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桥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中等跨径梁桥的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的受力情况与结构性能,提出了适用的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并针对工程实例进行优化比较.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科技资讯》2014,(12):39+41-39,41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结合了简支梁和连续梁两者的特点,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建造预制场地及台座结构简单易行,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属于连续体系结构桥梁,它兼顾了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论文对比分析了此种桥梁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优点,阐述了其施工流程,提出了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发挥了可以工业化施工,制安装方便、无断点,行车舒适、减少材料用量及结构自重的优点。简支变连续转换过程便成了施工关键,本文通过实例对体系转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先简支后连续梁在桥梁设计施工中兼具简支梁与连续梁的特点,具有施工便捷、行车舒适、后期养护少等诸多优点,在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为例,简要介绍在内蒙某高速公路中采用的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结构体系转换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岭南高速公路蒲山特大桥的施工,简要介绍了公路施工中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的应用和施工优点,分析体系转换施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总结体系转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胡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40-141
文章就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砼空心板梁的墩顶连续设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陆春昌 《科技信息》2011,(12):I0304-I0304
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庆上界立交高架桥3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及上部构造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施工的各道工序及其施工技术,并总结了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世学 《科技信息》2012,(30):409-409,411
先简支后连续T梁结构,除主梁T梁外,最重要的结构就是墩顶现浇连续段,结合先简支后连续桥梁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墩顶现浇连续段的施工,介绍该工序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组合式连续箱梁,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和受力阶段体系转换,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严格控制。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简要介绍组合箱梁工序控制及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既有重载铁路混凝土简支双T桥梁已不能满足现在重载运输的要求,故对既有重载铁路桥梁提出一种加固方法——辅助钢梁加固法.采用列车-轨道-桥梁系统的时变动力分析理论,建立列车-轨道-桥梁系统的空间振动分析模型.本文计算了桥梁加固前后的动力响应和加固后不同速度条件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车试验作了对比.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辅助钢梁加固法能同时显著提高混凝土双T梁的横向和竖向刚度.因此该加固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结构综合评估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钢筋混凝土桥的老化问题非常普遍。北京地区已有许多钢筋混凝土桥被列入危桥 ,亟待评估和处理。在对 30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进行现场调查、测试 ,和对 3根已拆桥面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在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结构耐久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多层次评估模型和评定方法 ,并完成了相应的的计算机评估系统。对 17座在用桥梁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与实际损伤情况相符。该系统可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养护维修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收缩徐变效应在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和建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其会引起桥梁的变形,诱发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选取中国高速铁路中大量采用的32 m简支箱梁桥结构,考虑结构配筋及施工步骤,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JTG2012标准中的收缩徐变模型,分析收缩徐变引起的桥面变形。在此基础上,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将收缩徐变导致的桥面变形视为边界条件,建立考虑收缩徐变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借助该模型,研究收缩徐变效应对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主要影响高速列车的动态特性,而对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小;在收缩徐变效应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场地液化对河谷场地中不同结构体系、不同基础形式的梁式桥的地震反应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以典型可液化河谷场地三跨梁式桥为背景,建立了二维场地-桥梁结构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包括群桩基础简支梁桥、群桩基础连续梁桥和桩柱式基础简支梁桥3种桥型,并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从场地和桥梁震后变形、桩基础变形分布、桥墩漂移率、滑动支座位移和桥台伸缩缝位移等方面,探究不同形式梁桥的地震反应规律,重点揭示场地液化对不同形式梁式桥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场地液化会显著增大群桩基础简支梁桥的落梁风险,群桩基础连续梁桥受场地液化的影响次之,桥台处的落梁、台梁碰撞风险也较大,而桩柱式基础简支梁桥受场地液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李国豪的桁梁扭转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桁梁桥的梁单元有限元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类型的铁路简支钢桁梁桥,特别是其横联的力学功能,归纳得到了横联剪力H的实用计算公式。为了验证梁单元有限元法的可靠性,本文除介绍了一个模型试验的结果之外,还与空间杆系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铁路桥梁徐变上拱对于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三跨连续梁桥及简支梁桥的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徐变上拱对桥上无缝线路的钢轨附加应力、扣件上拔力、扣件剪切力以及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徐变上拱值主要影响扣件上拔力和行车舒适度,而对钢轨附加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徐变拱跨比相同的梁桥所导致的钢轨应力、扣件上拔力及扣件剪切力峰值基本一致;对于该研究的主跨125 m的连续梁桥和跨径30 m的简支梁桥而言,徐变拱跨比的建议限值分别为1/2 500和1/2 000.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桥梁的竖向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态摄动法和振型叠加法,建立了预应力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通过2个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算例结果表明:①预加力使桥梁的自振频率升高,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阶自振频率上,随着振型阶序的增加,预加力的影响变小.对于20 m和32 m跨度的预应力桥梁来说,竖向基频分别升高5.3%和6.3%,而第5阶竖向频率升高只有1%左右.②在地表波作用下预应力梁跨中截面弯矩减小约30%和25%,预加力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③竖向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贡献可以忽略.④7度设防烈度下,在预应力桥梁跨中截面弯矩的荷载组合效应中,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所占比例分别达24.56%和26.15%,8度设防烈度时所占比例分别为38.93%和41.46%,说明在这类预应力桥梁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城市高架简支梁桥和多跨连续梁桥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拟合了与规范反应谱相一致且考虑空间效应的人工地震波;建立了两种桥型的有限元模型;数值仿真并比较分析了一致激励以及仅考虑行波效应、仅考虑部分相干效应和同时考虑行波效应与部分相干效应的非一致激励等4种激励情况下,两种桥型的非线性地震碰撞响应.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梁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显著,且对连续梁桥的影响更为明显;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会使桥梁的撞击力明显增大,同时考虑行波效应与部分相干效应时增幅最大;随着视波速的提高,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在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响应分析中,必须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响应面法的混凝土桥梁时变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求解劣化环境作用时混凝土桥梁的时变可靠度,建立了基于改进响应面法和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退化过程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混凝土桥梁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利用FORTRAN95分别编写了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分析程序CBDAS和可靠度分析程序PIRSM.以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极限状态下结构力学性能指标的可靠度随时间的...  相似文献   

20.
以朔黄线温塘河特大桥为例,采用一系轴箱悬挂货车模型,建立重载列车-有砟轨道-桥梁的空间动力学方程组,采用迭代求解,编制了相应重载铁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通过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分析了重载列车速度对重载铁路简支梁桥的各种动力性能指标的影响;借助现有的铁路桥梁检测规范,对既有重载铁路桥梁提速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给重载列车通过该铁路桥梁的最高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