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挖掘、整理、保存、展示鄂南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作者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本文介绍鄂南6县市区文物类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并建议:(1)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2)加强各种国家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3)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5)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6)加强文化遗产教育,促进文化遗产进校园.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类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达,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非物质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性出发,探索对其开展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华 《科技信息》2012,(24):293-29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奖励制度的改革顺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降低了所谓的“竞争性”,反而为很多以前在运动会上看不到的民族运动项目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对于各种不同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更要做到合理利用,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和意义,使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并且能够得以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展现的精神,最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而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就要求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配合,政府、机关、单位、组织、人民大众等能按照保护的原则规划,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的遗产体系,遗产构成复杂,内涵丰富。根据文化属性及存在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古道和交通史迹、城市与村落史迹、商品生产与贸易史迹、多元文化史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类别,这些遗产在功能和空间上彼此关联,互为补充。从属性上看,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历史属性是最核心的属性,与驿道的开通、沿线城镇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联系紧密。艺术属性一方面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精妙与独具匠心,另一方面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性的创作、表演之上。科技属性更多地表现在建筑构造技术、水利技术的先进高超、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精妙等几个方面。廓清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全面深入地认识其属性,是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遗产旅游急待改革遗产旅游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遗产旅游统计管理.遗产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是:按遗产旅游的性质,设立数量指标体系和质量指标体系;按遗产的自然属性,设立自然遗产指标与文化遗产指标;按遗产的文化属性,设立物质文化遗产指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标;按遗产的表现状况,设立显形遗产指标体系与隐形遗产指标体系;按遗产旅游的利用状态,设立经营指标与开发指标.  相似文献   

6.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北京郊区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平谷等八个区和密云、延庆两县,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但是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境地.而京郊现有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种植、采摘、收获等原有休闲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文化需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势在必行.京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既是保护遗产、发挥遗产价值的需要,也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方法与途径,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但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如何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审视旅游活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图书馆通过参与非物质遗产的申请,积极提供服务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图书馆通过参与非物质遗产的申请,积极提供服务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工布响箭是西藏工布地区一项古老而特殊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非物质文化"工布响箭"进行田野考察,基于社会发展语境下探索工布响箭传承困境:文化价值异化危机、社会性别角色参与失衡、整合改造机遇与隐忧等问题,并提出工布响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政府主导是加强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根本,多元化途径是加强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保证,文化普查是巩固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传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科学地恢复、整合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则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和传承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立体空间。它们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为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使其得以恢复;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全数字鉴相器结构.该结构消除了亚稳态影,并通过采用特殊的延迟链结构,大大减少了模块的面积.将此结构应用于一款65nm low leakage工艺下工作频率在100~400MHz的全数字DDR接口模块,总面积4 298μm2,DLL面积2 350μm2.芯片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本模块面积较小,且由于其全数字电路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4.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和大众传媒本身的目的和经验等原因,大众传媒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猎奇化、配角化、他者化、碎片化和程式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使很多本来因为现代化、全球化影响而生存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越发困难.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传播社会文化的责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采取客观、全面、系统、生动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在典藏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对我国对各类型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通过分析比较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职能、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认为图书馆应当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与其他文化机构携手共进,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总体较好,说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藏青年人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从知识水平来说,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主要偏重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阶段,缺少理性层面的理解。应该发挥西藏大学生的本土优势,在西藏高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提升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参照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状况,认真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