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传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基础上,引入全方位形态学结构元素,通过自适应形态学运算的加权组合,提出了一种全方位加权自适应组合形态滤波,对低光照条件下获取的井下电视套损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实验表明,针对噪声主要为高斯白噪声的井下电视套损图像,通过与传统开闭和闭开形态学滤波以及中值滤波对比分析,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井下电视套损检测图像的噪声,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了后期图像数字化定量解释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测井图像失真的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FMI)的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对井下仪器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推导出描述仪器运动状态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遇卡-解卡事件进行识别,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井下仪器的运动状态作出最佳估计,得到原始采样数据的真实深度,最后利用Akima插值算法对极板数据进行重采样并生成成像图像.结果表明:经过校正后生成的FMI图像有效地消除了由于井下仪器的非匀速运动引起的拉伸、压缩、扭曲等图像失真现象,恢复了地层的原貌.该技术不仅适用于FMI成像测井,同样适用于其他进行了加速度测量的成像测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成像测井解释精度以及该类资料的应用水平,需进一步利用岩芯扫描图像来刻度成像测井资料,采用了VC++6.0语言进行岩芯扫描与成像测井交互解释软件的设计,成功地将各类地质信息、岩芯数据、岩芯照片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交互解释。通过大量资料处理和现场运用表明,利用岩芯图像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和佐证不仅使岩芯数据库资料的应用更加充分,也使成像测井解释更加科学、快捷。这不但增强了测井解释的可信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凸显了岩芯扫描技术与成像测井资料的交互解释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井电缆的数据传输带宽非常有限,图像压缩是井下电视研制的关键技术.基于小波变换的井下电视图像压缩系统通过小波变换、子带编码、自适应量化和熵编码进行图像压缩,采用质量盒控制、背景对比度控制和场频控制技术,实现了较高的压缩比.该系统采用DSP控制技术和图像压缩专用芯片,使图像压缩比和数据流量易于控制,适用于单芯电缆、多芯电缆和光电测井电缆的图像传输.图像解压缩回放过程中采用了插场技术,实现了PAL制式视频50场/秒的实时运动图像播放速度.  相似文献   

5.
武小何 《科技信息》2011,(14):I0328-I0329,I0331
随着油气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测井技术正在实现由数控测井向成像测井的跨越。本文以国内外成像测井技术发展入手,紧密结合录井、常规测井、酸压、试油资料,重点以Forward软件在塔河油田某三口井的应用揭示了成像测井,解释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超声成像测井技术是通过向井壁连续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把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成电信号,作为图像信号.图像的扫描触发信号由地磁场提供,在磁屏蔽、磁干扰条件下仪器就不能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运用陀螺定向技术对人造磁场进行定向,转动的线圈在人造磁场中,感应出来的交变电信号作为图像扫描触发信号,同样能形成超声图像.并能快捷、准确地查明井管故障点的位置、损坏的规模大小和方位,从而为维修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和视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立体成像技术是电视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提出并建立了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平行成像系统和会聚成像系统进行比较,推导了产生舒适立体图像的最大水平像素差离散值的取值范围,为立体成像的视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验证了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可作为研究、设计和研制立体成像系统、处理立体图像信号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文洁 《科技信息》2012,(22):396-397
本文在对比腰英台地区多口井火山岩测井响应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技术和测井新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着重对腰英台地区火成岩储层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1.利用交会图法结合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综合岩性主体成分信息与结构构造信息识别火山岩岩性;2.用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针对火山岩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利用自主研发处理软件simple对研究区内各井进行了处理,实现了储层参数评价。  相似文献   

9.
