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渊博 《科技资讯》2014,12(19):154-154
《现代物流基础与实务》是有关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根据物流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该课程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环节有:课堂基础知识讲授、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课程设计。针对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宜采用各自适用的具体研究性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汪辉 《科技信息》2011,(32):280-281
工程测量课程是高职高专监理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非测量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文探讨了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中,根据专业需要和测绘技术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工程测量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环节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与尝试,并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农林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既具有法律和法规类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又具有一般工程类实践指导性强的特色.而其课程教学大多还是以食品标准介绍和相关法规解读为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且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该文结合农林院校所开设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特点,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思考与总结,为更好的提高农林类院校《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丽 《科技信息》2010,(21):I0302-I0302,I0319
《工程制图》是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从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结合专业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参与教学的力度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甲个方面谈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兵 《科技信息》2009,(3):221-221
本文分析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立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工程热力学》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传统黑板板书教学融合在一起,科学安排实践环节,将教师教学评估与学生学习效果相结合来评价教学效果,并将其应用于《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学生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探讨教学改革。通过夯实学生理论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法和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在项目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注重理论知识与机械专业的结合,所选项目和课程设计题目均能体现电气控制与PLC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雅琴  王颖  吴晓 《科技资讯》2014,(29):199-199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很多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为该基础课程群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高级语言编程基础。该文就该课程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规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普教和成教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基苓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需要从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实验教学环境、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满足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从完善教学,强化基础,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设计算机仿真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素质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常琳林  徐丹 《科技信息》2010,(28):258-258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总结《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建伟  冯志芬  孙兴亚 《科技信息》2011,(3):I0160-I0160,I0101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要根据道桥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复杂问题简单化,注重土力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重视课程实践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思路框架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对道桥专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是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绩效观,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攀成 《科技信息》2012,(10):30-31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建设《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实践技能课程《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综合设计性试验为切入点,设置-系列实验体系,考核方法调整为重点考核实践技能等一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光电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及课程的特点,提出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光电子学教学体系的思路,并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克服基础课程难点的同时,锻炼了个人的综合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完善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等各环节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难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考核方式和学生基础培养等方面指出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CDIO理念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提出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按项目模块重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用实例组织单元教学,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课程网站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授课,建立了高水平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并给出了把实践环节评价纳入总体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践该教学模式,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大幅提高。总之,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采取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工程光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光学》讲述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吸收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先进经验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采用了主题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和方案讨论式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并反映了当代光电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