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9世纪之前,这一地区饱受外族侵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反抗意识,孕育了南斯拉夫的民族文学。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早期的南斯拉夫民族文学创作脱胎干民间文学、宗教文学,在创造世俗文学的过程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出现了一些民族文学家。从19世纪初开始,南斯拉夫文学与各民族的民族觉醒、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同步发展,文学作品中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艺术地再现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血与火的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2.
不到半年时间,两个“家园样板”发生三次兵变。对兵变“予以承认”或“出兵镇压”都暴露了南非当局的骗局。产生兵变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印度大会党领袖尼赫鲁,曾在除夕那天作了一次预言,说亚洲千万被压迫人民,因不愿受帝国主义的统治,必起而作不断的反抗,其热情甚至说原子弹也不能镇压它。结果势将引起三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他们大多聚居在我国边疆地区。解放前,兄弟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深受三大敌人的残酷压迫,反抗斗争连绵不  相似文献   

5.
《刘三姐》从再现民族反抗精神、再塑机智人物形象及定位歌圩偶像展现善歌民族三方面继承并创新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形象;以赋、比、兴、夸张、重叠、对仗的巧用及塑造生动诗性形象等艺术手法,继承并升华了传统民歌的表现艺术;又荟萃多种喜剧手法及众家传统戏剧艺术实现了以喜剧抒情形式表现严酷阶级斗争的艺术创新。《刘三姐》的艺术与创作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从回族心理素质特征看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勇敢无畏、富于反抗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兼容并蓄、灵活变通的民族观念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素质特征影响着该民族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汪怡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28-129
本文主要叙述简.爱的女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童年时的简.爱因不堪忍受压迫,以她的勇敢行为反抗了欺侮她的表哥。那时,她的反抗意识就初步形成并表现出来了。离开舅妈家后,简的生活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劳渥德,简的反抗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阶段,在桑菲尔德,简的追求是独立、自由,而离开桑菲尔德的行动导致她的反抗意识达到顶峰;第三阶段,拒绝圣约翰的求婚,也为她的反抗色彩增添了光辉的一笔。简是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一位新女性,直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为她的女性意识喝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以所持有的大一统国家观念,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藏族人民在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中,国家主权和疆土不容侵犯的近代国家观念逐渐萌生。正是藏民族国家观念的这种演变,使藏民族能够在与英帝国主义与少数亲英分子的斗争中,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农民主体的群众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爆发,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这一危机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的危机及由此引起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和团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其严重的盲目排外倾向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从女性反抗暴力、追求爱情婚姻自主和施展各种才华三方面着笔,阐述冯梦龙在“三言”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语言秩序与民族精神应该是互动的 ,而远在“五四”时期之前 ,文言秩序已获得了一种鲜明的制度性特征 ,成为民族精神的禁锢。它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力 ,排斥他种对世界的解释。五四学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全面反传统的态度 ,从语言批判到文化反抗彻底打破文言秩序 ,充分释放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国民大会党(英·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成立于1885年。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47年印度独立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国家。历史上它曾消亡,两千年后重又崛起。古代以色列曾有过两个圣殿时期,著名的耶和华圣殿历经兴衰。由于历史的原因,圣殿成了犹太民族兴亡的象征。公元135年,犹太人在经历三次反抗罗马入侵的起义  相似文献   

14.
《白宫管家》以交叉叙事的方式书写了西塞尔·盖恩斯在种族主义语境中的摇摆人生,以及与之相随的柔软黑人性和坚硬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棉花田里的舞勺之年,未谙世事的西塞尔以反抗彰显着其黑人性;第二,私刑下的而立与不惑,失去父亲的西塞尔用忍耐守望着自己的主体性,尽量不谈政治;第三,后政治秀的耄耋期颐,失去儿子的西塞尔凭反抗坚守着长期以来其族裔所需的黑人性。实际上,这三段从反抗→忍耐→反抗的人生,是当时黑人在“主人”宰制下的策略生存,旨在以迎合语境所允许个体“奴仆”承载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守护集体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壮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开天地造万物,并带领壮民们进行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反抗压迫,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壮民族得以生存与繁衍,发展成一个文明开化的民族。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来看待布洛陀信仰,不仅可以追溯到壮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关系,而且在弘扬壮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壮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的大业,均对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祖国要统一,民族要振兴,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因此,回顾我党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前景,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动机制。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并反映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的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  相似文献   

18.
平凡生命的赞歌──论“三言”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性反抗暴力、追求爱情婚姻自主和施展各种才华三方面着笔,阐述冯梦龙在“三言”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郑有利 《科技信息》2011,(31):448-448,433
《美国在心中》是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布洛桑通过自身的经历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痛苦,第一代菲律宾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种族迫害以及菲律宾人民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的反抗。而布洛桑想通过这样一部自传为自己本民族的人民发声,颠覆主流话语的统治与压迫,重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回惊天下》作为首部描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回民起义的文学作品,真实再现了清初顺治年间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米喇印、丁国栋起义的悲壮史实,描写了一个被清政府残酷镇压、迫害、屠杀的庞大的回回民族,集中呈现了回族为尊严、信仰和生存而顽强反抗、英勇战斗,以及追求自强不息、仁爱和平、爱国主义的精神。该作品语言简洁凝练,叙事宏大磅礴,战争残酷激烈,人物栩栩如生,感情真挚充沛,是一部具有着强烈的古典主义悲剧色彩和传奇色彩的史诗性历史小说和战争小说,在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