强辐射环境下数码成像设备由于受到高能粒子射线的影响,采集的视频或图像信噪比非常低,严重影响了其在辐射环境下的应用.为了去除视频或图像中的噪声,减少辐射粒子对成像设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修复技术的新型强辐射图像去噪技术.首先在分析强辐射环境下成像设备受干扰的机理基础上检测图像的强干扰噪声;然后将图像噪声区域看成待修复区域,利用图像修复技术进行噪声消除;最后利用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去噪方法对修复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算法效率高、降噪效果显著,能够很好地去除强度大、分布密集的噪声,有效提高了数码成像设备在强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科研领域,在成像测井图像解释系统中,采用七元组格式的文件来存储相关的成像测井图像特征信息数据与图像数字特征数据构成数据库,易于读写和数据的维护等操作,完成了成像测井图像解释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数据库格式的构造。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井下视频测井仪对于侧向井壁成像效果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环形光源及其控制器装置.光源由2个同轴、平行且关于成像平面上下对称放置的环形光源板组成.光源板与LED的光轴有一固定夹角α,使得照明范围在井壁上的投影关于成像平面上下对称,从而覆盖侧向成像区域,消除图像盲点.2个光源板采用不同波长的LED,可充分利用介质的光谱特性.每个光源板电路采用多个LED串并联连接,使用电压低,提高了可靠性.成像系统的控制芯片控制具有I2C接口的数字电位器,改变LED驱动芯片的输出电流,以控制光源强度.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环形光源及其控制器能够满足井下侧向多镜头成像系统对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L油田礁灰岩储层中裂缝及溶孔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给储层评价及油田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电阻率图像,能够准确把握储层沉积和构造特征。将随钻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测井引入对礁灰岩岩石类型判别、裂缝精细评价、次生溶蚀综合分析及产能主控因素研究中。结果表明,高分辨电阻率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分辨礁灰岩储层的岩石类型,精确评价储层裂缝类型及裂缝特征,并对次生溶蚀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精细分析。最后综合所有电阻率成像解释成果探讨了礁灰岩储层产能的主控因素,相关评价结果与油田的生产和控水技术的作业认识吻合。随钻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的综合分析应用,既能够达到储层精细表征的目的,又为L油田调整井控水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并对同类油藏储层精细描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未成岩生物气藏为例 ,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 :(1)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 ,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 ,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 ;(2 )根据毛管理论 ,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实现了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 ,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 ,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成像测井资料提供了井下裂缝的准确分布状态,可以准确提取裂缝的参数,包括裂缝的倾角、倾向,裂缝的组合特征,这些参数为地质分析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信息。将多井的成像资料分析的结果,结合取芯岩芯分析,运用地质规律对地质特征相似的邻区进行了裂缝预测。利用四川某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10口井的成像和岩芯资料,通过分析裂缝的分布特征和影响裂缝发育的岩石特性、裂缝的溶蚀和充填情况、裂缝与现代地应力和构造的关系,解释出了3个有效裂缝发育带、5个有效裂缝欠发育带和2个裂缝不发育带。该结果得到了实钻资料的证实,表明综合测井新技术解释有效裂缝发育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复杂储层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是定量解释中的关键,当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单方面不能正确反应储层特征时,将两种资料统一到同一平台进行综合解释是探索定量评价储集层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分析某油田的测井、录井资料,建立了综合解释图版,定量评价目的区块储层,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钻探工程是我国勘查矿产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煤炭地质勘查对钻探工程质量技术要求严格,特别对高炭质黏土岩的解译技术要求甚高。物探测井解译成果与钻探地质编录中岩性及煤层解译密切相关,必须认真分析解译成果与钻探编录资料的对比研究方能判定准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将其应用在井筒流体加热过程中,分析了重力热管加热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条件下,利用深部流体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室内实验表明:工质类型、工质充液率、真空度对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有很大影响。矿场试验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油温度加热到原油凝点以上,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井底抽油杆载荷,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重力热管加热过程受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弱压实、松散胶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一直难以达到储层精细评价要求的难题。方法对于孔隙度模型,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实现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的需要;对于渗透率模型,从影响储层渗透能力的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入手,以毛管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解决了该区长期以来无法利用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藏孔隙度参数解释的难题;提高了渗透率参数模型的解释精度。结论为该区储层定量的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