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涛 《科技信息》2010,(28):47-48
为适应和谐社会秩序之纠纷解决的需求,合理分配使用司法资源,必须建立以司法判决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化解各种类型的社会纠纷,并在法治框架下,使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各种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和谐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我国逐渐从一个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仅从1990年到1999年就从321万件上升至623万件,9年间增长近一倍。由于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未受到足够重视,加上"诉讼万能"、"诉讼崇拜"等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出现滥用诉讼手段的倾向,造成一方面法院案件积压问题出现,另一方面民间纠纷解决机制陷入困境。对于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重构,范愉与张兵等兼主张加强我国民间调解,强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完善应当着眼于中国乡村实际,构建一个以当事人为主体的协商和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体的民间调解、乡镇司法所为主体的行政处理、仲裁机构为主体的仲裁裁决及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司法判决互为补充、良性互动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好地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完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完善应当着眼于中国乡村实际,构建一个以当事人为主体的协商和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体的民间调解、乡镇司法所为主体的行政处理、仲裁机构为主体的仲裁裁决及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司法判决互为补充、良性互动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好地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严重影响了乡土纠纷的顺利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及诉讼自身的局限性。然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尽管早已为中国乡土社会所接受,但也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其解纷的功能正在日渐削弱,加之其权威性与公正性难免受到质疑。故而,乡土纠纷解决机制宜走多元化道路,应在发挥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吸收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行政解决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司法的先天劣势,也与我国传统乡民普遍较为看重纠纷解决者权力背景的心理契合。针对滇东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在采用行政方式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应构建"四位一体"的纠纷解决模式,完善公安派出所、乡镇政府的纠纷解决功能,重视民族风俗习惯与制定法的调适。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社会而言,在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及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应当整合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构筑一个有效的纠纷解决系统。其目标在于实现各种纠纷解决程序的多元化与合理化,从而有效化解大量社会纷争。  相似文献   

8.
多种非正式的协商、和解与调解机制在现代西方国家行政纠纷解决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传统的以裁判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的方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制度变迁。借鉴法社会学关于“纠纷三阶段”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纠纷解决过程引入调解机制不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障碍,应当尽快修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排斥调解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正在知识产权纠纷迅猛增长、司法资源紧张、行政执法权有限的情况下,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拓宽仲裁、调解等社会治理渠道,构建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声。为响应企业快速便捷解决纠纷的要求,温州市知识产权局探索综合运用行政执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种渠道,把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维权中心、行业联盟、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主体纳入专利争议解决机制,形成保护合力,专利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探索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论乡村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是熟人与半熟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使得民众对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也各有特色,然而总体上还是遵从调解为主,诉讼为辅的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传统,所以务必追根溯源,寻找乡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过程并且着重解析古代纠纷解决的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传统的解决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包括自决、和解、调解、行政机关处理、诉讼。由于种种原因,在乡村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仲裁方式尚未纳入到乡村纠纷解决机制之中。本文分析了仲裁在解决乡村纠纷方面的特点、优势和困境,并从解决乡村纠纷的角度提出了现阶段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描述侗族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时间段的不同与相同表现,展现传统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经过历史的淬炼,以更适应国家体制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式,巧妙地与正式制度共存于当代侗族社会的规范体制中。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的一定时间内,该地区的民事纠纷处理机制仍以这种多元的形式存在;而该地区的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也能为熟人社会的纠纷解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DR是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简称,中文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作为一个通用概念,它已被现代西方各国用作对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统称,内涵与我国所谓的非诉机制相同.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日本的诉讼外纠纷解决制度,论证了诉讼的弊端,ADR的优势及其内在理性价值,以及在我国大力发展ADR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社会纠纷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决定了法制建设在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法制建设在立法方面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科学性、民主性和创新精神均需要加强的问题,尤其是综合治理法、突发事件应急法等亟须制定;在执法和司法方面,存在行政执法不严、司法权威需要树立、司法效率需要加强的问题;在守法主体方面,存在法律意识培养不到住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诉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介绍了我国各地法院诉调对接机制的主要模式,具体包括人民调解室模式、律师参与调解模式、特邀人民调解员模式、南通大调解纠纷调处中心模式、"四合一"纠纷处理模式。认为各地诉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在操作方式上虽有一定差异,但在本质追求上基本一致,即力求建立一种科学的社会调解与法院司法权对接的"双向流转"诉调对接模式。最后提出从建立调审分离制度和诉前强制调解制度入手,从明确适用调解前置的案件范围、明确人民法院引导或委托调解的程序规范等8个方面具体完善诉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9,(4):35-38
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剧变,随之而来的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纠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旧有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中的纠纷应如何得到有效地解决成为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话题。文章通过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框架,对现有的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是否存在一套有效的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法治背景下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中越来越分化为独立的个体,农民之间的经济相关度降低,导致了农村社会的纠纷增多。传统策略所依据的乡村共识出现解体,而这种解体又带来了暴力解决纠纷事件的增多。相对于暴力手段,理应引入法律的因素,使法律成为纠纷解决的最终方式,同时构建传统习惯与法律相结合的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核心在于如何整合和创制纠纷解决方式以构成完整统一、协调运作的纠纷解决体系。根据产生基础、解决方式之间关系的不同可以通过两个视角来仔细审视纠纷解决方式,从而在分析不同类别的纠纷解决方式的基础上把握现阶段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中的纵向机制与合意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探索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各种救济途径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其特殊性和独有的优势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为实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优势最大化,应对律师在该机制中的作用予以充分地肯定,并加以认真地探讨和研究。律师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帮助当事人实现对该机制的理性选择、确保该机制正义功能的实现以及提升该机制的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的变化,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本文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