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青海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47份青海藜麦种质资源,对其13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7份藜麦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为16. 39~71. 93,其中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单株产量、单株总重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 17~2. 05;相关性分析发现,13个农艺性状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其中主茎直径、单株总重、经济系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主成分分析将13个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 70%;有效穗数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聚类分析发现,当欧式距离为55时,47份藜麦种质资源可以被划分为5类,表明所收集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大,亲缘关系远。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藜麦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是番茄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研究基于31个表型性状对收集到的166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熟性(1.248);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宽(2.07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55.21%).数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绝大部分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提取的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96%.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17.5处聚为六大类,相对于其他组群,第Ⅵ组群整体性状表现良好,是优良的种质资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番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编号为64的番茄综合评价值(D值)最高,综合性状最为优异,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宁夏番茄种质资源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茄子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对从国内搜集,并在云南试种表现良好的37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和6个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茄子9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99%~44.69%之间,变异系数最高的是果形,最低的是果实横径;SSR标记共检测到1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66 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62 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59 1,多样性指数为0.4399.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9个农艺性状将37份茄子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6对多态性SSR引物也将所有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虽然2种聚类方法把37份种质基本分开,但大部分种质的分子标记与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一致性不高.同时,农艺性状和SSR标记的结果均表明,37份茄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结果可为茄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2个年度3个试点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全国10个省区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4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这些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病毒病、白粉病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1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2.039,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荚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质量性状中,花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成熟荚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聚类分析将41份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第I类群主要为矮秆、直立以及早熟资源,可作为育种优异亲本材料;第II类群主要是大籽粒材料,可作为改良绿豆籽粒大小的材料加以利用;第III类群主要是黑籽粒材料,可作为特色育种材料加以利用;第IV类群和第V类群主要为抗病材料,可作为挖掘病毒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的亲本材料。经病毒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9份,抗病资源4份;经白粉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11份,抗病资源4份,高抗资源1份。通过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1.95%。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113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变异和多样性,12个描述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97,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叶身的变异程度最高;各表型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叶长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高,相关性系数为0.85.基于12个表型性状,利用聚类分析将113份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基于叶面积、叶形、叶色等性状的差异,将113份河南地方种质资源分为31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早期种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选育耐抽薹品种是胡萝卜育种的重要目标,为了探索抽薹性状遗传机理,获得耐抽薹育种材料,本研究对229份不同抽薹性胡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抽薹性状上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抽薹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为抽薹率(231.36%),最小为现蕾期(120.38%),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不大,薹高、现蕾期、抽薹速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为1.21。聚类分析将229份抽薹性胡萝卜种质资源聚为4个类群(类群1为极耐抽薹品种;类群2为抽薹时间较长,且抽薹速度较低的品种;类群3的薹高与抽薹速度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该类群种质资源在此性状上变异不大;类群4为极不耐抽薹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抽薹率与抽薹速度成正相关,薹高与现蕾期成正相关,并选择现蕾期作为快速评价胡萝卜耐抽薹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点来揭示其遗传变异特点,更好地开发及利用藏杏种质资源.对30组藏杏果实样本的横径、厚度、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形指数几项形态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除横径与果形指数外均较小,其中,果实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高(14.10%),厚度的变异系数最低(5.37%),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不大;藏杏果实各表型性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的相关性不大,果实横径却与其他表型性状高度相关;同时在聚类分析后可将不同样本种质资源整体分为3个类群,其中横径和单果重较小的2个类群可首先聚为一类.横径是藏杏表型性状中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且是影响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487份菠菜材料为研究对象,对5个耐抽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了菠菜的耐抽薹性. 研究结果表明:各指标的频数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菠菜在上海地区抽薹和开花启动的时间为10~13 h,越耐抽薹,抽薹开花启动的时间越长.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抽薹期、开花期、抽薹昼长和开花昼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主成分分析将5个指标转化为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9.5%. 用隶属函数法将487份材料划分为5个等级,并筛选出12份极耐抽薹材料. 用聚类分析将487份菠菜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为极耐抽薹材料,说明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均可以有效地评价菠菜的耐抽薹性. 最后筛选出10份极耐抽薹材料US175,CS105,CS120,CS121,CS175,CS232,CS253,CS256,CS257和S14,可应用于菠菜耐抽薹材料创制或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9.
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483份菠菜种质为材料,基于20个表型性状数据,根据2种遗传距离、3种取样方法、8种系统聚类方法、3种取样比例构建了144份菠菜核心种质.应用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4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通过比较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变异系数、方差、多样性指数、符合率和主成分,对构建的核心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为红豆树采种地试验和遗传资源保护、优质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采自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5省13个采种地的红豆树种子进行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测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豆树种子性状都具有丰富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体积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5.39%。利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这些性状与经纬度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显示13个采种地种子可聚为5个类群,且各类群在6个性状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发现,13个采种地种子中综合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四川雅安、福建沙县和安徽歙县富堨的红豆树种子。  相似文献   

12.
