt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con…  相似文献   

20.
在分散型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中混入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TPU),采用二次双向拉伸制备了具有良好弹性的多微孔薄膜,并对薄膜进行弹性性能测试及透射电镜(TEM)和 表面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TPU在PTFE中能够均匀掺混,经二次双向拉伸后PTFE 形成了网状结构,TPU依附在PTFE纤维上也被拉伸成细小纤维,二者共同形成了多微孔薄膜,而且TPU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PTFE薄膜的弹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