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关于绘画"画意不画形"的观点,最早推翻中国古代画坛长期流行的韩非观点,深刻反映宋代绘画思潮的重要变化。欧阳修画论针对北宋院体画"专以形似为尚"的时弊,强调传神的重要性,具有贵神韵、重意境、主放逸的美学倾向,对后世画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月,招抚使设置的缘由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宋代共有28位招抚使副,其中北宋1位,南宋27位。宋代招抚使尽管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但在宋代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它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宋代书院对于"学统四起"的宋学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北宋范仲淹师生创建和发展了"睢阳学统",其基本特征为奉儒重文、困学苦读的为学途径方式,砥砺名节、乐善尚义的为人道德风范,宗经守道、儒术济世的学术观念等。"睢阳学统"对北宋书院教育方式、宋学发展进程以及文人精神风貌等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宋代经济立法及北宋经济变革的考量,从宋代经济立法中各种制度的“民生”规定,以及北宋主要变革家的经济法律思想中的“民生”思想两个方面,论述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认为宋代立法中的民生思想,有其进步性,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我们今天则更应该以民生作为立法执法的基础,通过社会的综合调整,形成真正的民生观念。  相似文献   

6.
历代政府对耕牛和马都给予了保护性的政策。两宋时期,耕牛和马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与运输工具,由于国营牧监的南移和饲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疫病的频繁发生和流行,从而引起了宋代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宋代政府诏令为中心,探讨宋代牲畜疫病的流行情况及特点,牲畜疫病的病因及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战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和疏理宋代通过政府诏令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牲畜疫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还探讨北宋和南宋政府在牲畜疫病应对上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与两宋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影像志     
正左:大雁塔,四方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唐永徽年间,所在大慈恩寺是玄奘法师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摄于西安,1906—1909年间。右:皇泽寺,座落于四川广元城西的嘉陵江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后被扩建更名为"皇泽寺",形成"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其后屡有毁建,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拍摄于四川广元,1906—1909年间。  相似文献   

8.
宋代重庆有14所书院,宋代重庆书院具有多种特点:一是发展处于全国书院的前列;二是时间和地域分布不均,北宋书院较少而南宋书院较多,且集中分布在重庆周边沿长江流域地区;三是以官办书院为主。分析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和管理,可以发现:在教学目的方面,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旨在探究学问,为传播理学思想而培养人才,教学目的中强调"学而致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学的传承与发展,但兼涉文史学科知识及其他学派思想;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倡"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自学,并适时采取"论辩问难"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关系方面,受到书院聘任的教师特别注重身教,以"人师"自勉自任,注重口传身教、人格垂范、精神感化、情怀熏陶,学习氛围开放、宽松、活跃,师生间的关系亲近和谐、民主平等;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课制度;在办学经费方面,宋代重庆书院开创了一种官办民助的办学与管理模式,既克服了官办书院的层层束缚,又解决了民办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桎梏。宋代重庆书院有研究性办学、主体性教育的新理念,对现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启示:一是师生淡泊名利的思想,对于转变当前教育界"重名利、轻学术"的错误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重要启示;二是选聘教师以"择优而教"为主要标准值得现代教育关注;三是"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理念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现代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两宋移民与镇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人口迁移成为常见现象,不少文人学士、达官显宦就择居于镇江。北宋末金兵南侵,中州及两淮百姓纷纷避难过江,出现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镇江是长江下游流人过江落脚的第一站,滞居或择居于此的很多。移民大量涌入,在经济、文化、教育及风俗习尚等方面再一次给镇江地区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解析北宋士大夫以儒家道德规范容忍艳词流行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矛盾现象,揭示了宋代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新兴士大夫阶层的两难心境,认为他们所高扬的主体精神,一方面在新兴商品文化的影响下趋向奢侈淫乐,另一方面则在恢弘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强化君子道德,两难选择之际,"薄技"、"小道"的小词,正好成为他们"走私"个人感情、满足自我享乐的"掩体".北宋士大夫词的兴盛,实际蕴涵着这一阶层的精神异化及其对文学和文化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容县有一座名叫"真武阁"的楼,上下分三层,高达14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真武阁不用一钉一砖,全用铁木(学名铁力木)建造。据考证,楼阁采  相似文献   

12.
影像志     
正崇寿寺白塔,位于沈阳小北关城门外,建于辽代乾统年间。古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上缘嵌有浮雕莲花砖,塔身砖砌等边八角形密檐11层,第一层每面有一佛龛,内置坐佛,八面塔壁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昭陵,位于沈阳古城北,始建于清崇德年间,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  相似文献   

13.
樊楼(又名丰乐楼等)是北宋都城开封最为知名的酒楼,其经营状况甚至得到了宋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樊楼首次出现在史籍中的时间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其实,在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樊楼就已经出现在宋朝的官方档案之中了。宋代的高官名流,甚至宋徽宗本人,常来樊楼饮酒作乐,使樊楼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8,(4)
巍然屹立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侧的那座古城堡式的灰色高台,就是世界瞩目的北京古观象台。台上陈列着气势磅礴、精美雄浑的8架清代大型铜制观天仪器,台下是幽雅古朴、景致迷人的附属建筑群。这里曾是中国封建王朝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现在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的遗珍,它迎接着慕名而来的中外参观者。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明代称为观星台,台高约14米。清代改称为观象台,至今台体南面的城墙内还嵌着一块刻着"观象台"3个苍劲大字的长石。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台体遭受破坏,清政府曾对它进行过一次大修,台体上刻有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帝王继位以后,均或多或少地推行一系列有利于道教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北宋,由于王朝初建,人心思安,士大夫们因势利导,崇儒奉道,把道家、道教思想当成自己入仕立命的法宝,对时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6.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防重要性,陕西地区经济状况在北宋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地位。宋代经济高度发展和外患频仍既刺激着陕西经济的运行,也从负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在大规模宋夏战争爆发之前,北宋前三朝的陕西经济相对处于一个平稳阶段。宋廷先后发展陕西的农业生产、政府主导下的商品专卖以及临时的粮草籴买等经营手段,为宋代后来的战时经济政策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陕西经济牢牢围绕国防进行建设,在当时的北宋版图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朱淑贞是宋代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的女诗人、词人。然而,比起历代对于李清照研究的热闹局面来,淑贞的命运真是太不幸了,以致至今人们对她生活的时间竟还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她是北宋人,如况周颐、董淑瑞;有的说她是南宋人,如谭正壁、周笃文;有的干脆两说并存,以示阙疑,如刘毓盘以及当今最具权威性的《辞海》;更有的希图折衷调和,说她是南北宋之交人。  相似文献   

18.
一北宋中叶以后,民族矛盾不断加剧,边关战事迭起。这种情势,愈演愈烈。加上北宋王朝腐败无能,淫乐无度,宠信权奸,不修武备,不察民情,终于导致了发生在1126年到1127年间的靖康之变。靖康后,“胡人连年以深秋弓劲马肥入寇,薄暑乃归。远至湖、湘、二浙,兵戈扰攘,所以未尝有乐土也”(宋庄绰《鸡肋篇》)。而南宋统治者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帝王继位以后,均或多或少地推行一系列有利于道教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北宋,由于王朝初建,人心思安,士大夫们因势利导,崇儒奉道,把道家、道教思想当成自己入仕立命的法宝,对时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宋户籍制度和赋税、徭役制度分析北宋生产关系和阶级现状较之前代所发生的显著变化;从北宋政府的政策措施分析北宋农业、手工业的全面迅速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