对42份引进燕麦材料在株高、千粒重、主穗小穗数、轮层数、主穗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主穗小穗数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空铃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空铃数,其次是主穗粒重、主穗小穗数和千粒重。各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材料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42份燕麦材料在距离系数为7.0时可被划分为5类。这些类型为青海地区燕麦育种提供了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3.
对天女木兰7个分布区11份标本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差方累计贡献率达到90.454%,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叶宽分别是第1,2,3主成分的主导因子;7个分布区的11份天女木兰种质资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取自吉林石湖的SH1及SH2和河北祖山的ZS,表现为叶片大而薄,叶尖钝尖,叶基呈楔形或圆状楔形;第二类包括取自浙江清凉峰的QLF、安徽黄山的HS1及HS2、贵州雷公山的LGS1及LGS2、贵州麻江的MJ、广西猫儿山的MES1及MES2,表现为叶片普遍较厚,叶尖急尖或渐尖,叶基呈圆形或心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地理环境水榆花楸种源间差异,测量水榆花楸主要分布区叶片形态性状,计算种源间及种源内各性状的变异系数(CV)和种源间各叶片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_(st)),并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榆花楸种源间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为14.66%~33.69%,表型分化系数变幅为12.09%~23.25%;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两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6.62%和26.85%;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水榆花楸分为两大类,但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无明显关系.研究证实了水榆花楸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且表型性状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通过光核桃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特点来揭示影响表型性状遗传变异的因素,更好地开发及利用光核桃资源.对林芝地区50处的光核桃种子样本的横径、厚度、纵径、果形指数及单粒重几项形态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P值均小于0.01,说明光核桃种子的表型性状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单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28.71%),厚度的变异系数最低(10.43%);聚类分析后可将不同样本种质资源整体分为3个类群,但不同样本的形态分类与地理来源无一致关系,而海拔高度与光核桃种子的各表型性状高度相关,同时果形指数及单粒重与果肉可溶性固形物高度相关.因此,西藏林芝地区光核桃在表型性状上存在由海拔梯度引起的变异,而非地理区隔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小麦三雌蕊突变体与绵阳29杂交,再以绵阳29为轮回亲本,多次回交,并结合人工选择,构建了小麦三雌蕊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对小麦三雌蕊突变体,绵阳29以及小麦三雌蕊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小穗数﹑穗长﹑穗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除小穗数和穗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6个农艺性状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近等基因系在穗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和单株粒重这5个农艺性状明显高于轮回亲本,而千粒重明显低于轮回亲本.由此可见Pis1基因有增加穗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和单株粒重的效应,有降低千粒重的副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果实表型分析和评价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核桃(Julans regia)坚果表型多样性并开展性状综合评价,可筛选出具有优良坚果性状的核桃品系。【方法】以北京农林科学院核桃选种圃109份丰产性较好的核桃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8个坚果表型性状,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并进行方差、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1)109份核桃坚果的18个表型性状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为4.70%~25.0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849~3.023,表征坚果大小和干质量的指标在个体间具有较高的离散程度,而坚果形状指标的个体间变异较小;(2)坚果各部分的干质量指标与反映坚果大小的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形状指标与坚果三径关系密切,种壳厚度和种壳干质量会显著影响坚果出仁率;(3)坚果大小、形状和外在品质指标能反映坚果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1.596%,以这3个主成分共筛选出几何平均直径、坚果体积、单果干质量、核仁干质量、球形度、壳厚、出仁率和体积出仁率等8个重要性状;(4)在欧氏距离9.0处将109份种质资源聚为4大类群,可用于...  相似文献   

18.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5份来自川西北高原的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10条ISSR引物对25份材料共扩增出120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0.8%;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变化为9-17条,平均每条引物总扩增的带数为12条,其中多态性的条带数变幅为3-16条,平均每条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数为8.5条.(2)供试的25份垂穗披碱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03-0.974,平均值为0.828,供试材料间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供试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分明显分成3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方法]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15份太白贝母种质资源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探明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0.74%~43.50%;相关分析表明鳞茎高、鳞茎直径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9份藜豆种质的指纹图谱,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0条,多态性比例为78.1%。应用其中3条多态性ISSR引物(UBC889、UBC812、UBC825)的12条特异性条带,可以有效区分供试的9份藜豆种质资源。藜豆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70.97之间。利用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3处可将9个藜豆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